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    輿情智庫
以脫貧攻堅為題材 以地域風格為感召 戲劇舞臺藝術的一次大檢閱
2020-07-23 08:45:23來源:廣西日報編輯:唐志強責編:路晶森

以脫貧攻堅為題材 以地域風格為感召 戲劇舞臺藝術的一次大檢閱

  京劇《紅色經典》劇照。

以脫貧攻堅為題材 以地域風格為感召 戲劇舞臺藝術的一次大檢閱

  壯劇《我家住在銅鼓嶺》劇照。

以脫貧攻堅為題材 以地域風格為感召 戲劇舞臺藝術的一次大檢閱

  醫務人員津津有味地觀看戲劇演出。

  盛夏七月,大戲來襲。7月8日至26日,廣西戲劇院“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演出月活動在南寧舉行,該院近年來創作的彩調劇《新劉三姐》《村裏來了個冒失鬼》、壯劇《我家住在銅鼓嶺》《第一書記》、京劇《不孤塆》輪番上演。劇目都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脫貧攻堅為題材,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和濃濃的人文情感,洋溢著濃厚的廣西地域風格和流暢、柔美、詩情畫意的戲曲藝術氣質,富有藝術表現力和渲染力。

  A 現場直擊:大戲輪番登場

  華燈初上時,走進桂戲坊,看一場大戲,讓白天的疲乏困頓全都消失。7月8日晚,彩調劇《新劉三姐》如期亮相,拉開演出月活動的帷幕。這臺由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組織策劃,廣西戲劇院創作排演的《新劉三姐》,自首演以來一直就是人氣作品。

  展演月期間,一台臺大戲輪番登場亮相。

  美麗的三姐,動聽的山歌,秀美的景致。《新劉三姐》富有傳承與創新兼具的彩調劇藝術特色,向人們講述一個用山歌呼喚靈魂,壯家當代山歌傳人姐美為踐行先人的對歌諾言,以深情而又用心良苦的山歌鼓勵受挫的歌手阿郎重振鬥志的故事。該劇入選文化和旅遊部2020年度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創作扶持工程重點扶持劇目。這也是廣西戲劇院繼壯劇《牽雲崖》《百色起義》之後,連續三年再次獲此殊榮。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周瑾,從1979年起就與《劉三姐》結緣。先後飾演劇中的“藍芬”和“媒婆”。她稱讚:“《新劉三姐》很好地展現出彩調劇載歌載舞的歡快特點,‘劉三姐’表演的狀態也很好,表演越發成熟。劇本唱詞新穎,帶有民歌式的寫法,旋律也是很優美的。”

  彩調劇《村裏來了個冒失鬼》是一部聚焦“中國夢”時代主題,具有濃郁地域特色和鄉土氣息,反映被視為“冒失鬼”的大學生村官牛鐵戈以鄉村振興為己任,發揮特長到貧困山村扶貧幫困,並以此為契機促進村幹部和村民轉變致富觀念、積極投身新農村建設的大型輕喜劇,體現了扶貧題材與彩調劇擦出的別樣火花。

  京劇《不孤塆》以21世紀初的農村為背景,依託現實生活中貪污腐敗現象,講述發生在西南地區貧困山村“打虎拍蠅”的故事。故事案例來自於真實世界,除了講述反腐,更多的是側重人性的思考,聚焦的是貪腐者和反貪者之間的情感糾結和人格較量。

  壯劇《我家住在銅鼓嶺》運用地方戲的表現形式,弘揚人生大愛,凸顯人性之美,把廣西城鄉變化取得的輝煌成果展現在戲曲舞臺上。該劇入選了全國優秀現實題材舞臺藝術作品展演,曾榮獲第十屆廣西戲劇展演大型劇目桂花銀獎。

  以自治區選派優秀幹部到貧困村擔任第一書記為背景,以第一書記、女博士劉螢的兩年扶貧工作生活為線索。壯劇《第一書記》描述一個初出茅廬、高學歷的機關女黨員幹部深入農村貧困基層,歷經挫折,攻堅克難,最終帶領貧困群眾走出一條可持續的産業發展道路,收穫了豐碩的扶貧成果。全劇貫穿了第一書記、老支書、草鞋翁三代人的時空與情感,具有濃郁的壯鄉地域風格和壯劇藝術特色。

  新冠肺炎疫情之後,總算盼來了從線上走進劇場觀看演出。戲迷周先生説:“這些劇目我都看過,這次演出月我還是一場沒落下,現場重溫經典劇目,每次都會找到新的亮點。”

  除了戲迷,演出月還吸引了各界人士的關注。記者了解到,在邕的許多單位積極組織幹部、職工觀看演出。來自戰鬥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陶先生説:“我是安徽人,來廣西已經8年了。第一次看《新劉三姐》非常喜歡,內容很新穎,希望能多組織一些演出活動,讓我們感受到不一樣的壯鄉文化。”

  讓人欣喜的是,那些白日裏忙碌的年輕人,也呼朋引伴來觀劇。青年觀眾李女士告訴記者:“在這裡,我們能發現足夠讓我們心動的美。人美、戲美、歌美……一台臺劇目在傳遞正能量的同時還增加了趣味,我們也漸漸地愛上了傳統戲劇文化。”

  國家一級演員、廣西藝術學校副校長楊建偉觀看了幾場演出,他點讚此次演出月的劇目絕大多數題材都是取材于廣西本土。楊建偉説:“廣西戲劇院這幾年不單是在抓作品,也在抓市場,抓觀眾,因為現在的娛樂方式多樣化,觀眾進劇場看演出相對來説少了,怎麼樣讓觀眾走進劇場,戲劇院也在想方設法。舉辦演出月也是一種嘗試,這在藝術表現程度上既有生活又有一定高度。”

  B  背景溯源:政策上支持,措施上扶持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今年6月,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自治區黨委網信辦、自治區文明辦、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自治區扶貧辦、自治區文聯等14個部門印發了《關於開展“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群眾性主題宣傳教育活動的通知》,在全區廣泛開展“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群眾性主題宣傳教育活動。

  廣西戲劇院院長龍倩説:“廣西戲劇院從2014年起就開始創作扶貧題材的舞臺作品,近年來重點創作項目又得到了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當代文學藝術創作工程的扶持。這些扶貧題材劇目經過精心排演,榮獲獎項後並沒有鎖進‘倉庫’,沉寂無息,而是不斷地進小劇場演、進村演、進京演,宣傳了黨的扶貧政策,增強了群眾參與扶貧的力量,同時劇目也不斷地得到打磨提升,演員也不斷地得到鍛鍊、提高,培養了一批年輕演員,‘梅花獎’演員哈丹也是從這些舞臺表演實踐中培養出來的。”

  C 幕後解密:“客廳練唱”“天臺練功”成一絕

  “開唱前整理飄帶可以再慢點……下船後出來的身體硬板,手不知道怎麼擺……”在廣西戲劇院微信公眾號上,記者看到《新劉三姐》中“劉三姐”飾演者陳慧的視頻學習筆記。她告訴記者,在疫情期間,她一直都堅持視頻學習,天天練功。她説:“臺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疫情期間,在家練嗓學習,是為保持自己的專業能力,為今後塑造更好的舞臺形象打下基礎,更為疫情過後的演出做好充分準備。”

  記者了解到,在整個疫情期間,廣西戲劇院的演員們都自覺堅持在家裏練功。除了通過網絡視頻等“雲排練”,還有“客廳練唱”“天臺練功”等形式。彩調劇《新劉三姐》的一些演員還通過網絡視頻方式講戲,做到“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復工復産後,演員們滿血復活,積極排演壯劇《我家住在銅鼓嶺》《第一書記》、彩調劇《新劉三姐》《村裏來了個冒失鬼》、京劇《不孤塆》等精品劇目和壯劇《雙媒妁》《耍少爺》、桂劇《拾玉鐲》《富貴圖》、彩調劇《雙怕妻》《龍女與漢鵬》、京劇《孫悟空三借芭蕉扇》《金錢豹》等傳統劇目。

  廣西戲劇院還對《新劉三姐》進行了調整,排演了適合在小劇場演出的版本。該劇參加了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舉辦的廣西當代文學藝術創作工程第一批扶持項目成果展示活動,在線上線下分別進行了展演。6月28日在廣西新聞網壯觀客戶端、抖音APP開啟網絡直播展演。

  “廣西戲劇院實施演員、演奏員、舞臺技術人員業務訓練與考核計劃,在基本功、基本技能、基本知識、創造能力四個方面進行業務考核,提高專業技能,為演出月活動的舉辦打下技能基礎,同時還形成了較有基本功特色和絕技絕活看點的業務考核彙報演出。”龍倩説。(廣西日報記者 蔣 林 本文配圖由廣西戲劇院提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