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蒼梧訊 (記者/梁乾勝 通訊員/莫樹照)陽春三月,暖風拂面。在蒼梧縣六堡鎮大中村,漫步在茶園健身步道,只見茶山疊翠、溪水潺潺,鳥語花香,青瓦白墻的房子整潔有序,石階、亭臺、水車等富有田園風情的元素,讓每處景觀顯得精巧別致。
距離村委辦公樓400米處是長62米的龍鱗壩,一頭連著村莊,一頭連著茶山。壩體上的每塊“龍鱗”都是一個小的蓄水池,吸引著各地遊客前來“打卡”。
“週末帶著孩子到這裡遊玩,體驗制茶、摘菜,很享受這種休閒方式。”家住蒼梧縣石橋鎮的黃小東帶著小孩,自駕來此賞美景、品美食,十分開心。
大中村位於蒼梧縣六堡鎮東面1公里,地處六堡茶生態旅遊區腹地,六堡茶種植面積4500多畝,入駐六堡茶企業5家,六堡茶專業合作社23家,年産六堡茶700噸。
去年以來,大中村緊緊圍繞以“以茶興村、以旅強村、以文厚村”的發展思路,發揮“萬畝茶園黨旗紅”黨建品牌效應,以“一茶園一村莊一基地一條河”進行規劃佈局,把六堡茶文化貫穿其中,創建以茶文化為主題的“咏茶新村”品牌,整合資金約1000萬元,引進社會資本300多萬元,把大中村建設成秩序井然、環境優美、産業興旺、宜居宜遊的美麗鄉村。
“遊客增多,村裏集住宿、農耕體驗、茶園採摘于一體的農家樂也發展起來了。”該村黨支部書記韋德冰説,去年大中村以“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帶動周邊農戶發展生態茶園,村集體經濟收入達8.83萬元,僅今年春節假期大中村就接待遊客14萬人次。
近年來,蒼梧縣以特色小鎮建設為契機,通過建設特色茶街、特色民宿、綠色觀光茶園,實施産業發展、鄉村振興等項目,加快産城融合發展、加快推進鄉村振興。同時,依託各村特色,因地制宜,努力打造“一村一景”鄉村振興示範點,形成了以大中村—塘平村—四柳村—山坪村為代表的“百里茶廊”黨建促鄉村振興示範帶。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