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70歲柳江鐵橋做“體檢”
2021-02-02 10:26:40來源:南國早報編輯:唐穎倩責編:趙瀅溪

70歲柳江鐵橋做“體檢”

  已經70歲的柳江鐵橋。

70歲柳江鐵橋做“體檢”

  有些重要的橋梁部位,工人要爬上鋼梁仔細檢查。

  南國早報記者 巴方攝1月29日上午8時30分,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有限公司柳州工務段柳州路橋檢查工區工長鄧強,帶領10名職工開始給柳江鐵橋做“體檢”。南國早報柳州訊 (記者巴方 通訊員覃文願)柳江鐵橋作為柳江上第一座橋梁,如今已有70歲了。它是湘桂線上最長的鐵路橋,過去更是柳州最重要的“生命線”。直到今天,這座默默佇立的大橋,鋼筋鐵骨依舊,南來北往的列車轟隆隆地駛過,猶如它的脈搏,強勁有力。這座爺爺級橋梁歷久彌新,離不開一代代鐵路工人的精心養護。

  鐵橋和其他大橋不同,橋面人行道由一塊塊水泥步行板拼接而成,接縫處可清楚地看見下面碧綠的江面。走到中間,鄧強和幾名工人便停下來,手中的長柄小鐵錘靈巧地向一根根枕木、一顆顆螺釘敲去。敲擊錘就是“聽診器”,他們通過敲擊,檢查枕木是否正常,螺絲扣件是否鬆動。

  “叮叮叮”“篤篤篤”,清脆的敲擊聲在外人聽來都差不多,但是他們卻能分辨出其中細微的差別。

  “第十孔34號枕木有問題,已經腐朽了。”鄧強一邊説著,一邊拿白粉筆在34號枕木的外側上面寫了一個醒目的“A”字。一名女工用紅油漆畫A字在枕木外側立面,遠遠地就可一目了然。記錄員覃雪麗拿著本子立刻跟進,進行對位記錄。

  柳江鐵橋上共有1000多根枕木,每一根不僅有編號,也有檔案。事實上,橋上所有的大小設施,都“擁有自己的姓名”,管理的細緻可見一斑。

  “我們今天檢查第十孔,已經檢查完了,一共發現13根橋枕有問題,並做好了記錄。主要問題是橋枕腐朽,我們分為ABC三級,原來有10根B、C級的,現在升為A級,有3根是新增的。下一步,我們會根據檢查出來的橋枕編號,量出它的尺寸、高度,回去製作好,等到有填充點的時候進行更換。”鄧強表示。

  鐵橋共有12孔,每孔之間都有一個專供他們作業的鋼梁吊籃。進入吊籃的過程要非常小心,一不留神就會摔下幾十米,掉到江裏去。吊籃一寸寸前行,他們的目光,則一釐米一釐米掃過眼前的鋼梁。每滑動10米,他們就停下來對橋梁構件及步行板進行檢查,為鋼梁橋進行全面“會診”。

  據了解,春運期間,每天有56趟列車通過柳江鐵橋。鄧強和他的工友們,用手中的小錘,用他們的目光,仔細盯住鐵橋身上每一處筋骨和血肉,當好鐵橋的“保健醫生”,讓這座古稀之年的“爺爺橋”,依然保持著活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