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廣西:實施5大行動 力爭用15年時間基本建成體育強區
2020-06-22 15:51:13來源:人民網編輯:劉洋責編:宋姝君

  人民網南寧6月21日電 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辦公廳印發了《廣西體育強區建設行動實施方案》,統籌實施群眾體育全面普及行動、競技體育重振雄風行動、青少年體育強基行動、體育産業跨越發展行動、體育對外交流深化拓展行動。

  方案細化明確了20項具體任務和建設22個體育訓練和體育産業重點項目,並明確從2020年至2035年,用15年時間實現“基本建成體育綜合實力強、在國際國內有影響力的體育強區”的目標任務。

  未來5年的發展目標

  到2025年,建立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相適應的體育發展新機制,各族群眾身體素質和健康水準持續提高。構建市、縣、鄉鎮、行政村四級較為完善的全民健身設施網絡和城鎮社區15分鐘健身圈,建設100個以上體育綜合體、1000個以上社區健身中心、10000公里以上健身步道,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平方米以上,全區體育組織數量達到2萬個以上,社會體育指導員達到10萬人以上,經常參加體育鍛鍊人數比例達到40%以上;參加奧運會、亞運會、全國運動會成績逐屆提升,參加冬奧會、全國冬運會成績取得突破;市、縣(市、區)建有標準體校,青少年體育後備人才隊伍保持在2萬人以上;全區體育産業總規模超過1000億元。

  實施五大行動

  實施群眾體育全面普及行動。一是健全公共體育服務體系。推動出臺《廣西全民健身條例》,制定實施各級全民健身實施計劃、公共體育服務基本標準和清單制度。大力推動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推廣“體育治未病”“運動是良醫”等科學健身和健康理念。開展全民運動健身模範市、模範縣等創建活動。二是建設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立健全重大體育項目庫及其管理機制。大力實施健康廣西體育惠民工程,加強奧林匹克體育公園、城市綠道、健身步道、自行車道、全民健身中心、社區文體廣場以及足球、冬季項目運動等場地設施建設。鼓勵社會力量興建體育場地設施,有序推進各類體育場地設施向社會開放。支持有關設區市開展全國社會足球場地設施建設重點推進城市建設。三是廣泛開展群眾體育活動。推行《國家體育鍛鍊標準》和《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探索建立群眾體育運動水準等級標準和評定體系。制定實施不同人群的體育活動和體質健康促進計劃。大力發展足球、籃球、羽毛球、氣排球、健身操(舞)、太極拳、健身氣功等群眾喜聞樂見的項目,開發漂流、帆船、帆板、沖浪、海釣、冰雪運動等休閒項目,扶持推廣板鞋、花炮、龍舟、陀螺等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打造馬拉松、自行車、山地戶外、水上運動及低空運動等“生態廣西·綠色運動”系列特色賽事活動品牌,形成“一地多品”發展格局。四是完善體育組織服務體系。發展壯大自治區級體育社會組織,建立健全各級體育總會、老年人體育協會、青少年體育協會、足球協會、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體育志願者協會及若干具有本地特色或群眾需求的單項體育協會。建立覆蓋城鄉的體質監測平臺,推動國民體質監測和運動健身指導站與各級醫療機構融合發展。

  實施競技體育重振雄風行動。一是開放合作共建運動隊。堅持“靈、小、短、水、新”的競技項目發展方針,做大做強舉重、田徑、摔跤、游泳、體操、羽毛球、跳水等優勢項目,鞏固提高水球、蹦床、射箭、射擊、柔道、帆板、武術套路、武術散打、拳擊、藝術體操、跆拳道、蹼泳、技巧、乒乓球、網球等潛優勢項目,大力推動攀岩、輪滑、沖浪、皮划艇、賽艇、空手道、籃球、女子手球及冬季運動項目等項目發展。開展跨界跨項選材工作。與國家體育總局、外省市共建運動隊,支持區內市縣、學校、企業、體育組織等自辦或共辦運動隊。二是建設高水準運動員、教練員隊伍。探索實行人員總量管理模式,多渠道擴大自治區一線運動隊規模。大力實施運動員“尖子”工程和教練員“強將”工程。三是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訓練體系。以運動員(隊)為核心,以出成績、拿獎牌為導向,持續開展自治區運動隊“精心教育、精進訓練、精細管理、精到服務”行動,建立科學訓練複合型團隊和服務體系,對重點運動員實行“一人一檔”專門保障。四是做好國內外重大競技賽事備戰和第三屆全國青年運動會籌辦工作。力爭更多廣西運動員入選中國體育代表團,在奧運會、冬奧會、亞運會、青奧會以及世錦賽和世界盃總決賽等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舉全區之力辦好2023年第三屆全國青年運動會,確保廣西代表團參賽項目增加,運動成績提升。

  實施青少年體育強基行動。一是推動基層體校改革發展。深入實施基層體校強基工程“雙百計劃”,到2025年,實現每個縣(市、區)建有1所集食宿、學習、訓練為一體的標準體校,將市級體校建成示範性體校。二是廣泛開展青少年體育活動。制定實施青少年體質健康促進計劃,建立完善青少年體育活動體系,基本實現青少年熟練掌握1項以上體育運動技能,確保學生校內每天體育活動時間不少於1小時。推進體育項目進校園,實施青少年U系列賽事工程。三是加強青少年體育組織和隊伍建設。大力支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青少年體育俱樂部、青少年戶外體育活動營地等發展,支持創建國家級青少年體育組織。加強青少年體育教師、教練員、管理人員培養。探索建立青少年校外體育輔導員制度,推進青少年體育志願服務體系建設。

  實施體育産業跨越發展行動。一是激發體育市場主體活力。培育打造一批創新能力強、有競爭力的體育龍頭企業。探索按市場化方式設立自治區體育産業投資基金,鼓勵設立各類體育産業投資基金。扶持發展一批體育賽事運營公司,深挖賽事經濟。推動建立以健身休閒、體育旅遊、競賽表演、體育培訓、體育用品及相關産品製造為主、門類多樣的現代體育産業體系。二是創建國家體育旅遊示範區。深化體育與旅遊、康養、文化、農業、林業、商住、會展等相關行業融合發展。支持建設一批運動休閒特色小鎮、體育産業和體育旅遊示範基地、山地戶外運動營地、航空體育飛行基地、體育旅遊精品賽事和精品線路。大力發展健身休閒産業,建設運動休閒特色區和項目。支持桂林、北海等市建設體育旅遊示範城市。三是推動體育彩票高品質發展。深化我區體育彩票改革發展,加大渠道拓展力度。四是加強體育市場監管。完善體育市場監管體制機制。強化各級體育行政執法體系建設。深化體育“放管服”改革,加強對體育賽事、體育市場經營等活動事中事後監管。

  實施體育對外交流深化拓展行動。一是構建省際體育交流合作新格局。加強與周邊省市、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地區的體育交流合作力度,共同舉辦各類體育賽事活動。加強與港澳臺地區體育交流合作。二是加強以東盟國家和地區為重點的體育交流合作。面向東盟國家和地區等開展武術、健身氣功等運動項目教學培訓和展演,建設中國—東盟體育訓練、體育人才培訓、體育文化交流合作基地。推動與東盟國家和地區在體育旅遊方面深度合作,打造中國—東盟體育旅遊精品賽事、線路和景區。大力引進和創辦有國際影響力的重大體育賽事,推動將廣西建設成為面向世界特別是東盟國家和地區的重要區域賽事中心。(林鴻羽、朱曉玲)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