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廣西始終堅持精準扶貧基本方略—— 找準癥結把準脈
2020-10-16 10:24:03來源:廣西日報編輯:唐志強責編:趙瀅溪

  本報記者 袁 琳

  實施精準扶貧方略,找到“貧根”,對症下藥,靶向治療。

  黨的十八大以來,廣西始終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圍繞“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如何退”問題,精準施策,穩紮穩打,推動脫貧攻堅連戰連捷。

  扶持誰

  ——史上最嚴的精準識別

  圍繞“扶持誰”,2015年10月,廣西組織20萬名幹部進村入戶,以“一進二看三算四比五議”工作方法為舉措,以制定識別指標和財産檢索為突破,以“兩評議、兩公示”為保障,以脫貧攻堅大數據平臺為載體,拉開“史上最嚴”的精準識別工作。

  對488萬農戶、2000多萬農民進行家庭經濟狀況調查,逐戶評估打分;對農戶進行財産檢索,存在“有兩層以上精裝修住房”“有經營公司或其他經濟實體”等8種情形者,原則上採取“一票否決”……

  “我區建立了脫貧攻堅大數據平臺,採用大數據技術開展財産檢索,把採集到的約2000萬條農戶信息,與各部門提供的1900萬條檢索數據經過734萬億次比對後,進行二次核查,剔除不符合條件農戶20多萬戶。”自治區扶貧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對廣西精準識別經驗,習近平總書記專門作出了重要批示。

  2016年開始,廣西建立起一支1.7萬人的五級扶貧信息員隊伍,在全國率先開展動態調整工作,同步對建檔立卡數據品質核實核準、信息常態化更新。國務院扶貧辦認為,廣西統一設計市、縣、鄉、村、屯五級貧困人口動態調整工作流程,其品質及扶貧對象精準度排全國前列。

  誰來扶

  ——“三位一體”匯聚最強幫扶力量

  圍繞“誰來扶”,廣西構建“三位一體”大扶貧格局,匯聚起最強的幫扶力量。

  “十三五”以來,廣西各級共選派7.6萬多名幹部駐村幫扶。同時,還落實52.3萬名黨員幹部開展“幫扶貧困戶聯繫貧困生”活動,結對幫扶157萬戶貧困戶,聯繫120多萬名貧困戶學生,實現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及貧困戶學生全覆蓋。

  26家中央單位全覆蓋定點幫扶28個國定貧困縣;自治區、市、縣共9112家單位定點幫扶5379個貧困村。駐桂部隊也投入扶貧經費5700余萬元,並協調地方政府、社會資金近1.7億元,積極參與脫貧攻堅。

  全國工商聯、國務院扶貧辦、中國光彩會共同發起“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2016-2019年,全區共有3萬多個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累計投入資金2.9億元,全社會凝心聚力面向貧困打了一場漂亮的攻堅戰。

  科技特派員也活躍在八桂千山萬公式。2016年以來,廣西累計選聘貧困村科技特派員近1.2萬人次,形成適應不同片區、不同産業科技需求的“科技特派員+”産業科技扶貧模式,讓科技服務延伸到了所有貧困村。

  怎麼扶

  ——精準施策幫扶到戶到人

  圍繞“怎麼扶”,廣西針對貧困人口不同情況、不同致貧原因、不同貧困類型,實施“一村一策、一戶一法”,精準施策,幫扶到戶到人,致力全面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通過打響“四大戰役”,打好“五場硬仗”,以及多種扶貧方式組合拳,把幫扶真正扶到點上、扶到根上,讓貧困群眾真正得實惠。

  2019年5月,廣西印發“四大戰役”總方案和各戰役作戰方案,正式打響義務教育保障、基本醫療保障、住房安全保障、飲水安全“四大戰役”,補短板,強弱項,攻克最後堡壘。

  面對貧中之貧、困中之困,廣西採取非常舉措,統籌人力、物力、財力,精銳出戰、掛牌作戰,啃下最後的硬骨頭——深度極度貧困堡壘。

  堅持加快脫貧進度和鞏固脫貧成果、防止産生新貧困“兩手抓”,廣西持續打好産業扶貧、易地扶貧搬遷、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和粵桂扶貧協作“五場硬仗”。

  同時,採取有力措施,積極穩妥做好就業扶貧工作。切實幫助一批貧困勞動力提升就業創業能力,開發一批適宜貧困勞動力的工作崗位,組織一批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有效幫助貧困家庭增加勞務性收入。

  如何退

  ——“五嚴”措施確保應退盡退

  圍繞“如何退”,廣西對扶貧對象採取“五嚴”(即嚴計劃、嚴標準、嚴程式、嚴評估、嚴銷號)退出措施,做到貧困戶、貧困村、貧困縣應退盡退,精準退出。扶貧對象退出後,堅持“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繼續保持攻堅態勢,鞏固發展脫貧成果。

  多年來,廣西致力於目標不變、靶心不散,聚力解決絕對貧困問題,確保脫貧成果經得起歷史檢驗。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