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廣西司法行政系統加快推進貧困地區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 法治照亮脫貧攻堅路
2020-10-16 15:21:54來源:廣西日報編輯:唐志強責編:趙瀅溪

  原標題:我區司法行政系統加快推進貧困地區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

  法治照亮脫貧攻堅路

  本報記者 周 珂 通訊員 陳家兵 實習生 朱金霜

  “感謝你們為我指了路,我會通過合法途徑解決我的訴求。”日前,欽州市靈山縣三隆鎮金西村委“法援惠民生 扶貧奔小康”宣傳活動現場,一直被鄰裡通行權糾紛困擾的村民吳某經過律師和法律工作者答疑解惑後,終於消除了心中的困擾。

  這是我區司法行政機關把法律服務送到貧困地區,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一個縮影。

  在脫貧攻堅路上,廣西司法行政機關以貧困地區、薄弱環節、特殊群體等為重點,不斷拓展深入貧困地區、深入田間地頭的公共法律服務網絡,集中實施了一批法律服務扶貧項目,確保公共法律服務不留缺口,為貧困地區脫貧摘帽提供了堅實的法治保障。

  A 暢通渠道提供優質公共法律服務

  社會矛盾糾紛多是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汪洞鄉一些貧困村的特點,也是脫貧路上的“攔路虎”。今年5月28日,柳州市司法局組建公共法律服務團走進汪洞鄉,深入貧困戶家中,開展“一對一”法律服務和愛心幫扶。

  這種因地制宜精準有效的法律服務抓住了群眾需求的同時,極大暢通了服務渠道,讓法律服務真正下到田間地頭,送到群眾心裏。

  近年來,全國各級司法行政機關多管齊下,全力打通法律服務“最後一公里”,為貧困地區群眾提供便捷的法律服務。

  組織法援隊伍開展“法律援助進萬村”活動,通過法律援助聯絡員進村入戶,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精準優質的法律服務,申請法律援助的貧困戶受援率達100%,並輻射到更多的困難群眾和弱勢群體;發動律師行業開展助力脫貧攻堅三項行動:為扶貧開發項目進行“法治體檢”,配合各地農業農村部門和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辦公室等開展清理規範農村集體經濟合同專項行動,還通過駐點幫扶、法律諮詢、心理諮詢、捐資助學等形式開展扶貧專項公益法律服務行動。

  疫情期間,我區公共法律服務保持“不掉線”。“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提供全天候服務,並依託廣西法律服務網移動客戶端桂法通App,打造法律服務脫貧攻堅專區,通過“電話辦”“網上辦”“預約辦”等方式,為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提供覆蓋全業務、全時空的法律服務。

  今年4月,自治區司法廳研究出臺十條措施,整合法治宣傳教育、法律援助、公證等公共法律服務資源,為脫貧攻堅提供便捷高效、優質多元的法律服務,加快推進貧困地區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

  B 法律援助護航貧困地區義務教育

  2019年11月,桂平市司法局接到當事人曾某、蔣某的法律援助申請。

  原來兩家人因拒送子女入學,被當地政府給告上法院,當事人由於是貧困戶無力聘請律師,只能向司法局求助。這是桂平首例因輟學引發的“官告民”案件,又涉及貧困戶,案件的特殊性引起了桂平市司法局的高度重視。

  隨後,桂平市司法局指派律師和法律服務工作者幫助當事人做好應訴工作,主動給他們普及義務教育相關法律法規。最終在法庭上,被告和原告達成和解,輟學兒童順利返校。

  這是我區各級司法行政機關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深化控輟保學法治宣傳教育、構建教育保障法律服務網絡、優化未成年人教育保障法律援助的一個典型案例。

  在梧州市、靈山縣、巴馬瑤族自治縣、那坡縣,當地司法局組建控輟保學宣講隊和控輟保學勸返工作突擊小組,通過開展法律巡迴宣講、開設法治安全教育課堂以及組織拍攝控輟保學法治宣傳教育片等形式,為當地控輟保學營造良好的法治氛圍。

  全區各地司法行政機關還針對強行或變相要求適齡少年兒童退學、休學、轉學以及校園周邊安全、校園欺淩、雇傭童工等社會關注問題,及時組織法律專家解讀,回應社會關切,不斷提升控輟保學法治宣傳效果。

  據統計,今年以來,全區各地司法行政機關主動參與控輟保學、整治學校周邊環境、校園欺淩、雇傭童工等教育保障工作近3000人次;全區法律援助機構辦理受援人為未成年人的法律援助案件近2000件,為未成年人提供包括就學、保學、複學等教育權益在內的法律諮詢共700余人次。

  C 法治下沉提升基層法治建設水準

  貧困地區法治建設基礎薄弱,群眾法律意識相對淡薄,我區司法行政系統充分發揮職能優勢,強化普法依法治理,在脫貧攻堅戰中彰顯司法行政作用。

  自治區司法廳黨委書記林金文率隊到貴港桂平市開展自治區定點幫扶單位脫貧攻堅掛牌督戰工作;自治區司法廳廳長雷震到河池環江、宜州等地開展法治扶貧調研;司法廳其他廳級幹部分赴南寧市馬山縣白山鎮、古寨鄉和貴港桂平市社坡鎮、油麻鎮等貧困地區,督導各地做優做實易地扶貧搬遷以及定點扶貧等工作……廳領導幹部率先垂范,以上率下,以“法治護航脫貧攻堅”作為扶貧工作重點,讓法治真正下基層。

  廣西各級司法行政機關統籌配置城鄉公共法律服務資源,將公證、司法鑒定、仲裁等法律服務力量下沉到貧困地區,解決貧困地區法律援助人才和資金緊缺問題,提升貧困地區法律服務機構服務能力和水準。

  目前,全區506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全部納入公共法律服務範圍,滿足群眾就近接受法律服務需求;貧困村一村一人民調解委員會、一村(居)一法律顧問、一村一法律援助聯絡員、一村三個“法律明白人”法律服務隊伍不斷健全完善。根據規劃,今年將會有50%的縣(市、區)、30%的鄉鎮(街道)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站)要配備智慧法律服務設備,讓貧困地區的群眾享受到無差異、普惠性的法律服務。

  隨著脫貧攻堅收官時刻的臨近,全區各級司法行政機關正努力通過推進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創建、貧困村(社區)法治文化陣地建設、貧困村“法律明白人”培養以及貧困村法律法規政策集中宣傳等工作,大力提高基層依法治理水準,確保貧困地區在脫貧攻堅和依法治理的雙贏之路上行穩致遠。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