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波 肖俊毅 李倩茹
為落實中央和自治區關於“六穩”“六保”工作要求,支持旅遊經濟發展,國家稅務總局桂林市稅務局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抓住“國慶中秋黃金周”機遇,把減稅降費政策落到企業,推行個性化精準納稅服務,為文旅企業送去了稅惠“東風”,助力文旅業贏得“真金白銀”,加速文旅復蘇。數據顯示,今年國慶假期,桂林市共接待遊客293.8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消費36億元,已恢復到去年同期近9成水準。
減稅降費
為景區送上稅惠“禮包”
中秋、國慶黃金週期間,桂林經典劉三姐大觀園景區,壯族阿妹嘹亮的山歌喜迎八方遊客,入園遊客達7000多人次,一掃上半年的疫情陰霾。
“我們迎來了復蘇的黃金時節!”桂林經典劉三姐大觀園有限公司總經理高興地説,公司能渡過疫情難關,除了及時調整經營策略,開展線上‘雲遊’外,離不開稅收政策的大力支持。“今年的銷售收入不僅全免稅,社保費繳納也能減半,而且虧損結轉年限也延長至8年,我們有信心做大做強‘劉三姐’品牌,讓大觀園成為遊客喜愛的網紅景區。”
今年的國慶假期正逢中秋佳節,為營造佳節氣氛,桂林園博園投資4000萬元開辦“天下桂林 遊園燈展”。據統計,自9月28日燈展盛大開幕以來,桂林園博園景區累計接待遊客3萬餘人次,已然成為了新的觀光打卡地。
“此次燈展的順利開幕,離不開稅務部門的大力支持。”桂林市園博園資産管理有限責任公司財務負責人張女士表示,疫情期間國家出臺的各項稅收優惠政策給景區復工復産帶來了極大的助力,在稅務部門細心輔導下,景區享受了多項稅收優惠政策,僅增值稅就減免了20多萬元。同時,稅務部門的“非接觸式”辦稅模式也大大的節約了辦稅時間和辦稅成本。
今年以來,桂林市稅務部門為服務地方經濟,緩解疫情給旅遊業帶來的衝擊,主動了解企業需求,持續加強納稅服務,組建稅收政策青年服務小分隊深入旅遊企業宣講相關的稅收優惠政策,為企業送上稅收優惠“大禮包”,確保優惠政策精準直達市場主體,推動旅遊行業恢復發展。
據悉,桂林稅務相關部門還利用稅收大數據平臺,提取分析轄區內的各旅遊行業納稅人,根據旅遊行業節假日營業額陡增、開票量大的特點,在節前向相關納稅人及時提示足額領票,保障節假日用票需求,為旅遊行業在假期的“戰鬥”補足“彈藥”。
精準施策
助力鄉村旅遊業振興
以大地為舞臺,以鮮花為幕布,一眼望不到邊的花海……10月4日,廣西桂林靈川木馬村800畝花海登上央視《新聞直播間》,驚艷全國。今年5月,桂林靈川縣浪漫花海農業有限公司投資2000多萬元,經過近半年的建設,建起了佔地800畝的“浪漫花海”花卉基地,于國慶節前夕正式開放,截至目前,參觀人數已經超過6萬人。
“為幫助附近鄉村的鄉親們,我們先後招用了村裏的6個建檔立卡的貧困戶。稅務工作人員了解情況後告訴我,招用貧困戶也可以減免稅款,我們公司因此一年可以減免4萬多元。”桂林靈川縣浪漫花海農業有限公司法人李懷順表示,“沒想到我們助力脫貧攻堅的一份力量,還能幫助我們減輕資金壓力,讓我們既感動又驕傲。”
不僅是靈川縣,10月1日上午,陽朔縣遇龍河網紅小火車項目正式運營,紅色的小火車開過百花競放的花海,成為陽朔國慶中秋旅遊的一大亮點。
遇龍河網紅小火車項目於今年8月25日開工,為保證能夠趕上國慶假期順利開放,工程必須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完工。時間緊、任務重,所需成本也較大。遇龍河景區旅遊發展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李新蘭説:“多虧了今年減免生活服務業增值稅等各項減稅降費政策給了我們旅遊企業增添的發展動力,公司今年1-9月減免各項稅費近150萬元,讓我們有更多的資金擴展業務,新增遊玩項目,吸引更多的遊客前來遊玩。”
為支持旅遊服務行業開發新項目吸引遊客觀光,桂林稅務積極開展“一對一”上門輔導服務,針對不同企業不同項目的情況定點推送政策信息,讓企業及時享受各項稅收優惠,最大程度保障企業的現金流量,為新項目建設提供堅實動力。
國慶中秋小長假期間,龍脊梯田景區迎來了客流小高峰。廖德群和家人在平安村經營一家農家樂,一提到今年國慶假期的生意,他的音調都提高了幾分:“人家‘十一’是休假,我們卻是一年中最忙的時候。”雖然在“抱怨”,但看到源源不斷的遊客,廖德群的臉上早已笑開了花。“我們離縣城遠,出去一趟不方便,現在在網上就能申報稅了,而且還能免費辦理髮票郵寄,非常便利。”
針對山區景區離辦稅服務廳遠、節假日用票量大等特點,桂林市稅務部門利用通訊工具及時手把手指導,教會經營農家樂和商店的村民學會網上報稅,並主動推送發票快遞服務,大大降低了景區商戶的辦稅成本,提高了景區的接待效率。國慶期間,龍脊景區接待遊客量13萬人次。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針對桂林市旅遊行業精準推送各項稅收優惠政策,保障各項稅收優惠落實到位。以優質的服務和有力的稅收優惠政策助力桂林國際旅遊勝地建設。”桂林市稅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