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茶泡父女”的堅守與傳承
2020-12-12 17:39:25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唐志強責編:馮鈺穎

  國際在線廣西頻道報道:茶泡是玉林民間的一種奇趣傳統特産,因其生産過程全為人工操作,製作繁雜,工藝要求高,難以大規模生産。隨著經濟的發展,時代的變化,茶泡已漸漸淡出玉林人的生活。

  而今,掌握這項手藝的人已經不多,只有少數人仍在堅守這門傳統手藝,玉林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玉林茶泡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廣西壯族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玉林茶泡傳承人李世俊和女兒李喜燕便是其中的代表。

  數十年精雕細琢

  在玉林市玉州區城西街道新定村的一個茶泡製作坊內,今年82歲的李世俊正在全神貫注完成茶泡雕刻環節,刮皮、雕去多餘的瓜肉、再用鏨刀雕上喜慶寓意的吉祥圖案......完成一系列的操作,李世俊僅用了十分鐘左右,一個晶瑩剔透的茶泡形狀就出來了。

  

“茶泡父女”的堅守與傳承

  玉林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玉林茶泡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廣西壯族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玉林茶泡傳承人李世俊在製作茶泡 攝影 陳惠

  製作茶泡要用成熟的冬瓜去皮切片,然後用幾十種不同的刀具精心刻畫,經過鏨制、泡洗、過青、上糖、篩曬後方可製成。舊時,茶泡一般用於婚嫁喜事,可用作嫁女招呼親友的“新人茶”,男方也會以同樣規格的茶泡回贈女方的送嫁人。逢年過節,茶泡也是款待賓朋、孝敬長者的特別禮物。如今,這項技藝被列入了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  

“茶泡父女”的堅守與傳承

  玉林茶泡所用的工具鏨刀 攝影 陳惠

  李世俊8歲的時候,就跟他媽媽學習做茶泡,做出的茶泡小巧玲瓏。因受家庭與環境的影響,李世俊積累了豐富的製作經驗。1979年開始,李世俊便與自己的父母建立茶泡作坊,在傳統製作的基礎上進行不斷改良,創作出了新穎獨特的花式茶泡,並開始將茶泡投放玉林市場,由散裝改為袋裝、盒裝,玉林茶泡得到逐步發展。

  2010年,李世俊被評為玉林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玉林茶泡技藝代表性傳承人;2017年,他又被批准成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玉林茶泡的傳承人。

  女兒接過了父親手中的刻刀

  現今,為了使茶泡製作技藝得到傳承,李世俊將技藝傳承給自己的女兒李喜燕。由於從小就受到奶奶和父親的影響,對茶泡産生了濃厚興趣的李喜燕,欣然接過了父親手中的刻刀,把茶泡這一門手藝傳承了下來。  

“茶泡父女”的堅守與傳承

  李世俊(左)與女兒李喜燕(右)一起製作茶泡 攝影 蘇真

  但從父親手中接過刻刀後的李喜燕,很快就發現了新的問題。“隨著嫁娶和過節不再流行使用茶泡,茶泡只在小範圍親友圈中使用,銷路狹窄。”李喜燕説道,“由於看不到發展前景,很多年輕人也都不願意學習做茶泡。”

  為此,李喜燕也在積極拓寬玉林茶泡的創新思路。目前,李喜燕結合當下年輕人喜歡的奶茶元素,創新製作出了杯裝的玉林茶泡。同時,針對茶泡觀賞性強以及具備傳統的喜慶元素,李喜燕考慮加強與婚慶公司的合作,進一步拓寬玉林茶泡的銷路,讓玉林茶泡發揮自身傳統文化的魅力。

  此外,為了宣傳推廣玉林茶泡,李喜燕經常陪同父親李世俊到學校、社區、電視臺、博物館、景區等表演茶泡製作工藝。“隨著玉林市文化旅遊産業的快速發展,我相信玉林茶泡這一傳統技藝,也會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李喜燕説道。  

“茶泡父女”的堅守與傳承

  盒裝玉林茶泡 攝影 陳惠

  除此之外,為了加大對玉林茶泡的保護力度,玉林市廣電文旅局大力支持玉林茶泡代表性傳承人開展傳習活動,通過授牌和經費資助等方式,建設了玉林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和生産性保護示範基地,讓傳承人定期有序開展帶徒傳藝、培養新人傳習活動。在自然和文化遺産日、傳統節日期間,傳承人利用博物館、廣場、公園等舉辦玉林茶泡宣傳活動,並頻繁開展玉林茶泡宣傳進校園、進社區、進景區活動,讓群眾更真切地體驗到玉林茶泡的魅力,從而積極地參與到玉林茶泡保護中來。(文 陳惠)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