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廣西“試水”全域土地整治助推鄉村振興
2020-08-25 09:23:11來源:廣西日報編輯:唐志強責編:趙瀅溪

廣西“試水”全域土地整治助推鄉村振興

  北流市新圩鎮河村航拍圖。黃尚寧攝

廣西“試水”全域土地整治助推鄉村振興

  實施全域土綜合整治的北流市新圩鎮河村風光秀美、古色古香。黃尚寧攝

廣西“試水”全域土地整治助推鄉村振興

  廣西自然資源廳幹部到項目區調研。黃尚寧攝

  炎炎烈日下,一群淳樸裝扮的農民,或獨自站在路旁,欣賞著修舊如舊的農家祖屋;或三五成群簇擁在觀景臺上,望著綠樹成蔭的庭院、綠水長流的小溪……

  這個場景出現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流市新圩鎮河村。連日來,基於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和鄉村風貌改造“小有成就”,該村陸續吸引市內外幹部群眾前來參觀取經。

  像河村這樣因美麗鄉村建設而聲名鵲起的,在如今的廣西次第出現。2019年以來,廣西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全國實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項目為契機,以編制“多規合一”的實用性村莊規劃為引領,在玉林市北流市、柳州市柳南區等地先行探索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助推鄉村振興的有效路徑,效應初顯。日前,自然資源部部長陸昊、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鹿心社對該做法給予充分肯定,要求儘快總結北流市等地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村莊規劃試點工作經驗,及時研究推廣運用。

  村莊規劃引領,農民主體“動”起來

  上世紀末以來,和全國一樣,廣西實施農村土地整治已有20多年曆史。新時代的開啟,對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土地整治如何發揮更大效應?從2018年起,地處桂東南的北流市以實施全國農村土地制度三項改革試點為契機,以村莊規劃為引領,引導群眾自主參與鄉村建設,推動土地整治提檔升級。

  走進北流市新圩鎮河村,只見整潔平坦的水泥路在村子裏穿梭,白墻黑瓦、古色古香的房屋錯落有致,房前屋後,大池塘、小花園、微菜園接續映入眼簾……隨行的北流市自然資源局局長黃新介紹説:“河村之所以搞得這麼漂亮、這麼有傳統村落的特色,主要得益於規劃先行和廣泛尊重農民意願。”

  據介紹,為指導和服務鄉村振興,北流市開展了全域村莊規劃研究,按照“簡單、實用、節約、可行”的總體原則,組織編制了《北流市新圩鎮河村村莊規劃(2020-2035年)》,重點關注村莊佈局、邊界、用地比例結構和動態調整機制等問題,統籌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激活全要素資源,突出傳承延續村莊的傳統肌理和脈絡。

  同時,開展“鄉村規劃師入鎮入村入戶”挂點服務,發揮鄉村規劃師在村民、鄉鎮、部門之間的橋梁紐帶作用。“不能是政府幹、群眾看,必須把編制村莊規劃的過程,變成動員村民參與鄉村發展建設的過程。”負責指導北流市村莊規劃編制的廣西自然資源廳相關負責人表示,規劃編制團隊深入實地,了解村莊發展演變歷史和村民真正需求,捕捉村莊優秀潛質、特色和亮點,動員村民參與到宅基地、公共設施用地選址中,提升村莊規劃公眾參與的品質與效率,真正發揮村民主體作用。

  在規劃實施中,村民們的主觀能動性也得到了充分發揮。河村黨委書記陳家平告訴記者,該村的鄉村振興事務,都是由村民自發成立的北流新圩壯美河山有限公司主導推進的。“我們採取市場化運作方式,由公司向銀行融資,從農民手中收購閒置的房屋和土地,以最低成本對可保留的房屋進行修繕,對不宜保留的房屋和閒置土地整治復墾,再通過用地指標交易‘變現’,償還銀行貸款後,剩餘收益全部用於鄉村振興。”陳家平表示。

  按照“修舊如舊,就地取材”模式,2019年以來,河村全面開展“三清三拆”,對老房子進行修繕,實施住宅立面改造、景觀建設、河道整治和各項配套設施建設,部分房屋打造成共享農莊、民宿客棧、茶館、圖書館、藝術工作室等,大大改善了村容村貌。在政府引導下,該村每天有上百名群眾義務投工投勞,僅半年時間,共拆除閒置廢棄房屋251間,實施道路硬化1200多米、建設排水溝約160米,完成建設用地復墾9.01公頃;全村共修繕老房子40棟,改造美化新房子503棟、修復和新建景觀13個。

  為釋放土地整治的效應,廣西自然資源廳將河村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列入今年自治區試點項目,安排獎補資金800萬元。項目實施規模693.87公頃,總投資3681.16萬元。項目將結合自然資源稟賦和存在問題,對河村進行整體設計和綜合整治,通過推進農用地、建設用地整治和村莊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打造“全域規劃、全要素整治”的土地整治“升級版”。

  釋放政策紅利,政府主導“幹”起來

  看得見新村、留得住老宅、憶得起鄉愁,這是河村給人的直觀印象。與河村一樣,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在柳州市柳南區太陽村鎮實施後,不但沒有改變這裡的山山水水,還讓這個遠近聞名“螺螄粉小鎮”平添了幾分現代工業城鎮的氣息。

  柳南區是柳州市乃至廣西的工業強縣(區),轄區內有太陽河濕地、新圩瀑布、石頭灣水庫等自然景觀和田園風光。然而,由於長期缺乏政策引導,太陽村鎮農業規模化、農業與其他産業的融合度不高,耕地碎片化、村莊建設用地佈局無序化,以及亂搭亂建、生活垃圾堆積等問題較為突出,倒逼當地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

  2019年12月,柳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財政局批復柳南區太陽村鎮山灣村等7個村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立項,實施規模5722公頃,總投資12.8億元。目前,該項目已列入今年自治區試點項目,並申報全國首批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項目。在規劃設計上,項目區實行功能分區,按照“一軸一心雙節點六區”的功能佈局,通過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産業發展建設融合,構築以螺螄粉文化為核心的産業體系,打造城郊結合部美麗鄉村。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柳南區強化政府主導,利用自然資源政策優勢,採取“增減掛鉤+土地整治”的辦法,多渠道籌措資金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柳州市土地交易儲備中心出資作為項目業主,主動實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拆舊建新工程,並把增減掛鉤指標交易獲得的6.7億元用於項目安置區和基礎設施建設。目前,柳南區已建成5個農民集中安置區,拆遷農戶1180戶,4602人住進了統一規劃建設的房子。

  為推動土地整治反哺農村、增加農民收入,柳南區還把創建國家級現代農業産業園獲得的5700萬元中央獎補資金,自治區、柳州市支持螺螄粉原材料生産基地的1000萬元資金,用於項目區建設。對主動參與土地流轉、“退桉改竹”、規模基地整治、太陽河治理等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的單位和個人,實行重點獎補。其中退出桉樹改種竹子的,每畝給予700至2000元補助;對連片種植30畝以上甜竹的,每畝補貼350元;種植豆角的,每畝補貼600元;養螺的,每畝補助螺種500元。

  柳州市自然資源局副局長李冠環表示:“利用財政資金引導和自然資源政策紅利,動員農民和社會力量參與全域土地綜合整治,並通過增減掛鉤收益返還農村,破解了‘城鎮缺地、農村缺錢’的難題,促進了城鄉統籌發展。”

  推動産業發展,鄉村振興“富”起來

  無論是因鄉村風貌改造聞名的河村,還是以“螺螄粉小鎮”著稱的太陽村鎮,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都在其中發揮了主導性作用,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新引擎”。“鄉村振興關鍵是産業振興。在這一點上,實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的北流市等地已經走在了全區的前列,實現了鄉村振興的率先起航。”廣西自然資源廳廳長陳建軍評價説。

  據了解,為拉動鄉村産業發展,北流市在“尊重、順應和保護”自然地理格局基礎上,統籌農村各項資源,合理安排經營性和住宅建設等用地需求,推動鄉村資源變資産、資産變資本。同時,利用增減掛鉤、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等政策,由北流市新農投資有限公司以水田10萬元/畝、旱地6萬元/畝、其他農用地4萬元/畝的價格,收購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節余的復墾指標,收益用於項目區鄉村振興和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形成滾動式發展。

  以河村為例,通過整治復墾指標收購,該村已取得收入876萬元。河村還把鄉村旅遊、現代特色農業、鄉村文化復興等作為産業融合的切入點,努力增加農民收入。2019年,利用自治區財政專項資金70萬元建設標準廠房,河村租賃了13.33公頃復墾土地發展生態特色種植業。目前,全村集體經濟收入已由2018年的5萬元增加到500萬元,一年時間翻了100倍。

  在産業振興上,柳南區也不遑多讓。該區探索完善多種利益聯結機制,引導新型經營主體與農民建立緊密、穩定的合作關係,帶動農民以返租倒包、股份合作和訂單等方式,深度參與産業發展。目前,該區已形成96個合作社、20個家庭農場,打造形成了萬畝竹筍、千畝豆角、千畝韭黃、千畝田螺養殖等現代農業基地,帶動約1.5萬人就業;位於太陽村鎮的“螺螄粉小鎮”成功入選了國家4A級旅遊景區。

  廣西自然資源部門在北流市、柳南區等地先行探索以村莊規劃引領,以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助推鄉村振興的有效做法,引起了自然資源部和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的高度關注。鹿心社要求,儘快總結經驗路徑,按照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全域新農村建設、全域鄉村風貌改造的要求,有計劃地從點到線、從線到面進行推廣。

  為把先行地區的經驗做法向全自治區推廣,日前,廣西自然資源廳相繼印發了《鄉村規劃師挂點服務辦法》(試行)和《關於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助推鄉村振興的意見》,明確了自治區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和村莊規劃編制的方法步驟。今年,廣西將實施不少於20個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程。可以預見,一批“望山見水、鄉愁入夢”的新型鄉村,將在八桂大地上呼之欲出。(龐革平、黃尚寧)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