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廣西高速公路建設助推經濟發展取得成效
2021-04-30 10:19:41來源:廣西日報編輯:楊永娟責編:趙瀅溪

  原標題:打通經濟大動脈 帶動産業大發展——廣西高速公路建設助推經濟發展取得成效

  本報記者 吳麗萍  通訊員 覃 升 黃春秋

  4月24—28日,“沿著高速看中國——紅色之旅看交通”採訪團沿著包茂高速、蘭海高速,奔赴廣西桂林、龍勝、南寧、崇左、龍州、憑祥等市縣採訪調研,走訪了龍勝白麵苗寨、陽朔雞窩渡村、南寧鄧穎超故居、崇左卜花村、龍州起義紀念館、憑祥友誼關等地,沿著革命先輩的足跡追尋紅色印記、感受廣西多彩的民俗文化、體驗廣西美麗鄉村的魅力。採訪團還採訪了南寧國際空港綜合交通樞紐(GTC)、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憑祥綜合保稅區(友誼關口岸)等地,深入了解廣西交通運輸發展情況,見證建黨百年來,廣西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歷史性成就。

  高速公路建設突飛猛進

  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中國高速公路里程已超16萬公里,里程連續9年位居世界第一。順暢的交通網絡,見證著中國的發展速度。

  在中央和自治區的正確領導下,廣西全速推進高速公路項目建設,一條條蜿蜒在八桂大地上的高速公路,構築起公路網骨架,為廣西經濟持續快速發展、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十三五”是廣西高速公路實現高品質發展的5年。其間,全區高速公路完成建設投資3148.5億元,是“十二五”期間的2.2倍;高速公路總里程達6803公里,比“十二五”增加2515公里,增長58.6%;縣縣通高速比例達96%,出省出海出邊高速公路通道28條,高速公路直通4個邊境口岸,基本形成“通江達海、出省出邊、銜接重要樞紐節點”的高速公路通道骨架。

  去年,我區更是以奮進收官之勢,完成高速公路建設投資965億元,建設高速公路項目54個4765公里。其中新開工22個項目1726公里,實現7條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全年新增通車里程777公里。這些數據創造了廣西高速公路建設史上多個之最:全年完成投資最多、通車里程最長、建設及新開工項目數最多。

  “這次到廣西,我感受到了廣西高速公路的發展速度。廣西的高速公路銜接機場、港口、口岸,連通城市、旅遊景區和鄉村,交通非常便捷,很值得報道。”新華網記者聶晨靜説。

  “今年,全區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預計超過7300公里,至‘十四五’末,我區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將突破1.2萬公里。”自治區交通運輸廳副廳長陸曉明説。

  沿線旅遊産業借路高飛

  從東到西、從南到北,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打通了廣西經濟發展大動脈,區域聯動發展成效凸顯。

  包茂高速公路廣西段把“旅遊名城”桂林市、“三省通衢”賀州市和“千年古城”梧州市連接起來,將沿線多個市縣的自然歷史文化遺産串珠成鏈,打造成一條名副其實的旅遊黃金通道,帶動3市旅遊業快速發展。

  “隨著包茂、滬渝、連霍等22條高速公路的全線通車,陽朔旅遊駛入了‘快車道’,全國各地遊客沿著高速紛至遝來,到遇龍河度假區的自駕車遊客佔50%以上,遊客數量和門票收入連年遞增。”陽朔縣遇龍河景區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賴玉芬説。

  桂林至三江高速公路途經桂林臨桂區、龍勝各族自治縣、三江侗族自治縣,高速公路的通車,為一直未通高速的龍勝帶來了黃金髮展機遇。

  龍勝借助桂三高速公路的通車,大力推進文化旅遊業發展,該縣的黃洛瑤寨、張家苗寨等18個民俗旅遊村寨每年吸引中外遊客45萬人次,旅遊收入達8000多萬元。

  “桂三高速公路通車後,龍勝到桂林只需1個小時,融入大桂林1小時經濟圈。”龍勝各族自治縣副縣長蔣文明介紹説,依託高速公路帶來的便利條件,龍勝將把全縣作為一個大景區來打造。目前,龍勝正在建設一條全長300多公里的生態旅遊扶貧大環線,計劃將全縣的主要景區、景點和民族村寨串點成線、串線成片,推動旅遊業全面提升。

  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道路通,百業興。高速公路的開通,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注入澎湃動力,為沿線群眾打開了一扇扇更加富足、更加幸福的大門。隨著路網建設的完善,一批批旅遊名村如雨後春筍般涌現,新時代的廣西鄉村煥發出新的光彩。

  陽朔縣雞窩渡村距縣城6公里,距桂林至梧州高速路口僅5分鐘車程,村前有著名的駱駝過江、猩猩山等經典山水風光。在高速公路的帶動下,該村加快發展鄉村旅遊,如今,“雞窩”已變成“鳳凰窩”。

  2019年,雞窩渡村成為陽朔首個開展環境綜合整治和風貌提升的村屯,僅4個多月,村容村貌便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莊改造後,吸引眾多投資者前來開發特色度假民宿酒店、農家樂項目,投資總額高達數千萬元,培育出霽雲上院等20家精品民宿酒店。去年,雞窩渡村被評為陽朔縣“十大最美鄉村”,成為知名網紅旅遊村。村民依託經營竹排漂流、民宿、農家樂、特色小吃、租車等,生活越過越紅火。

  崇左市江州區新和鎮卜花村曾是個貧困村,依託南友高速公路便利的交通條件,當地的優勢産業發展迅速,旅遊業發展更是日新月異。

  “卜花村種植甘蔗1.5萬餘畝,産值近4000萬元,鄉村旅遊興起後,土地流轉租金和務工收入成為當地群眾主要經濟來源,去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3萬元。”卜花村第一書記陸志敏介紹。

  據了解,卜花村依託當地秀麗的山水風光,全力打造水、陸、空立體體驗的旅遊産品,開發大型漂流、低空觀光、高空跳傘等新業態,吸引眾多遊客前往。去年,該村入選第二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列入首批全國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培訓基地名單。

  “這幾天我感受較深的是,廣西在大力建設高速公路的同時,積極發展‘交通+旅遊’‘交通+産業’等業態,有力帶動沿線地區經濟發展,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我將對自己的所見所聞開展深度報道。”中國交通報記者潘思航説。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