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能治病的“青青草”帶來財富 河池羅城縣青蒿産業助脫貧
2020-06-22 16:44:10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劉洋責編:宋姝君

  國際在線廣西頻道消息(駱秋妤 實習生 鄭妮):“2013年,我開始種植青蒿,那時候只有4畝地,一年能帶來2000元左右的收入。2018年我將規模擴大到了9畝,年收入也漲到了1.78萬元。”近日,在河池市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天河鎮進新村的旱地裏,連片的青蒿生機盎然,鬱鬱蔥蔥的葉片散發出淡淡的清香。進新村村民魏國慶在自家田地裏收起了青蒿,臉上洋溢著滿意的笑容。

  (有修改)【A】能治病的“青青草”帶來財富  河池羅城縣青蒿産業助脫貧

  魏國慶在田裏收青蒿 攝影 鄭妮

  魏國慶是天河鎮進新村第一批青蒿種植戶,以前家裏耕地少,沒有水田,只能靠種玉米維持生計。2012年在“村兩委”幹部的鼓勵下嘗試種起了青蒿。一開始整個村子種植不成規模,銷售渠道窄,收益低,青蒿産業發展一直止步不前。直到2015年,科學家屠呦呦獲得諾貝爾醫學獎,大家開始知道這個“青青草”可以治療疾病,村子裏的十幾戶蒿農也實現了大豐收。

  進新村是“十三五”貧困村之一,該村地處大石石區,耕地面積少,還是全鎮唯一沒有水田的村子,僅有994畝旱地。可就是這樣一個四面環山,常年清涼,土地平坦濕潤的貧困村,卻非常符合青蒿生長的條件。

(有修改)【A】能治病的“青青草”帶來財富  河池羅城縣青蒿産業助脫貧  

  羅城縣天河鎮進新村的連片青蒿地 攝影 鄭妮

  “種植玉米每畝純收入大約350元,1斤玉米都換取不到半斤大米,不像青蒿來錢快。”進新村“第一書記”韋永東介紹,他請來青蒿産業指導員進行調研後,決定在村子裏大力發展青蒿種植。就這樣,“短平快”的青蒿産業代替了傳統玉米産業在進新村迅速發展起來。目前,全村315戶農戶家有117戶農戶種植了青蒿,9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有61戶種植青蒿,面積達292畝。

  (有修改)【A】能治病的“青青草”帶來財富  河池羅城縣青蒿産業助脫貧

  生長茂盛的青蒿 攝影 鄭妮

  “我們給青蒿種植戶免費提供種子和技術,對肥料和農藥有力度較大的優惠,解決農民的後顧之憂。”羅城農業農村局負責人農秋錦説,近年來,該鎮大力調整産業結構,鼓勵群眾發展青蒿種植,支持新型經營主體和龍頭企業,大力推行“企業+合作社+農戶”訂單模式,採取企業與農戶簽訂原料保底價合同,收購價格每年都保障上升,確保種植戶穩定增收。

  近年來,每斤青蒿的價格超過4元,每畝純收入達到1000元以上。“現在村子已經全部實現了脫貧,僅青蒿一項收入,就能讓貧困戶收入達標。”韋永東説,青蒿已經是這個村子裏最惠農增收的産業,帶動了68%的貧困戶脫貧增收,讓這個原本貧困的村子在2018年順利實現脫貧,如今青蒿産業的發展更是鞏固了進新村的脫貧成果。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