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吃下”餐廚垃圾 “吐出”生物肥料
2020-11-19 14:01:19來源:南寧晚報編輯:唐志強責編:趙瀅溪

  原標題:南寧市積極探索垃圾分類新模式,助推生活垃圾實現無害化處理

  “吃下”餐廚垃圾 “吐出”生物肥料

“吃下”餐廚垃圾 “吐出”生物肥料

  南寧市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三期項目(紅色施工區域)預計年底建成,有機廢棄物日處理規模提升至1000噸

“吃下”餐廚垃圾 “吐出”生物肥料

  南寧市平裏靜脈産業園焚燒垃圾産生的煙氣經處理後排放,主要指標優於國家和歐盟現行標準

  垃圾分類涉及千家萬戶,更體現著城市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準。2018年起,南寧全面推行垃圾分類工作,時至今日,垃圾分類工作成效如何?遇到哪些瓶頸?該如何破解難題?11月18日,記者走訪了南寧市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廠、南寧市平裏靜脈産業園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等垃圾後端處理場所,了解垃圾處理的全流程。

  據介紹,南寧市積極探索垃圾分類工作,努力促成政、企、社多方合作,引入社會資本參與,培育和扶植了一批規模大、效益好、裝備優、網絡全的垃圾分類骨幹企業。

  末端處置中心“吃進”垃圾“吐出”肥料

  位於南寧市西鄉塘區邕隆公路石埠段的南寧市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廠項目,由廣西藍德再生能源有限責任公司作為項目業主實施建設。該項目是南寧市處理廚余垃圾的“大本營”,為了實現廚余垃圾收集、運輸、處置的“閉環”運行,南寧市在加大前端收集設施投入的同時,也啟動了廚余垃圾末端處置中心。

  廣西藍德再生能源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助理余秋橦介紹,該項目採用BOT招商引資模式進行建設,2011年7月列入國家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及無害化處理33個試點城市(區)之一。項目分三期建設,一、二期已完成450噸/日餐廚垃圾、42噸/日地溝油處置終端建設並投入運營,三期工程目前籌建中,計劃今年底完成。

  三期改擴建將圍繞“特色主題化”進行建設,同時,將一、二期的環保安全設施全面升級,提升生産自動化、信息化水準。三期建成後,採用業內成熟穩定的“預處理+厭氧發酵+沼氣發電”處理工藝,其中預處理採用自主研發的生物質分離器、磁選機、風選機等分選技術,實現油、水、渣分離。而分選出的油,可用於製造生物柴油、潤滑油,剩餘部分有機物進入厭氧發酵系統發酵降解。厭氧發酵所産生的沼氣用於熱力供應和發電並網,所産生的渣料和污泥經過脫泥間後,一部分污泥回到厭氧罐進一步利用,剩餘的渣料和污泥經好氧堆肥製作成營養土。

  三期改擴建計劃今年底建成,項目處理規模提升至1000噸/日有機廢棄物(餐廚垃圾、廚余垃圾)、42噸/日廢棄油脂。屆時,南寧市建成區除了武鳴區和東盟經開區,其他城區、開發區將實現全覆蓋,做到餐廚垃圾、廚余垃圾應收盡收,在源頭上極大遏制以餐廚垃圾用作飼料原料或者使用廢棄食用油脂,未經高溫處理的廢棄食物殘余餵養畜禽,甚至加工提煉成食用油脂流入公眾餐桌等違法行為,為南寧市食品安全屏障增加了一道過濾網,為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回收利用率穩步提升貢獻一份力量。

  據悉,截至今年9月底,已簽訂收運協議並納入餐廚廢棄物統一收運體系的單位有7217家,餐廚廢棄物累計處理量46.21萬噸,地溝油累計處理量1.37萬噸,沼氣發電量累計990.73萬千瓦時。

  全市廚余垃圾日處理量預計年底達1200噸

  2017年,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印發《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明確要求包括南寧在內的46個重點城市先行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近年來,南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垃圾分類工作,一手抓設施建設,一手抓宣教基地建設,同步推進“硬體”“軟體”建設。

  目前,南寧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收運處理系統,可回收物收運處置體系基本成型,餐廚垃圾實現無害化處理,全市各城區、開發區及相關企業共建成垃圾分類宣教基地15個,各項工作穩步推進,正向“生活垃圾分類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的目標堅定邁進。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1—9月,南寧市生活垃圾分類回收利用率28.36%,其中9月當月達35.6%。

  在餐廚垃圾方面,以“高起點、高標準、高科技、高水準、高效率”為目標,構建收集、運輸、處置一體化的餐廚廢棄物收運處理體系,全力打造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的南寧標杆。現已建成一批日處理能力880噸的廚余垃圾處理設施,預計今年年底,南寧市廚余垃圾(含餐廚垃圾)設計日處理能力可達1200噸。

  生活垃圾焚燒+填埋無害化處理率保持100%

  隨著城市的迅速發展,每天産生的生活垃圾也隨之快速增長。據數據顯示,2010年,南寧市平均日産生活垃圾數量為1585噸,而到了2016年,這個數字就上升到了平均每天3100噸,如此龐大的生活垃圾若不能有效處理,將嚴重制約城市的發展。

  據了解,城市生活垃圾的處理方式主要有三種——衛生填埋、高溫堆肥、焚燒處理。當今,焚燒處理具有處理量大、無害化徹底、可回收熱能等優點,是當今最為環保的處理方式,能夠真正實現生活垃圾處理的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

  在其他垃圾方面,南寧市區北面已建成設計總日處理能力3135噸的平裏靜脈産業園生活垃圾焚燒廠、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並穩定運營;形成“焚燒為主、填埋為輔”的處理方式,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保持100%。

  “和中國大部分城市一樣,2016年之前南寧也是採用衛生填埋的處理方式,近年來,南寧市城南垃圾填埋場早已處於超負荷運轉狀態,關停這座垃圾填埋場迫在眉睫,城市管理者們經過深思熟慮,開發出一種全新的生活垃圾處理方式。為此,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落址南寧市平裏靜脈産業園。”南寧市三峰能源有限公司技術設備部部長宋蓬殷介紹稱,南寧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由重慶三峰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南寧市三峰能源有限公司以BOT模式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

  據介紹,南寧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採用國外引進並實現國産化的成熟、可靠、世界先進的德國馬丁逆推式機械爐排爐垃圾焚燒機煙氣凈化處理技術。煙氣處理採用“SNCR+半幹法+幹法+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塵”的組合工藝技術。煙氣排放主要指標優於國家和歐盟現行排放標準。焚燒産生的爐渣進行綜合利用,飛灰經過固化、無害化處理達標後填埋。滲濾液和污水採用“生化+超濾+反滲透”工藝處理後全部回用,實現零排放。

  據悉,發電廠建成投産以來,每年能處理生活垃圾73萬噸,焚燒垃圾發電上網量達2.5億千瓦時,折合標準煤8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0萬噸,相當於為南寧種植700萬棵樹。

  另外,在有害垃圾方面,南寧市還確定了4家工業源危險廢物處置企業,日處理能力531噸,能基本滿足南寧市生活源有害垃圾處理需求。

  (記者淩劍伊 見習記者禤智君 通訊員陸炫/文 記者宋延康/圖)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