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廣西5年成功預報避險地災40多起
2021-03-10 19:52:24來源:廣西日報編輯:唐穎倩責編:趙瀅溪

  原標題:全區5年成功預報避險地災40多起

  本報南寧訊 (記者/唐廣生 通訊員/黃尚寧)3月4日上午,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四把鎮龍馬村小學發生一起突發性岩石崩塌。在落石砸到教室之前,學校全體師生220多人僅用50秒就安全有序撤離地到空曠操場,成功上演了一場“教科書式”避險。據悉,“十三五”以來,廣西已成功預報避險地質災害40多起,避免3099人因災傷亡。

  據自治區自然資源廳地勘處處長魏毅介紹,廣西“十三五”以來主要採取了三大舉措狠抓地質災害防治,確保人民生命財産安全。

  群測群防體系扎得牢。廣西共有地質災害隱患點約1.1萬多處,每年無論是汛期期間還是汛期外,各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都按照“一點一案”全部制定了緊急預案,明確了防災責任人、聯繫人、監測員,在全區各市、縣區、鄉鎮、村屯構建形成了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

  創新推進“人防+技防”技術革新。該廳對原有地質災害綜合管理系統進行了改造升級,全面對接自然資源部監測預警信息化平臺,繼2020年初建設178處專業和普適型設備監測點後,今年正在安裝1050處,建成“一套監測預警系統+1712處專業監測點+9007個雨量觀測站點+1.1萬個監測員”的監測預警網絡,實現地質災害預警預報從“人防”到“人防+技防”的技術革新。

  宣傳培訓和應急演練抓到位。廣西印發了《地質災害防治知識宣傳普及三年工作方案》,整體部署宣傳培訓工作,提升地質災害防治能力。不定期組織地質環境監測專家深入隱患點開展巡查排查,就地組織受威脅人員開展應急演練,使廣大群眾提高避災意識、熟悉避災信號、掌握避災路線和應急避難場所,確保發生地質災害能及時啟動應急預案,及時安全快速組織群眾撤離。2020年,全區共安排3289萬元專項補助資金,支持各市縣開展培訓演練、群測群防;共組織地質災害宣傳培訓285次,參加人數約3.22萬人;組織應急演練137場,參演人數約3.17萬人。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