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50載織錦初心不改 傳承民族工藝矢志不渝 譚湘光:我想籌建一座壯錦博物館
2020-11-11 08:52:49來源:南寧晚報編輯:唐志強責編:趙瀅溪

50載織錦初心不改 傳承民族工藝矢志不渝 譚湘光:我想籌建一座壯錦博物館

壯錦文創産品

50載織錦初心不改 傳承民族工藝矢志不渝 譚湘光:我想籌建一座壯錦博物館

  譚湘光熱情介紹壯錦文創産品

  ■本報記者陳蕾/文 賴有光/圖 

  “我想籌建一座壯錦博物館,讓壯鄉的年輕人了解壯錦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內涵。”談起今後的計劃,65歲的譚湘光毫不掩飾內心的期待與激動之情。

  作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織錦工藝大師、廣西非物質文化代表性傳承人,譚湘光一直奔波在傳承民族技藝的道路上,她始終相信,行行出狀元,而要做好一件事情,唯有堅持。

  潛心學習磨煉織錦技藝

  耳環、圍巾、手提包、杯墊……一件件精美的時尚單品點綴著桌面,而它們的共同點便是運用了傳統的壯錦元素。壯錦是我國四大名錦之一,也是其中唯一的少數民族織錦。

  “壯錦圖案大多選取生活中可見之物和象徵吉祥幸福的花紋,這些都是我們根據傳統紋樣研發的文創産品。”但凡出席文化交流活動,譚湘光總會不厭其煩地向好奇的觀眾介紹壯錦,希望更多的人知道古老的壯錦同樣可以很現代。

  “非遺+文創”是近年來助力非遺保護可持續性發展的新路徑,但對於譚湘光而言,最初接觸和學習壯錦技藝,僅僅是為了謀生。

  1970年,尚未成年的譚湘光便經歷了因貧輟學、父母去世的人生困境,幸而遇見了在賓陽織錦工藝廠專門研究傳承壯錦藝術的梁樹英老師,不僅向她悉心傳授織錦技藝,還推薦她到賓陽織錦工藝廠當學徒。

  得益於梁樹英老師的傳幫帶,譚湘光很快便掌握了壯錦紡紗、設計圖樣、織錦生産的一條龍工藝,更因其勤奮好學、樂於吃苦的品質,29歲便擔任織錦廠廠長,並以創新的生産工藝理念,快速提升織錦廠的生産實力。

  持之以恒走好傳承之路

  彼時,當地的壯族人更習慣將壯錦稱為“土錦”,代表自産自用的意思。

  從一名普通學徒,成長為織錦廠廠長,譚湘光感到身上的擔子更重了,一門心思想讓“土錦”登上更大的舞臺。

  在譚湘光的帶領下,織錦廠開發了具有民族代表性紋樣的系列産品,其設計的工藝品不僅成為當地政府單位訂購的涉外禮品,更于1995年被選送北京,作為聯合國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的會議文件袋。

  對於譚湘光而言,織錦是一門寂寞的工作,它不僅磨煉手藝人堅定的意志,也鍛鍊每一個織造者持之以恒的頑強信心。2002年,退休後的譚湘光被廣西工藝美術研究院返聘,從事搶救瀕臨失傳的壯錦非物質民族服裝工藝。

  同年,譚湘光在賓陽縣開辦一個小型民間織錦作坊——“湘光織錦坊”,開始在當地義務傳授壯錦織藝,併為學徒免費提供竹籠織機,一方面為當地農村婦女提供就業機會,另一方面則讓壯錦織藝得以傳承。

  堅定信念發揚民族工藝

  時代在變,譚湘光初心不改,從未間斷過對壯錦的研究與創新,她與徒弟們共同創作的壯錦作品吸引越來越多人的目光。

  2004年,寬3米、高4米的巨幅壯錦壁挂——“雙鳳朝花”亮相首屆中國-東盟博覽會旅遊專題館,受到東盟各國客商青睞。

  2007年,“慶祝香港回歸十週年”特大壯錦滿載廣西人民的誠摯問候和美好祝福,亮相香港將軍澳中心。

  2018年,織錦《錦衣華服》在第十九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手工藝術精品博覽會上獲“百花杯中國工藝美術精品金獎”。

  2019年,在國慶70週年慶典活動中,“壯美廣西”彩車演員們身著系列民族服裝,展示廣西燦爛的少數民族文化……

  為了讓傳統的民族技藝能得到更好的傳承,近年來,譚湘光還相繼與高校簽訂校企合作協議,通過打造織錦技藝培訓基地,成立“譚湘光大師工作室”的方式,積極引導年輕人在繼承傳統工藝的基礎上發揮創意,開發出具有民族元素和時尚設計相結合的壯錦産品。

  “以前壯錦只能做成背帶巾、頭巾等簡單的生活物品,現在我們不僅有便宜實用的文創産品,還有精美高檔的藝術品。”譚湘光説,未來她還想籌建一座壯錦博物館,好好講一講壯錦的故事。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