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廣西新聞7月14日電(吳小舒)乾淨整潔的村落、平坦寬闊的道路、公路兩旁整齊的竹籬笆……一派恬淡舒適鄉村畫卷。然而,幾年前,這裡垃圾遍地,污水橫流,到處臟亂差。位於桂黔交界的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桿洞鄉烏英苗寨,如何在短短幾年內,實現了“華麗”轉身?
70歲梁安合老人介紹,以前的烏英苗寨,貧窮落後,基礎設施不完善,污水直排小河。村民衛生意識不強,隨處丟垃圾。一到雨天,寨上的大道小巷到處是水泥坑,無處落腳。臟亂差,曾經是外來客人對烏英的最深印象。
“以前,村寨上的垃圾、水溝裏的廢棄品也只等大水來沖走,無人來清理。”梁安合回憶説,以前他家樓下的水溝經常丟滿不用的傢具、壞了的小籠子以及破舊的衣服,日積月累也會有腐蝕的味道,下雨天,發大水才能將其沖走。
近年來,在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政策惠及下,烏英苗寨建設了排污工程、修繕危房、拆除牛欄豬圈、修建廁所、建設蘆笙坪、巷道硬化等一系列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為烏英“美麗鄉村”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
“每日清晨,烏英苗寨教學點的小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人手一把自製的木夾子,一個垃圾桶,開始巡村檢查,嘴裏振振有詞地喊著‘我們的烏英,每天都要乾乾淨淨’。”黨鳩村黨支部書記梁成張説,在小學生的影響下,大家逐漸養成了講衛生、愛護環境、路上見有垃圾就撿到垃圾桶的好習慣。
村民有了愛護環境的意識,很多工作都能有序開展。梁成張介紹,在村民形成愛護環境意識的基礎上,村上也組織很多場小會,引導和鼓勵村民對房前屋後進行科學規劃,並對廁所、牛圈等臟亂差源頭進行治理,有效提升寨子的人居環境。每逢假期,在外面工作的人回來後都説:“寨子的變化大,乾淨整潔,越變越漂亮了。”(完)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