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北部灣國際門戶港建設快馬加鞭
2020-09-30 08:47:34來源:廣西日報編輯:唐志強責編:趙瀅溪

  本報記者 簡文湘 通訊員 王良良 實習生 黎宇發

  編者按:

  2019年印發的《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明確提升北部灣港國際門戶港的發展定位,北部灣國際門戶港正式成為國家戰略。2020年全國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參加廣西代表團審議,高度認可北部灣國際門戶港建設取得的成效,肯定廣西北部灣港發展的巨大潛力,並要求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國家鐵路集團等有關部門按照“急事急辦、急事快辦”的原則,統一規劃北部灣國際門戶港。如今,北部灣國際門戶港建設成效如何?今後的建設重點是什麼?記者進行了深入採訪。

  A 軟硬環境不斷優化

  8月31日,欽州大欖坪南作業區9、10號自動化集裝箱泊位開工建設,建成後將成為全國第五個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同時也是第一個海鐵聯運自動化碼頭,滿足世界最大的20萬噸級集裝箱船靠泊要求,全面破除北部灣港遠洋航線開行基礎設施瓶頸,提升北部灣港集裝箱服務能力和水準。目前,項目建設正在加速推進。

  9月22日,防城港漁澫港區中心堆場項目工地上,工人們正熱火朝天地忙碌著。該項目總投資7.773億元,是北部灣智慧港口建設的又一重大項目,計劃于2021年上半年投産,建成後將進一步鞏固防城港區大宗散貨樞紐港的地位,提升北部灣國際門戶港的服務能力和水準。

  “北部灣國際門戶港立足西南中南、輻射西部區域、銜接亞歐大陸,面向東盟、連通全球,是服務‘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西部大開發戰略和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重要門戶,具有處於國內國際‘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的交匯區域和西部最近出海口的優勢,將支撐西部地區高品質發展,打造成為‘一帶一路’新樞紐、西部開放新門戶。”自治區北部灣辦黨組書記、常務副主任魏然介紹説。

  從2019年起,北部灣國際門戶港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一批關鍵破瓶頸項目取得重大突破:欽州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北海鐵山港進港鐵路專用線打通了海鐵聯運“最後一公里”,實現重要港區進港鐵路全覆蓋,實現陸海新通道海鐵聯運“無縫銜接”;欽州港東航道實現10萬噸級集裝箱船通航,北部灣港自此邁入一萬標箱大船時代……如今,北部灣港共有生産性泊位268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95個,最大靠泊能力為30萬噸級,綜合吞吐能力約2.6億噸。

  與此同時,自治區北部灣辦不斷優化北部灣國際門戶港的營商環境,全力衝刺2020年北部灣港集裝箱吞吐量500萬標箱目標:印發實施《北部灣港集裝箱進出口環節對標提升工作方案》,對標國內先進港口,推進降費提效;北部灣國際門戶港航運服務中心和北部灣航運交易有限公司投入運營,推動線上線下業務開展,實現“一站式”服務;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主要業務應用率達100%,基本實現海關備案、船舶進出港等手續網上辦理;出臺免收碼頭汽車提卸箱費、延長免堆期等降費政策,綜合物流成本不斷降低,部分外貿航線運費由2017年的300美元/標箱減少到100美元/標箱,西部陸海新通道經北部灣港出口集裝箱綜合物流成本從8000元降到5000元;全力推進實施《加強欽州港集裝箱業務服務保障能力工作方案》,明確了提升集裝箱業務保障能力的五大保障、三大措施、23項具體工作路徑,近期集裝箱最大日裝卸量已達1.45萬箱以上;加強港口生産各環節的協調,採取蹲點協調、優化船舶調度、加大檢疫、引航力度、聯合執法等方式解決港口高效作業的堵點問題,確保北部灣港集裝箱吞吐量保持高速增長。

  B 物流網絡加快拓展

  9月8日,搭載8個冷鏈集裝箱的西部陸海新通道重慶江津首班冷鏈專列順利運抵江津珞璜鐵路綜合物流樞紐,標誌著中遠海運“東南亞冷鏈海陸快線”班列首發圓滿成功。

  北部灣港積極構建面向全球的物流網絡,推進與粵港澳大灣區港口合作,加強與香港、新加坡等國際航運中心的連接,加快推動中國-東盟港口城市合作網絡建設。記者從自治區北部灣辦獲悉,目前北部灣港已開通集裝箱航線52條,其中外貿28條,內貿24條,實現與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多個港口通航。2019年重慶、四川、雲南班列實現“天天班”開行,貴州、甘肅班列常態化運行,全年班列共到發2243列,集裝箱運量11萬標箱,提前一年完成國家任務。今年1至8月,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開行2643列,超去年全年開行列數,同比增長96.4%。

  同時,北部灣港通過“走出去”,加強與馬來西亞、文萊、泰國等東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港-産-園”聯動發展呈現勃勃生機。北部灣港通過“引進來”,組建港口建設運營合資平臺,引進中遠海運集團、新加坡港務集團、中鐵聯集公司等企業,開創了港口、航運、臨港工業、鐵路龍頭企業強強聯合的新局面。

  “今年即將舉辦的第十一屆泛北部灣合作論壇,將進一步加大北部灣港和世界其他港口的互聯互通,務實推進港口合作。”自治區北部灣辦負責人介紹,通過“提效率”,對標國際先進,優化作業管理體系,北部灣港集裝箱班輪最高船時效率達到224自然箱/小時,比2017年提高27%;最高晝夜産量達16294標箱,比2017年提高52.8%。

  隨著北部灣港物流網絡的不斷完善,港口吞吐量數據節節攀升:北部灣港2017-2019年集裝箱吞吐量增速領跑全國,年均增速達28.6%,高出全國平均水準22.7個百分點,在全國沿海港口排名從第18位上升到第12位,其中2018、2019年連續兩年增速位居全國首位。今年1-8月份,北部灣港口吞吐量逆勢上揚,完成貨物吞吐量1.95億噸,同比增長19.6%;完成集裝箱吞吐量303萬標箱,同比增長34.6%。集裝箱吞吐量增速居全國沿海港口第一,也是全國沿海港口中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唯一雙雙實現兩位數增長的港口。

  C 重點實施八大工程

  9月16日,自治區政府常務會議審議《北部灣國際門戶港發展規劃》。“我們邀請國家部委、國內外行業內的權威專家出謀劃策,對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的40余家航運、物流、生産企業進行問卷調查和視頻調研,對門戶港戰略定位、發展目標、重點任務、政策措施等方面提出了有前瞻性、針對性、建設性的意見。目前《北部灣國際門戶港發展規劃》已取得階段性成果。”自治區北部灣辦負責人介紹。

  《北部灣國際門戶港發展規劃》提出了具體目標:到2025年,北部灣港要進入全國10大港口行列,支撐西部陸海新通道成為“時間最短、服務最好、效率最高、效益最優”的國際貿易大通道;到2035年,北部灣港將建成西部地區面向東盟、連接全球的國際航運物流樞紐,形成暢通便捷、高效經濟、綠色安全、智慧融合的國際門戶,成為世界一流港口。

  據悉,圍繞實現以上目標,北部灣國際門戶港將重點實施八大工程:

  樞紐能級提升工程:重點是建設國際一流的港口設施,建設欽州港20萬噸級集裝箱碼頭及航道、防城港30萬噸級碼頭及航道、北海港30萬噸級碼頭及航道等關鍵項目,力爭“十四五”期間完成投資1000億元以上。

  國際航運物流樞紐工程:重點是建設港口型物流樞紐、暢通的港口集疏運和航線網絡,發展大宗商品商貿物流及交易、專業物流,創新保稅物流業務。

  智慧港口工程:重點建設全國首個海鐵聯運自動化集裝箱碼頭以及信息化建設。

  貿易便利化提質工程:實施北部灣集裝箱進出口環節對標提升工程,對標國際國內一流港口,推動北部灣港優服提效降費。

  臨港産業集聚工程:重點打造北海電子信息産業基地、欽州綠色化工産業基地、防城港冶金新材料産業基地,加快形成萬億級産業集群。

  江海邊聯動示範工程:建設平陸運河,打通西南水運出海新通道,建設聯海興邊公路體系和口岸公路集疏運體系。

  海鐵聯運示範工程:拓展海鐵聯運網絡,創新海鐵聯運服務,加快內陸無水港佈局,推動滇桂等海鐵聯運班列常態化運營。

  東盟港航合作創新工程:加強中國-東盟港口城市合作網絡建設,深化與東盟國家港口合作。開展跨境運輸,探索將中歐班列延伸至北部灣,形成東盟至中亞中東歐的跨境運輸網絡。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