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河池市推出系列不動産登記便民措施 異地能辦證 交房即發證
2021-01-12 19:54:36來源:廣西日報編輯:唐穎倩責編:趙瀅溪

  本報記者 廖慶淩 通訊員 韋宏益 韋甫弟

  近年來,河池市不動産登記從方便群眾辦事角度出發,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政務服務便民化、個性化,成效顯著,2020年又在“全市通辦”等一系列便民措施方面取得新突破。

  1 率先實現“全市通辦”

  2020年,河池市以群眾異地辦理不動産登記不方便的問題為突破口,投入人力物力財力推動11個縣(區)依申請不動産登記事項全市通辦服務新舉措,打破傳統屬地管理審批模式,通過屬地和異地相互委託或授權,實行異地辦理、就近可辦,減少群眾在屬地和異地實體大廳來回跑腿的次數。

  “我們將市本級和各縣(區)的不動産登記系統打通,全市不動産登記可通過IP地址相互訪問,採用異地連接、系統間獨立運行的方式辦理業務;對不動産登記的受理、審核、登簿、繕證、繳費、發證等環節工作進行授權。”河池市自然資源局局長莫紹乾説,“經過不斷探索和完善,我們率先在全區打通市本級與各縣(區)之間的不動産登記系統,實現不動産登記異地辦理、就近可辦、馬上辦,一小時辦結,網上可以下載電子證照,方便千家萬戶。”

  據介紹,該市以市本級收件材料為標準,實施清單要素“八統一”,即實施不動産登記事項名稱統一、不動産登記事項編碼統一、不動産登記適用依據統一、不動産登記申請材料統一、不動産登記辦事流程統一、不動産登記業務經辦流程統一、不動産登記辦理時限統一、不動産登記表單內容統一,提高了工作效率。

  2 全面拓展“網上辦”

  河池市成功開發河池e登手機APP,方便群眾手機辦理相關業務。為夯實“互聯網+不動産登記”基礎,河池市不動産登記在“廣西不動産登記最多跑一次”平臺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發出河池e登手機APP,讓群眾更加方便地在移動手機平臺辦理業務、互動交流、在線預約、不動産查詢、電子證照查驗等。截至目前,使用河池e登手機APP的群眾近萬人次。

  河池啟用了不動産電子證照,方便群眾核驗證書。不動産權利人持電子證照在政府各部門、金融機構、社會公共服務機構等辦理相關手續的,可無需提交紙質證書,相關部門(機構)通過不動産登記部門公佈的查驗方式,即可實時讀取相對應的不動産權利信息,對電子證照的真偽和有效性進行核實。“不動産登記部門頒發的電子證照是證明權利人享有不動産權利的有效電子憑證,與紙質證書(證明)具有同等效力。”工作人員介紹。

  2020年12月23日,柳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河池宜州分行朱經理來到宜州區不動産登記中心窗口,辦理南丹縣高佬混凝土有限責任公司的抵押登記事項。從交件到發證,一小時辦結,真正實現了“異地辦理、就近可辦”。朱經理表示,在實現全市通辦之前,他經常往返宜州區和各縣(區)之間辦理不動産登記業務,由於路途遠,有時候一兩天都沒有辦下來,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的放款速度。“現在有了‘全市通辦’、不動産登記業務就近可辦,可以在河池e登手機APP辦理,網上下載不動産電子證照,如今在河池辦理不動産登記業務,就像在家網購一樣方便。”

  3  推行“交房即發證”

  河池市推行交房即發證措施,並將不動産服務網點延伸至房地産開發公司,對開發商專門業務員進行指導和培訓,授權給開發商公司對本公司的不動産查詢和打證業務。

  該市積極推進規劃、預售、竣工驗收和不動産登記測繪成果及時更新和共享,提高測繪成果利用率,進一步加快權籍調查,壓縮辦理時限。綜合運用“互聯網+不動産登記”“河池e登”,通過流程優化、並行處理、信息互通、數據共享、網上申請、一窗辦理、上門服務等舉措,為提出申請的企業和群眾在交地、交房時即開展不動産登記服務,頒發不動産登記證書,方便群眾安心築新家。

  不斷完善“硬系統”,持續提升“軟服務”,驘得廣泛認可。“河池市不動産登記中心連續12個月被評為政務服務‘紅旗窗口’,在做到高效、便民的同時,更加注重服務的個性化,讓群眾‘暖心’。”河池市大數據發展局副局長劉政強説。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