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南寧市賓陽縣甘棠鎮 找準定位謀出路 實處著力促脫貧
2020-09-11 16:00:44來源:南寧日報編輯:唐志強責編:趙瀅溪

  原標題:賓陽縣甘棠鎮

  找準定位謀出路 實處著力促脫貧

南寧市賓陽縣甘棠鎮 找準定位謀出路 實處著力促脫貧

  賓陽縣甘棠鎮那河村發展漂浮式內循環養魚産業。(賓陽縣甘棠鎮供圖)

  自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賓陽縣甘棠鎮積極發揮各級黨組織的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圍繞“六個精準”“一村一策、一戶一法”扶貧方針,以作風建設為抓手,堅持從“兩不愁三保障”著手,在傳統産業升級、特色産業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建設、培育扶貧先進典型等方面探索出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扶貧路徑。 

  據統計,甘棠鎮有建檔立卡貧困戶959戶3440人,目前已脫貧917戶3305人,全鎮貧困發生率由精準識別之初的6.2%下降至0.24%。 

  發展特色産業 拓展增收路子 

  走進甘棠鎮八德村,青蔥翠綠的山坡上,一株株生機盎然的香杉小木苗是這裡的主要經濟來源。近年來,該村積極探索“綠色+扶貧”的路子,以示範效應帶動全村林種更替,逐步實現“退桉還杉”,將綠水青山打造成“金山銀山”,走出了一條生態致富雙贏的扶貧之路。 

  目前,八德村已帶動全村20戶貧困戶自主發展香杉種植,還吸納了30戶貧困戶到示範園務工,每人年均增收超過6000元,實現了多渠道增收。 

  八德村是甘棠鎮的縮影。在脫貧攻堅戰中,甘棠鎮堅持以産業扶貧為重點,通過發展糖料蔗、林下雞、林業經濟等産業,不斷創新舉措,調動各方面積極性,提升脫貧成效。目前,全鎮利用山區地理優勢,積極發展經濟林等林業産業,全鎮種植經濟林12萬畝,年産值1.2億元;貧困戶發展經濟林産業143戶2520畝,年産值252萬元,戶均增收1.32萬元。 

  此外,甘棠鎮發展壯大糖料蔗産業,全鎮共有1.2萬畝“雙高”基地,輻射帶動193戶貧困戶發展糖料蔗産業,戶均增收1.55萬元;發展壯大林下養雞産業,規模化發展“鳳彩黑雪”等生態土雞養殖160家,帶動192戶貧困戶,戶均增收12200元。 

  做強集體經濟 提升脫貧品質 

  村級集體經濟是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穩定的重要基礎,也是實現貧困地區從“輸血”向“造血”功能轉變,增強貧困群眾自我發展能力,提升脫貧開發的品質和效益的一劑“良方”。 

  近年來,甘棠鎮結合各村實際,因地制宜發展村級集體經濟,重點發展六律生態土雞、八德香杉等林業綜合服務、那河內循環養魚、旺龍香樟及香油提煉加工等産業扶貧示範園,積極探索扶貧産業示範園帶貧減貧機制,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4個産業扶貧示範園共帶動貧困戶196戶,戶均增收5000元以上。今年4月,每個貧困村村級集體經濟均達5萬元以上,其中六律村委高達66.39萬元,那河村委12.36萬元。 

  在甘棠鎮那河村,當地利用榃厚水庫,採取“支部+合作社+養殖大戶+貧困戶”的發展模式,與致富帶頭人合作經營創建利農家庭農場休閒旅遊扶貧示範園,重點發展漂浮式內循環養魚産業。該示範園每年可為那河村帶來14.4萬元的村級集體經濟收入。2019年發動84戶貧困戶以資金入股等發展代種代養養魚産業,每戶貧困戶增收約1250元。 

  培育先進典型 激發內生動力 

  甘棠鎮堅持扶志、扶智推動脫貧工作,不斷增強貧困群眾脫貧增收的主觀能動性,提升其素質與技能,涌現出“懶漢”變“勤快哥”的詹太康、身殘志堅的易培利等一批先進典型。 

  詹太康是八德村委沉香村人。他早年在外務工時受傷,返鄉後整日無所事事,靠著打工賺的“老本”生活。自開展扶貧工作以來,八德村駐村隊員及幫扶責任人了解到詹太康的情況後,決定先從他的思想工作做起,勸慰詹太康嘗試做短工。 

  這一轉變,還讓詹太康嘗到了不少甜頭。2017年,八德村村級集體經濟養豬場建成,詹太康主動報名當管理員。有了穩定的工作和收入後,詹太康成功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 

  那寧村委福逢村的易培利自小患小兒麻痹症,身高不足1.2米,但他身殘志堅、依靠自己勤勞的雙手和堅韌的毅力,響應扶貧政策號召,積極發展養殖和種植産業,通過自身努力,年均純收入達6000多元,在2019年成功實現摘帽。 

  如今,詹太康和易培利的脫貧故事在全鎮成為典型,越來越多的貧困戶正以他們為榜樣,發憤圖強,堅信依靠國家的政策、依靠自己勤奮的努力,一定能改變貧窮的面貌,創造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本報記者胡光磊 

  通訊員黃玉華程昭斌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