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廣西牛市交易火爆 牛“生意經”層出不窮
2021-02-26 15:52:01來源:中新網編輯:唐穎倩責編:趙瀅溪

  作者 林馨

  牛年春耕在即,廣西柳州市柳城縣洛崖鄉牛市迎來“開門紅”。牛市火爆,催生出牛旅館、賣牛入場券等牛“生意經”。

  25日,正是柳城牛市日開市日。天還沒有亮,牛販子已經帶著生牛入場。“哞…哞…”記者來到牛市時,遠遠就能聽到此起彼伏地牛叫聲,空氣中混雜著討價還價聲音。

  柳城洛崖鄉牛市三日一圩,每到圩日格外熱鬧。耕牛和肉牛匯集於此,吸引湖北、江西和雲南等省區的牛販前來交易。市場內生牛一字排開,買家們三五成群地圍聚在一起,打著手電筒細細打量和牛。遇上體態良好的牛,買家們更是爭先搶購。

  65歲的劉師傅,從1986年開始從事販賣牛市生意。在他看來,販牛也像一場“賭博”。平時,劉師傅奔走于各鄉村收牛,花錢買下中意的牛後拿到牛市轉手,有時候一頭牛可以掙上千元(人民幣,下同),有時候虧本賣出。

  在牛市講究兩門學問:選牛和砍價。當天,劉師傅帶來的三頭摩拉水牛,成為“搶手貨”。劉師傅介紹:“選牛要看牛尾巴和腳,腳粗牛就好。雜交水牛長得壯實,受市場歡迎。”

  經過和買家幾番討價還價,劉師傅的水牛最終以一萬多元一頭成交。達成協定後,牛販子拿出噴漆,在牛身上噴出特殊的印記標記。

  因牛市火爆,牛“生意經”層出不窮。柳城村民余仁平承包下一塊空地,經營牛市數十年。每只牛進場交易需要先給其繳納“進場費”,一頭牛20元,隨後買賣自由,其不再過問。當天牛市交易火爆,大約成交200多頭牛,余仁平能進賬上千元。

  此外,附近還衍生出“牛旅館”生意。牛販買下牛後,有時不能馬上將生牛運輸走,附近的村民便在牛市附近搭房子,給牛做旅館。“牛旅館經營二十多年,以前一頭牛包吃包住一天5元錢,現在漲價到15元。”牛旅館負責人劉女士表示。等到牛販子找到下家或者運輸車後,才將牛從旅館接走,集中運輸往下一目的地。

  作為農業大國,中國有著千年農耕歷史,牛也曾是中國勞動人民重要的勞作工具。但隨著科技的進步,農耕機械化推廣,耕牛已經漸漸被機器取代。

  余仁平介紹,十年前柳城有三個牛市,如今只剩下這一個。“那時牛市比現在更熱鬧,市場經常擺不下牛,牛都堆到街上。”如今,耕牛使用率降低,買牛的村民也越來越少。科技改變生活的同時,農耕文化漸行漸遠,或將成為記憶。(完)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