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南寧:生活垃圾分類準確率從20%提至80%
2021-07-09 10:15:57來源:南寧晚報編輯:楊永娟責編:趙瀅溪

  原標題:南寧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紮實推進,成效顯著 生活垃圾分類準確率從20%提至80%

南寧:生活垃圾分類準確率從20%提至80%

目前,南寧市不斷完善垃圾暫存、分揀等設施    (南寧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供圖)

  ■本報記者彭媛媛 

  垃圾分類是一場發展理念和生活方式的深刻革命,既是民生關鍵小事,又是關乎生態文明建設的大事,而這項工作重在人人參與,貴在堅持。 

  近年來,南寧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不斷推進,農貿市場、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準確率從20%提升到80%,全市垃圾分類知曉率從30%提升到95%以上,全程分類體系基本建成,分類體系建設不斷夯實,垃圾分類清運體系逐步健全,市民積極投身志願服務,分類投放準確率逐漸提高,垃圾分類成為全民參與的“新時尚”,社會整體文明素質得到了提升。 

  全程分類體系基本建成 

  今年5月,青秀區環境衛生管理站在火車東站附近廣岳嶺路設立了1個佔地面積約1800平方米的大件垃圾收集處理中心,主要接收處理青秀區轄區的I類廢舊大件傢具,有效解決了該區域大件垃圾處置問題。 

  像這樣的場所和設施的增多正是南寧市不斷夯實分類體系建設的縮影。近年來,南寧市不斷建立和完善住宅小區、商場超市等生活垃圾産生源分類設置可回收物、廚余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投放點、接駁點、收集點,使各個場所具備分類收集的條件。同時,指導各垃圾分類場所新增採購垃圾收集容器,有效補齊前端分類投放設施短板。並且通過硬體升級配齊分類收運作業工具。例如:按照各類生活垃圾特性和組分,對於其他垃圾和廚余垃圾配置了密封、密閉車輛,最大限度避免垃圾滲濾液“跑、冒、滴、漏”;針對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配置了運載量多樣化的廂式車,避免易碎物品損壞。目前,有廚余垃圾運輸車158輛、有害垃圾運輸車19輛、可回收物運輸車36輛、其他垃圾清運車2174輛。 

  同時,全市還建設了有害垃圾暫存點10個、可回收物分揀中心6個、其他垃圾轉運站55座,實現垃圾分類貯存、運輸、計量、中轉等。目前,南寧市基本建成了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全流程體系。 

  年內開建垃圾就地處理站 

  南寧市對有害垃圾實行分區域、分時段收運,單位和企業收運時間為每月第一個星期一,住宅小區為每月第一個星期日;對可回收物實行預約收集;對廚余垃圾採用桶裝直運、垃圾不落地的公交化運輸模式,從産生源直達終端處理廠,開闢了廚余垃圾收運專線55條…… 

  以青秀區環境衛生管理站為例,該站在部分垃圾分類投放較為精準的小區實行了分類清運。如公務員小區進行分類收運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每日收運其他垃圾1噸,清運廚余垃圾1車約600公斤。 

  廚余垃圾處理一直是垃圾分類工作中重點解決的難點之一。目前,南寧市按照“集中+就地就近處理”的原則佈局終端處理設施,廚余垃圾處理設施日處理能力1120噸。在對接和落實中端廚余收運車輛、路線、時間安排及過程中的問題解決方面,完善了廚余垃圾收運工作考評管理機制等。值得期待的是,年內將開工建設日處理量150噸的廚余垃圾就地處理設施中型處理站,有效解決居民分類廚余垃圾、農産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等的腐爛或廢棄水果蔬菜等。 

  此外,在環境循環利用成效方面,生活垃圾得到了有效處理,垃圾回收利用率保持在35%以上,資源化利用率不斷提高,生活垃圾分類發電效能不斷提高,垃圾分類處理的經濟效益將逐年顯現。 

  建立完善考評督導隊伍 

  在青秀區環境衛生管理站清潔家園辦有這麼一段工作記錄:“2019年12月4日,模擬考評的清掃公共街道共有10條,涉及南國街27-1號小巷、古城路、葛家園巷……共有垃圾收集容器270處。本次對其中36處收集容器垃圾分類情況進行了實地考評,佔比為13.3%……” 

  青秀區環境衛生管理站清潔家園辦副主任韋宛彤介紹,各清掃隊安排巡檢專員每天不定期檢查轄區內公共清掃區域垃圾收集容器分類標識及分類投放準確率。清潔家園辦牽頭成立的各部門考評小組加強對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和工作考核,並向各部門公佈考核結果,對不按要求分類的予以糾正。考評主要從幾個維度進行: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容器配置是否合理;分類標識粘貼是否規範;是否進行垃圾分類監督;是否建立基礎臺賬;垃圾分類轉運車輛情況。“通過這樣的監督考評,可以較為全面掌握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準確率及垃圾分類容器及標識是否規範,有效全面推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