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心理健康比學富五車更重要” 代表委員呼籲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2021-03-10 19:52:43來源:南國早報編輯:唐穎倩責編:趙瀅溪

  南寧十四中莫丹老師在給學生上心理課(資料圖片)。 受訪者供圖

  互動

  南國早報特派記者 郭燕群 蔣曉梅

  當前,我國正處於經濟社會快速轉型期,人們的生活節奏明顯加快,競爭壓力大,發生在青少年中的焦慮、抑鬱、厭學等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凸顯,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崇左市高級中學副校長黃花春提出《關於加快構建全國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務體系的建議》,呼籲關注、健全青少年心理健康建設。來自教育、醫療等領域的代表委員把脈問診,開起了藥方。

  調查: 南寧八成以上學校開設心理課

  全國人大代表、南寧市天桃實驗學校黨委書記覃鴻介紹,該校一直比較注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建設。比如,學校由一名副校長牽頭,組織幾個校區的心理教師,一起編寫了1~6年級通用的心理知識繪本教程。從性教育啟蒙,到考試前的心理輔導知識,都以繪本的形式呈現,供學校內部教學使用。學校還開設了心理服務微信號,每月開展一次面對家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宣傳。

  “近年來,國家越來越重視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南寧市教科所心理教研員楊斌勇告訴記者,南寧這些年在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上做了大量工作,市級的心理學科技能大賽每兩年一屆,如今已舉辦到第十二屆。最初,心理學科多數是兼職心理老師參賽,如今參賽的基本都是專職心理老師。

  據了解,目前南寧市的專職心理老師已達到數百人。過去,中小學很少開設心理課,如今南寧八成以上的中小學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基本能保證每班兩周上一次課。但是,相比南寧等城市的學校,在廣西一些鄉鎮地區學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這一塊目前仍是空白。

  制約: 專職心理教師數量遠遠不足

  學校專職心理老師遠遠不足、心理老師分佈不均等因素,也制約著學校的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建設。

  “缺心理老師,年輕的心理老師尤其缺。”覃鴻介紹,南寧市天桃實驗學校教育集團共有5個校區,總共只有6名專職心理教師。雖然每個校區都設置有心理諮詢室,有沙盤、發泄室、催眠椅等專業設備,但心理老師的數量並不能滿足需求。目前,學校上心理課是通過團輔課的形式,以年級為單位上課,每週上兩節。

  楊斌勇也坦言,南寧市共有3000多所中小學,專職的心理老師還是遠遠不夠,“不是學校不想招,而是想招招不到”。目前,廣西只有少數幾所高校培養心理老師,每年畢業生數量有限,學生畢業後也不一定選擇教育行業。此外,相對於考試科目老師,心理老師工作也很辛苦,心理壓力大,但薪酬卻偏低,造成這些年來心理老師流失不少。

  心理教師分佈不均衡也同樣值得關注。專職心理教師基本都集中在城市或縣城,有些鄉鎮甚至一名心理教師都沒有。來自平南縣平南街道第三中學的潘萍代表就表示,因為缺乏專業的心理教師,學校沒有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

  此外,目前教育部對心理學科沒有規定統一的教材,廣西中小學地方課程教材相關目錄中雖然有心理方面的教材,但也是由各校根據需要自己選訂。在一些學校,有的心理諮詢室專業設備不足,有的學校雖然開設有諮詢室,但因為課時任務重,沒能堅持開展。

  建議: 青少年心理健康需要家校協同

  黃花春代表認為,青少年心理問題日益凸顯,主要有幾個原因。其中之一,是家長對青少年心理髮展規律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缺乏足夠認識,片面追求文化成績,缺乏對子女在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素質方面的培養,忽視了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此外,學校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視不夠。不少學校、教師在升學率的壓力下,相對忽視對學生健全人格的塑造。電腦、手機、遊戲機等電子産品的影響,也使得部分青少年沉迷于虛擬世界,缺乏實際的生活體驗,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思想思維的健康成長,日積月累進而引發心理健康問題。

  “未來的建設者,心理健康比學富五車更重要,如果家長愛孩子,請先關注前者,然後再讓兩者並駕齊驅。”潘萍代表認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僅靠學校和心理老師,家庭教育也很關鍵。她認為,家校協同非常重要。一方面,班主任要利用班級家長群,常態化開展心理健康知識宣傳學習,讓家長具備應有的心理健康知識,另一方面,家長也要主動與老師溝通學生的心理問題。

  全國人大代表、柳州高級中學黨委書記韋振益認為,不管是學校還是家長,都應該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堅信學生是可塑的不斷發展的具有獨立個性的個體。我們應該給學生提供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各種平臺和資源,讓學生實踐體驗感悟,培養學生崇高的精神追求,堅韌的意志品質,對事物的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當然,學生成績是重要的,但一個人的努力、自覺、進步同樣重要,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同樣重要。

  借鑒: 建設“醫教結合”心理康復體系

  在調研中,黃花春代表發現,部分學生心理問題的嚴重性超過了學校心理輔導的範疇時,需要休學,借助醫療資源解決。

  楊斌勇也介紹,有學校心理老師對複學的學生進行了調查,發現這部分學生休學後,通常由家長帶到醫院心理門診進行治療。但醫院的資源有限,醫生無法長時間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只能通過測試評估給學生開藥治療,學生的就醫體驗並不好。並且,很多學生休學後,父母需要工作,只能留孩子自己宅在家裏,康復的效果並不理想。

  覃鴻代表介紹説,天桃實驗學校曾與自治區人民醫院合作,針對某個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開展課題研究,有針對性地干預,收效不錯。她建議構建醫校協作機制,由醫院定期給學校老師培訓,共同開展心理課題研究,共同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黃花春代表表示,我國目前專門針對青少年群體的專科醫院或科室數量不足,專門針對兒童青少年開展心理健康服務的機構也還很少。目前,浙江省已率先成立“浙江省學生心理診療與研究中心”,整合醫療機構與學校的力量,對學生進行綜合多重干預。她建議建立青少年心理健康診療基地,構建“醫教結合”模式下的心理康復體系。

  楊斌勇也提到,浙江開展的醫校結合建設,學生在治療過程中,學習也不會完全落下,並且除了對學生進行心理治療,還會加強這部分家長的培訓,該做法值得廣西借鑒。

  黃花春還建議,將心理健康教育課納入中小學基礎課程,設置國家統一標準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課程標準、教學指導意見。建立省、市、縣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組織管理機構,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進行專門指導和管理。繼續完善中小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室)建設,將心理諮詢室建設納入辦學指標。地方政府、教育部門和學校要切實重視,同整個社會形成健康的合力,關愛青少年健康成長。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