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數字經濟蓬勃發展 智慧城市點亮生活 ——南寧市推進數字廣西建設和大數據産業發展成效明顯
2020-08-04 13:57:14來源:南寧日報編輯:唐志強責編:路晶森

  掃碼乘地鐵出行、到圖書館借書、預約辦理政務事項……以前需要“排長隊”“跑多趟”才能辦成的事兒,現在只需點擊一個手機APP就能輕鬆實現。“南寧市著力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打造了‘愛南寧’APP,讓‘一碼通城’成為可能,更是讓幸福生活變得觸手可及。”南寧市民楊靖感嘆道。

  為了讓城市生活更美好,南寧市緊緊圍繞“數字廣西”“數字南寧”建設總目標,以中國—東盟信息港南寧核心基地為主線,統籌推進首府數字經濟、數字政府、智慧城市建設發展,成效逐步顯現。今年6月,南寧市因推進數字廣西建設和大數據産業發展成效明顯,引進具有核心技術且在廣西設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數字經濟龍頭企業,數字經濟佔比高以及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應用效果明顯,獲自治區督查激勵和通報表揚。

  大數據産業活力迸發

  全市累計籌建數字經濟類項目達103個

  走進中國—東盟新型智慧城市協同創新中心,無人超市等“智慧南寧”建設成果令人眼前一亮;華為、阿裡巴巴等互聯網龍頭企業相繼入駐廣投數字經濟示範基地,逐步形成了數字經濟企業協同發展聚集區;華為(南寧)軟開雲創新中心揭牌啟用,為全市157家企業、6家高校發放超3000萬元的雲資源補貼,目前全市上雲項目數達374個,每天為上雲企業節約307.83小時,平均一個企業近2小時……在中國—東盟信息港南寧核心基地,一個個創新中心、示範基地、龍頭企業如雨後春筍般涌現,南寧市數字經濟和大數據産業迸發出澎湃活力。

  聚木成林,並非一日之功,更離不開全市上下統籌謀劃、精耕細作、務實推進。2019年6月,南寧市出臺了《中國—東盟信息港南寧核心基地建設方案(2019—2021年)》,繪製建設“路線圖”,將核心基地範圍從35.92平方公里擴展至整個南寧市,著力建設信息基礎設施,打造數字絲路樞紐;並把工作目標細化為28項任務,動態更新重點項目庫,目前入庫項目69個,總投資達683億元。

  南寧市還按下多園多區建設“快捷鍵”,加快打造數字經濟集聚的“新高地”。目前全市累計籌建數字經濟類項目達103個,其中33個項目竣工,39個項目加快建設,23個項目推進前期工作,8個項目在談,累計完成投資296.37億元,初步形成五象新區、高新區等集聚區,中國—東盟信息港南寧核心基地框架基本形成。全市20家企業獲得第一批數字廣西建設標杆引領重點示範項目(企業、平臺)稱號,今年1—6月我市完成數字經濟産業簽約項目12個,合同投資金額超136億元。

  智慧城市建設蹄疾步穩

  持續推進“愛南寧”APP的多場景應用

  數字經濟如何改變市民生活?“南寧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下達2020年度智慧城市建設項目投資計劃資金9000萬元,重點推進一批示範項目建設; 進一步拓展‘愛南寧’APP應用,持續推進多場景應用,加快打造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南寧模式’。”市大數據發展局負責人介紹。

  目前“愛南寧”APP在原有基礎上新增了40多項便民應用,涵蓋政務服務、城市生活、交通出行、衛生健康等領域,註冊用戶突破480萬,日活躍用戶達57萬,成為全國領先的城市級移動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其中,最受市民好評的“一碼通城”應用,新增公交、圖書館、門禁等應用場景,截至目前,“一碼通城”刷碼量已超過17141萬人次。

  不只是“愛南寧”APP,越來越多的智慧城市項目在我市落地開花、惠及市民——

  以市第二人民醫院為試點的“處方共享購藥”應用上線發佈,可在群眾授權的情況下,將醫院處方直接外延到藥店,作為購買處方藥的憑據,實現就近取藥、送藥到家服務,為老百姓提供更方便優質的醫療服務;

  整合優化社保、就業全業務流程,實現242項“零跑腿”服務,獲得人社部表揚並在全國推廣;

  深入推進“互聯網+不動産登記”,實現“24小時不打烊”自助打證和領證,通過網上申辦實現“最多跑一次”,獲自然資源部作為“南寧樣本”在全國推廣;

  建成市公安局出入境基礎數據應用平臺項目,實現南寧市戶籍居民以及在我市工作生活的非本市戶籍居民提前享受到就近辦證、自助辦證(立等可取)、免費照相等便利。市民黃皓對此深有感觸:“智慧城市真真正正點亮了市民的生活,在多個領域實現了‘就近辦、移動辦’,生活在南寧越來越有獲得感、幸福感和歸屬感!”

  強化數字經濟招商引資

  打造面向東盟的數字經濟協同發展集聚區

  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對2019年落實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幹成效明顯地方予以督查激勵的通報》的要求,2020年自治區將對南寧市進一步加大引進數字經濟産業工作支持力度,對符合條件的信息化項目,優先支持納入數字廣西發展“十四五”規劃重大項目範圍,優先推介數字經濟産業落地。

  對此,市大數據發展局負責人表示,在獲得自治區督查激勵的基礎上,南寧市將利用好多個政策平臺和機遇,繼續著力推進中國—東盟信息港南寧核心基地建設全面提速;加快推進全市政務數據“聚通用”工作,建立全市統一的政務數據資源體系,構建全市政務數據資源圖譜,推動政務數據在全市各部門共享交換以及在公共服務等領域應用,為數字經濟發展奠定堅實根基。

  南寧市還將繼續強化數字經濟招商引資工作,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大力引進物聯網、5G網絡、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重點項目和企業,著力推動數據中心、5G技術應用示範區等新基建,打造面向東盟的數字經濟協同發展集聚區。(南寧日報記者 韋靜)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