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    輿情智庫
廣西南丹借力非遺發展經濟
2021-07-06 10:16:58來源:廣西日報編輯:楊永娟責編:趙瀅溪

  本報南丹訊 南丹縣把抓好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傳承工作作為弘揚民族傳統文化、提升文化內涵、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一項重要抓手,採取有效措施,助推非遺保護傳承工作正常化、常態化開展,讓非遺保護成果為人民共享。

  開展縣域非遺資源調查研究,初步建立南丹縣非遺聲像圖文數據庫。對市級以上的23個非遺代表性項目,實行“一個項目一個檔案”專屬管理,蒐集整理聲像圖文資料,每年跟進更新完善。庫存縣域非物質文化遺産照片1.7萬張,音視頻資料2032GB,文字資料14萬字;編撰有《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産普查資料彙編(南丹卷)》。累計蒐集整理、參與製作非遺專著刊物9部、非遺影像79部。

  構建國家、自治區、市、縣四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保護機制,依照活態原則實行保護傳承。增建文化平臺,加強項目保護,累計投入383萬元,建起“生態博物館”“生態保護村”“傳承展示館”“保護傳承基地”系列文化平臺、各類傳習場館18處,並充分發揮其輻射帶動作用,打造“非遺+扶貧”“非遺+旅遊”“非遺+産業”發展模式,有力促進了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堅持開展民俗節慶文化活動。舉辦白褲瑤年街節、壯族螞拐節和壯族敬牛節等民俗節慶文化活動,充分展示白褲瑤、壯族、苗族等特色民族文化,搭建起文化與旅遊、文化與經濟相互連結的平臺,出現非遺與節慶經濟蓬勃發展的繁盛景象,提升了群眾的民族自信心與文化自豪感。

  持續打造非遺進校園“名片”。裏湖瑤族鄉王尚小學、吾隘鎮中心小學、南丹縣第四小學等學校,每週都開設民俗傳統文化和技藝傳承班,邀請非遺傳承人講授民族傳統文化,開展敲銅鼓、打皮鼓、打陀螺、跳銅鼓舞、吹牛角、板鞋舞等學習活動,並編寫校園專用鄉土教材3冊。

  踴躍參加對外展示交流活動。加強文化遺産精品創作,擴大對外展演展示和交流活動。近年來,該縣組織壯、瑤、苗等風情展演隊,參加縣內外壯族“三月三”等活動;蒐集整理的傳統非遺節目,多次參加河池銅鼓山歌藝術節展演,屢屢斬獲獎項。(韋 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