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賦能“兩個健康” 強健民營經濟 ——廣西推動民營企業高品質發展觀察
2020-12-18 09:17:38來源:廣西日報編輯:唐志強責編:趙瀅溪

  原標題:賦能“兩個健康” 強健民營經濟

  ——我區推動民營企業高品質發展觀察

  本報記者 覃文武 劉 莉

  編者按

  開放的廣西充滿活力,奮進的廣西商機無限。近年來,我區民營經濟發展態勢不斷向好。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自治區黨委十一屆九次全體(擴大)會議,更是讓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和企業增強了信心,進一步把握新機遇,積極參與我區産業強鏈、補鏈、延鏈投資,積極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促進我區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和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

  即日起,本報在“抓六保促六穩 育先機開新局”欄題下開設子欄目“民企入桂”,聚焦民企發展亮點,提振發展信心,共話創新創業。敬請垂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非公有制經濟的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健康成長,不僅是重大經濟問題,也是重大政治問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建議》明確提出,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構建親清政商關係,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

  近年來,我區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全力營造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引領和推動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截至去年年末,民營經濟佔全區經濟總量56.8%;今年上半年,民營企業數量同比增長12.13%,個體工商戶數量同比增長17.1%,活躍度保持在69.8%。這充分表明,民營經濟已成為推動廣西經濟高品質發展、助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力量。

  綜合施策,民企發展更有底氣

  從福建到廣西賀州投資建廠的民營企業家——廣西萬升石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萬傳更喜歡説自己是“廣西人”。

  2014年,王萬傳被廣西招商引資的誠意打動,到賀州市拍下建廠土地,實現公司當年建設、當年投産、當年成為規模以上企業。幾年來,王萬傳和萬升公司獲多項國家發明專利,公司成為人造石國家標準、測試標準,以及行業標準、應用規範、地方標準等多項起草人。

  “企業的發展,個人的成長,得益於廣西良好的營商環境。”王萬傳説,相信今後企業將迎來更多機遇,實現更大發展。

  這份信心,來源於廣西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市場環境、法治環境。

  完善法規政策——

  2018年,廣西深入開展為期3年的優化營商環境大行動,提出實現“一年重點突破、兩年全面提升、三年爭創一流”總目標。兩年多來,頒布實施《廣西壯族自治區優化營商環境條例》《關於進一步深化改革創新優化營商環境的若干意見》《廣西優化營商環境大行動三年實施方案(2018—2020年)》等,形成全區“1個實施方案+1個任務清單+29個專項實施方案”的優化營商環境政策制度體系。

  “一系列配套的法規政策,創新性強、含金量高,都是針對廣西民營經濟發展難題而設置。”碧桂園廣西區域總裁楊舜凱對此深有感觸地説,“強大的政策支持,讓企業家心無旁騖攻主業。”

  優化政務環境——

  截至今年10月底,我區區、市、縣、鄉、村五級依申請及公共服務事項“最多跑一次”(含“只需跑一次”和“一次不用跑”事項)實現率分別為99.67%、99.15%、99.11%、97.86%和99.42%。企業開辦進一步提速降費,全區開辦企業和外資企業營業執照申領均實現半天辦結。

  著力助企紓困——

  今年以來,全區累計減免企業繳納社會保險費177億元,惠及參保企業約16萬戶。累計新增減稅降費超過168億元;預計全年累計降低企業和居民用電成本約70億元。“復工貸”“穩企貸”累計為1.5萬家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放貸款416億元。全區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清償完畢,清償率100%。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自治區黨委政法委牽頭,出臺政法系統優化營商環境“20條”;自治區高級法院出臺《關於進一步推進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的意見》等指導性文件,集中開展涉民營企業專項執行行動;全區檢察機關持續落實平等保護民營經濟11項檢察政策;自治區公安廳出臺公安機關優化營商環境50條措施,嚴厲打擊涉企違法犯罪;自治區司法廳出臺51條具體措施,優化法律服務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我區各級工商聯組織不斷優化法律服務舉措,當好“娘家人”,民營企業合法權益得到更充分的保護。

  “民營企業的發展壯大離不開強有力的法治保障。

  對於企業而言,政府給的優惠能解一時之困,但真正起決定性長遠作用的還是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化營商環境,依法保護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維護良好的市場秩序。”自治區司法廳廳長雷震表示。

  同頻共振,“親”而有度“清”而有為

  今年上半年,我區區市縣三級領導幹部貫徹落實關於發展壯大民營經濟的各項決策部署,緊緊圍繞“六穩”“六保”工作,列名聯繫2.3萬家民營企業和2.7萬名民營經濟人士,協調解決各類困難和問題1.2萬件,親清政商關係得到鞏固發展。

  桂林市四家班子領導“挂點”聯繫服務72家企業,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市領導服務工業企業情況排名全區前列,一批企業反映的資金短缺、用地訴求、配套設施等相關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總部位於桂林的福達控股集團,今年以來面對疫情及經濟下行的壓力,旗下的高端製造、冷鏈物流等業務仍比去年同期大幅度增長。“我們集團下屬的製造業、文化旅遊業和冷鏈物流業務在稅費、社保減免以及利息補貼等方面,得到了政府和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桂林福達控股集團董事長黎福超告訴記者。

  “我們既要大力弘揚‘店小二’精神,真心實意支持企業發展,又要劃清政商交往過程中容易觸碰的底線和紅線,防止出現腐敗和亂作為。”北海市工商聯相關負責人説。

  今年以來,北海市工商聯踐行親清新型政商關係,試行交往清單,清單分正面和負面兩部分。正面清單10條,在調研、走訪、學習、培訓等方面劃定了高線;負面清單18條,在交往活動、用餐出行、宣傳禮儀等方面劃出了底線和紅線。

  “我們要當好民營企業的‘娘家人’,進一步推動保護支持市場主體的政策措施落地落實,為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加強調查研究,了解民營企業的所思所想、所困所惑,充分發揮參政議政的職能作用,為服務企業發展建言獻策。”自治區工商聯黨組書記熊春寒表示。

  奮發有為,回饋社會積極盡責

  在我區各級工商聯積極引導下,廣大民營經濟人士秉承新時代精神,在履行社會責任上屢見新氣象。廣西民營企業是最早一批參與“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的企業。截至12月16日,進入全國“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臺賬管理的廣西民營企業有1.8315萬家,精準幫扶1.0659萬個村(其中全覆蓋幫扶5379個建檔立卡貧困村),民企參與幫扶數居全國第一。吉利、華立、新奧、碧桂園等知名民企因地制宜在民族地區大力發展新型鋁、邊貿、健康旅遊等特色産業,助力民族貧困地區提升“造血”能力。吉利集團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免費提供技能培訓並安排就業。福達、平鋁等企業建設扶貧車間,讓貧困人口實現在家門口就業。

  行大道,重仁義。據不完全統計,疫情期間,全區工商聯繫統民營企業參與抗擊疫情累計捐款捐物超過5億元。為助力廣西圓滿完成對口支援湖北十堰物資任務,廣西民企捐贈總價值1008萬元食品和醫療物資,組成工商聯繫統民企馳援湖北十堰物資專列。廣西工商聯積極發揮中國—東盟企業家聯合會(籌)作用,攜手小米公益基金會、李書福公益基金會以及華立、正泰、盛隆等知名民企,共同向東盟10國捐贈100多萬隻醫用外科口罩。

  “我們牢牢把握‘兩個健康’主題,引導非公經濟人士健康成長。”熊春寒表示,近年來,我區工商聯教育引導廣大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增強愛國情懷,誠信守法,勇擔社會責任,為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作出了應有貢獻。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