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奮進的廣西文旅】廣西南丹:于“守藝”中創新 讓非遺在旅遊中“活”起來
2021-01-13 16:31:25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唐穎倩責編:趙瀅溪

  國際在線廣西頻道報道:車,在雲霧縈繞的冬季清晨,沿著彎彎曲曲的山路盤旋穿梭。在一座山前,300多棟獨具瑤族特色的房子挺立在青山翠疊的環抱中,這裡正是廣西河池市南丹縣“千家瑤寨·萬戶瑤鄉”裏湖王尚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房子的對面,是一個正在開發建設的旅遊景區,景區的瑤族文化印記已十分明顯。

  “千家瑤寨·萬戶瑤鄉”裏湖王尚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 攝影 龐祺

  南丹縣,位於廣西西北部,境內生活著漢、壯、瑤、苗、水等少數民族,全縣非物質文化遺産資源豐富。日前,由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産司支持的“2020非遺與旅遊融合發展優秀案例”在濟南發佈,“廣西南丹:推動非遺文化活態保護與傳承”名列其中。那麼,南丹縣是如何讓非遺“活”起來,讓非遺加速進入百姓視野、融入百姓生活的?

  南丹縣推動非遺“活態”傳承

  在南丹縣境內,非遺文化與當地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當地群眾將銅鼓、牛角、瑤王印、糧倉等元素融入建築,許多傳統技藝流傳至今。

  “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將傳統技藝傳承下去。這是我們祖宗流傳下來的財富,如果我們不去傳承,久而久之,這些技藝就會消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銅鼓舞(南丹勤澤格拉)”傳承人黎芳才説,多年來,他多次走進村寨、社區、校園等地,進行銅鼓舞展演、培訓,也到過國內多個城市及法國等地進行演出。

  截至2020年12月,南丹縣擁有《瑤族服飾》《壯族螞拐節》《壯族銅鼓習俗》《銅鼓舞(南丹勤澤格拉)》等4個國家級非遺名錄,有《白褲瑤打陀螺》《白褲瑤年街》《苗族服飾製作技藝》等13項廣西壯族自治區級名錄、6項市級名錄和85項縣級名錄。

  南丹縣裏湖白褲瑤生態博物館中陳列的傳統工具 攝影 龐祺

  據南丹縣文化廣電體育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梁新源介紹,近年來,南丹縣重點依託非遺項目、傳承人及保護平臺開展活態保護,通過凸顯南丹旅遊開發的文化氣息與本土特色,與旅遊融合發展,形成了民間自發組織、官方(政府、企業)大力支持的新型模式,重新煥發非遺文化的活力生機。

  南丹縣通過打造全年性民俗節慶品牌,不斷弘揚非遺文化。梁新源舉例説:“我們利用春節期間的壯族螞拐節、元宵節前的白褲瑤年街節、壯族‘三月三’等民俗文化節慶,通過銅鼓舞、白褲瑤陀螺技藝、白褲瑤吹牛角、壯族板鞋舞、壯族敬牛節等非遺項目展示展演,為旅遊營聲造勢。”

  白褲瑤年街節上的打銅鼓表演 攝影 韋樂

  同時,南丹縣加強非遺與景區景點靜態和動態的融合發展。該縣目前與非遺結合的三大旅遊區塊,主要為以白褲瑤文化為核心打造的歌婭思谷景區、以壯族土司文化為核心的丹爐山景區、以農業景觀與壯族稻作文化為核心的巴平景區。這些景區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均突出融入當地的民族非遺進行美化裝飾。

  歌婭思谷景區的特色民宿 攝影 黃月芬

  此外,南丹縣開發非遺旅遊商品,在促進旅遊消費的同時,也讓非遺産品煥發了新活力。2020年,在南丹縣第一屆旅遊商品評比大賽中,獲獎的17個文旅作品均與非遺文化息息相關,如陀螺挂飾、朵努手繡·婭飾系列、壯族送親服等作品,都充分體現了非遺文化的活態展示。

  打造白褲瑤文化“旅遊廊道”

  據悉,白褲瑤是瑤族的一個重要支系,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一個民族”,被稱為“人類文明的活化石”。

  南丹縣文化廣電體育和旅遊局副局長、南丹縣歌婭思谷旅遊景區管理中心常務副主任梁怡夢介紹,安置點獨特的地理位置及白褲瑤特有的民族風情,正是南丹發展旅遊的靈感。南丹縣“千家瑤寨·萬戶瑤鄉”裏湖王尚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旅遊開發項目計劃總投資13.7億元,已建成裏湖王尚、八圩社區、八圩瑤寨3個安置點,並配套廣場、幼兒園、農貿市場、居民服務中心等公共服務設施,共安置移民1.35萬人。它不僅實現了白褲瑤群眾的安置功能,還依託白褲瑤的獨特文化魅力,發展旅遊産業,通過旅遊産業帶動白褲瑤群眾發展致富。

  “我們堅持旅遊開發和文化保護並重,按照科學的開發保護模式,分級開發。預計景區於今年5月試運營一期工程,目前,主體部分已經完工,正在進行裝修部分的建設,二期工程我們將打造一個洞穴實景演齣劇。”梁怡夢説。

  一名瑤族婦女在織布 攝影 黃月芬

  “我們當前正在申請‘中國白褲瑤民俗研學’基地,基地專門做深度體驗遊項目,通過展覽、展示、展演和體驗等形式,讓觀眾全方位感受非遺文化。”南丹縣裏湖瑤族鄉朵努社區“第一書記”黎夏表示,隨著人民生活水準的提高,當代人對生活的體驗感追求也在不斷升級,她希望以這樣的方式,讓非遺被更多人熟知。

  目前,安置點組建了一個文旅合作社,開設有白褲瑤民族工藝展示中心、銅鼓坊、織繡坊等扶貧車間,讓具有市場運用能力的非遺傳承人,運用他們的技能和市場行銷能力,帶動當地群眾增收致富。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銅鼓舞(南丹勤澤格拉)”廣西壯族自治區級傳承人黎政軍,是銅鼓坊的負責人之一。他希望能將白褲瑤的經典文化傳承給搬遷群眾,讓他們掌握一技之長,吃上“旅遊”飯。黎政軍的非遺傳承方式,正是眾多南丹縣非遺傳承人的一個生活縮影。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南丹縣與貴州荔波縣簽訂了《構建黔桂旅遊合作示範區框架協議》《旅遊景區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南丹·荔波世界白褲瑤“大瑤鄉”旅遊景區聯合開發協議》等文件,著力打造南丹-荔波世界白褲瑤文化“旅遊廊道”,推動南丹景區與荔波小七孔互為犄角、有效銜接、錯位發展。

  借旅遊讓更多人愛上非遺

  近年來,廣西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不斷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産挖掘力度,助推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借旅遊讓更多人愛上非遺。

  白褲瑤年街之陀螺競技 攝影 韋浩

  “十三五”期間,廣西先後出臺了《廣西壯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産條例》《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生態保護區管理辦法》等政策法規,為廣西少數民族特色文化資源的保護髮展提供重要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

  南寧、河池、北海等市制定了關於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的實施意見,柳州、桂林、河池、防城港等市制定出臺了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非遺保護、傳統藝術保護、京族文化保護等方面的條例,隆林、三江、恭城等少數民族自治縣制定出臺了包括少數民族特色村寨、非遺項目等方面的保護條例。

  2016年至2020年6月,廣西公共財政預算文化投入349.45億元,主要用於支持廣西重大特色文化項目建設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文物保護、傳統村落建設等民族文化資源的挖掘和保護。

  對非物質文化遺産,廣西堅持保護與利用並重,在推動非遺活態保護的前提下,鼓勵地方開發旅遊業的同時,注入非遺元素,用旅遊發展來展現和提升非遺魅力,同時也賦予旅遊業更強的生命力。2020年,“中越邊境非遺之旅”成為文旅部向境外遊客首推十二條中國非遺旅遊線路之一。(文 黃月芬 龐祺)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