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廣西新建擴建約44個體育公園
2021-08-16 10:25:26來源:南寧晚報編輯:楊永娟責編:趙瀅溪

  原標題:推進全民健身,建成社區“15分鐘健身圈” 廣西新建擴建約44個體育公園

  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發展群眾體育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到2025年,建成城鎮社區“15分鐘健身圈”。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2.6平方米以上,經常參加體育鍛鍊的人數比例達40%以上。

  根據實施意見確定的總體目標,到2025年,全區要構建較為完善的市、縣、鄉、村四級全民健身設施網絡,建成城鎮社區“15分鐘健身圈”。健身環境明顯改善,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2.6平方米以上;經常參加體育鍛鍊的人數比例達40%以上,形成群眾普遍參加體育健身的良好氛圍。為實現這一目標,實施意見要求結合鄉村振興、新型城鎮化建設等工作。

  包括完善四級公共體育設施。設區市主要開展大型全民健身中心、體育場、體育館、游泳館、體育公園“五個一”工程建設。縣(市)主要開展中型全民健身活動中心、體育館、田徑場、游泳館(池)和體育公園、健身步道“六個一”工程建設;城區主要開展中型全民健身活動中心、游泳館(池)、體育公園、健身步道“四個一”工程建設。鄉鎮主要開展燈光籃球場、小型全民健身廣場“兩個一”工程建設;街道主要開展小型全民健身廣場、多功能運動場“兩個一”工程建設。行政村主要開展室外籃球場、室外乒乓球場“兩個一”工程建設;社區主要開展多功能運動場地、健身路徑“兩個一”工程建設。

  加強民族體育設施建設。新建改建一批適宜民族體育項目開展的場地,力爭2025年底前自治區級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基地達30個以上。

  嚴格落實社區配套保障。自然資源行政部門在新建居住小區土地出讓前的規劃中,要按照室內人均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0.3平方米等有關要求和標準配建社區健身設施;社區健身設施要與住宅同步規劃、同步交付,不得挪用或侵佔等。

  支持改造建設。鼓勵在公共體育場館配設運動健康促進站點,配備簡易醫療設施。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推廣公共體育場館平戰兩用改造,強化其在重大疫情防控、避險避災方面的功能。加強社區足球場地等設施建設,增加公共活動空間,建設體育公園。“十四五”期間,在全區新建或改擴建44個左右體育公園,打造全民健身新載體。(南寧晚報 記者韓沛 實習生梁佩雯)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