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廣西灌陽:融合“紅古綠” 鋪就富民路
2021-05-14 10:20:33來源:廣西日報編輯:楊永娟責編:趙瀅溪

廣西灌陽:融合“紅古綠” 鋪就富民路

左圖:大仁村萬畝梨園。 右上圖:湘江戰役新圩阻擊戰主戰場遺址—楓樹腳。 右下圖:蓮溪廬度假村。

廣西灌陽:融合“紅古綠” 鋪就富民路

千家洞溶洞景觀。

  本報記者 吳麗萍 通訊員 李志雄 楊侃霖

  編者按

  位於廣西東北部的灌陽縣,歷史悠久,是瑤族文化發祥地千家洞所在地,也是紅軍長征突破湘江戰鬥過的地方。該縣有“八山一耕地,半水半村莊”之稱,森林覆蓋率高達76.71%,位居廣西前列,是有名的雪梨之鄉、黑李之鄉、大紅薯之鄉,還是廣西超級稻高産第一縣、全國油茶産業發展重點縣。

  資源豐富的灌陽縣,第二三産業並不發達,曾是自治區級扶貧開發重點縣之一。2018年,灌陽縣抓住桂林國際旅遊勝地建設和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機會,舉全縣之力推進旅遊産業發展,通過實施“紅古綠”融合發展戰略,開發紅色資源,做活古跡文章,發展生態旅遊,走出了一條後發展地區的全域旅遊趕超跨越之路,推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2019年,灌陽縣全縣脫貧摘帽。

  去年11月,灌陽縣被自治區授予“廣西全域旅遊示範區”稱號,成為大桂林旅遊圈的一顆新星。今年以來,在疫情常態化防控形勢下,該縣採取一系列有力舉措,促進文旅市場復蘇發展。一季度該縣接待旅遊總人數85.96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消費7.7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25.19%、201.52%,旅遊發展新動能效應明顯,後勁十足。

  1 做強紅色旅遊

  “請同學們排好隊,有序進場參觀。”5月2日,來自湖南的一群中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列隊進入灌陽縣紅色旅遊目的地——湘江戰役新圩阻擊戰酒海井紅軍紀念園參觀學習。據統計,“五一”假期,該紀念園共接待遊客5.3萬人次,成為灌陽縣旅遊人氣最旺的景點。

  1931年至1934年,中國工農紅軍先後3次經過灌陽,足跡遍及該縣的5個鄉鎮共400多個村屯,留下了大量珍貴的革命遺跡遺址。

  在“創全”工作中,灌陽縣堅持把紅色文化作為旅遊發展重點,推進“湘江戰役·灌陽新圩阻擊戰舊址”系列項目建設,進一步挖掘紅色資源,完善紅色旅遊基礎設施,提升景區旅遊接待綜合能力。2019年,湘江戰役新圩阻擊戰酒海井紅軍紀念園成功創建成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與此同時,該縣針對分佈在各處的紅色景點,科學設計旅遊線路,確立了紅色旅遊的“三主”模式:即以紅軍長征線路為主線,以湘江戰役·新圩阻擊戰為主題,以新圩阻擊戰楓樹腳紅色文化項目、楊柳井紅色旅遊新村、酒海井紅軍紀念園為主推,形成灌陽紅色旅遊“串珠成鏈”的發展新格局。

  紅色旅遊的興起,有力帶動了當地交通運輸、住宿餐飲、商品銷售等第三産業的蓬勃發展。

  據統計,去年灌陽縣旅遊接待總人數322.59萬人次,旅遊綜合總收入30.11億元,其中紅色旅遊接待人數258萬人次,旅遊綜合總收入12.04億元,紅色旅遊接待人數佔總接待人數的80%。紅色旅遊已成為灌陽旅遊的拳頭産品,影響力不斷擴大。

  2 激活人文古跡

  從灌陽縣城往西北方向行進7.5公里,便來到了世界瑤族文化發祥地——千家洞。唐朝時期,這裡便居住著12姓瑤民,他們在遠離塵世的地方繁衍生息,僅靠一個山洞與外界相通,後來發展到一千多戶人家,“千家洞”名字由此而來。

  千家洞不僅有著異彩紛呈的瑤族歷史人文,還擁有得天獨厚的喀斯特溶洞奇觀,盤王古洞和盤王密洞是承載千家洞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兩大秘境,被遊客稱為“亞洲第一水洞”。長期以來,“一流的資源、二流的開發”困擾著千家洞景區的發展。

  2018年以來,灌陽縣引入企業,投入資金2.3億元,全力創建千家洞文旅度假區。經過努力,景區旅遊基礎設施、景觀、住宿和餐飲等配套設施全面升級,建設了五星級標準的度假酒店、國學養生堂和文化館等高端設施。去年10月,千家洞成功獲評國家4A級旅遊景區。

  “在這裡不僅可以參觀絕佳的溶洞景觀,還可以遊覽體驗盤王古寨、瑤山獵場、盤王飛索、盤王漂流、盤王山浴和洞浴等項目,驚險刺激又新奇。”5月3日,慕名到景區遊玩的廣東遊客黃先生嘖嘖稱讚。

  據了解,今年“五一”期間,該景區接待遊客3.01萬人次,同比增長216.32%,門票收入56.69萬元,同比增長40%。

  “千家洞景區是灌陽堅持‘古綠’結合,推動傳統景區提檔升級的典範。”灌陽縣文化廣電體育和旅遊局相關人士介紹,幾年來,灌陽成功打造了2個國家4A級景區、6個國家3A級景區、1個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4個五星級鄉村旅遊區。

  3 共享非遺魅力

  3月20日,2021年灌陽“二月八”農具節盛大開幕,吸引成百上千的商家設店擺攤,當地百姓和外地遊客前來買農具、嘗美食……活動現場人潮涌動,十分壯觀。

  灌陽縣“二月八”農具節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曆史,是為迎接春耕而舉辦的傳統節日。以前的農具節僅是農産品交易會,進入全域旅遊發展時期,灌陽縣因勢利導,把農具節作為民俗節慶來打造,成為展示當地瑤族文化、農具文化、茶食文化等特色資源的載體。

  幾年來,農具節規模不斷擴大,已發展成當地最隆重的節日之一。今年“二月八”活動期間,灌陽縣共接待旅客18.35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消費1.19億元。

  桂劇是灌陽縣的另一張文化名片。在文化部公佈的2014—2016年度“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名單中,灌陽縣榮獲“中國桂劇之鄉”殊榮。經過多年的傳承發展,桂劇已成為灌陽人民茶余飯後、休閒娛樂哼唱的曲調。

  與此同時,該縣還將桂劇納入旅遊演藝進行開發。在當地舉辦的春晚、二月八農具節、“六月六雪梨黑李節”、國慶節等大型文藝演出中,桂劇是必不可少的節目。灌陽縣文市鎮月嶺村、新街江口村等傳統村落均設有專門的桂戲演出老戲臺,有專業演出團隊。

  “我們將進一步加強桂劇的傳承和發展,創作一批與時代生活相適應的好作品,將桂劇表演作為旅遊景區常態化演出,持續打響‘梨園賞桂劇、瑤鄉紅灌陽’品牌。”灌陽縣文化廣電體育和旅遊局相關負責人説。

  “特色體育+旅遊”是近年來灌陽縣探索全域旅遊發展的一大亮點。該縣致力打造“紅色灌陽·戶外勝地”特色旅遊品牌,全國山地戶外運動錦標賽、廣西青少年(籃球、網球)錦標賽等節事活動推陳出新,好戲連臺,灌陽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進一步擴大。

  4 培育特色飲食

  “以前只知道恭城的油茶好喝,今天喝了灌陽的油茶,覺得別有一番風味,喝了還想喝……”“五一”期間,灌陽的油茶店成為網紅打卡地,眾多外地遊客喝著熱氣騰騰的油茶,開心不已。

  在灌陽,製作油茶有著久遠的歷史,從縣內出土的青銅器“鳧首”可以考究,灌陽很早就有“茶鍋”。瑤族先民勞動之餘,或親朋好友歡聚在一起,用當地的茶樹葉熱炒,再配以其它佐料,加山泉水煮開來喝。經過代代相傳,如今灌陽的制茶工藝已相當純熟,油茶不僅是當地居民的主食,也是遊客到灌陽必吃的小吃之一。

  近年來,灌陽縣對灌陽油茶製作技藝加強了研究和保護。通過對相關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和積極申報,《灌陽瑤族油茶技藝》被列入第一批桂林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第五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隨著全域旅遊的興起,當地政府高度重視油茶和十大碗等飲食産業發展,創新思路,加強扶持,出臺《灌陽地方飲食文化之灌陽油茶灌陽十大碗扶持暫行辦法》,對在全區各設區市開辦灌陽油茶的餐飲企業、連鎖餐飲企業或個體經營戶最高給予10萬元獎勵。目前,灌陽在南寧、桂林、柳州等市新培育了27家灌陽油茶旗艦店,分佈在縣外的灌陽油茶店已有200多家,下一步,該縣還將培育10—20家灌陽油茶、灌陽十大碗的餐飲旗艦店。

  “除了灌陽油茶、灌陽十大碗外,灌陽紅薯粉、灌陽雪梨等美食也是我縣的特色飲食品牌。”灌陽縣文化廣電體育和旅遊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加大力度推廣發展灌陽特色飲食,藉此提升灌陽的知名度、美譽度,進一步拉動消費。

  5 推動文旅興村

  “蓮溪廬度假村風景獨好,感覺像到了世外桃源,所以我們特意來這裡取景拍婚紗照。”5月2號,一對從廣東過來休閒度假的新婚夫婦説。據統計,“五一”期間,該度假村接待遊客人數2.01萬人次,同比增長100%。

  蓮溪廬度假村位於灌陽縣文市鎮,當地是石灰岩分佈地區,有許多地下暗河和泉眼,溪流眾多。在“創全”期間,度假村便以溪流、水域為特色,整體佈局規劃,重點建設了流水別墅、月光花園、窯洞酒店、木屋客房、蓮溪餐廳等特色建築,建成了集現代特色農業、觀光采摘、休閒度假、水上游樂、生態養生於一體的“世外桃源”。

  度假村的發展帶動了周邊一大批村民脫貧致富。村民普遍將農産品放在度假村進行售賣,産品銷量不斷擴大。“我們的特色農産品價格實惠、口感好、品質優,不少遊客對紅薯粉、雪梨、李子讚不絕口。遊客多了,我們收入也高起來了。”當地村民紛紛表示。

  灌陽農業資源豐富,近年來大力發展雪梨、黑李、西瓜、蔬菜等經濟作物,目前已形成“一村一品”的特色産業示範區。在全域旅遊發展過程中,灌陽縣依託特色産業示範區,加快鄉村旅遊發展,帶動不少群眾脫貧致富,取得了積極的成效。

  當前,灌陽縣正加大農文旅融合力度,大力整合特色農業、綠色生態、民俗風情、古村古跡等資源,打造令人嚮往的“鄉村生活”,奏響“文旅興村”的進行曲!

  (本版圖片均由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提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