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送戲進校園”項目首場演出在南寧市第五中學舉行。 本報記者葉子榕 攝
“多彩非遺薪火相傳賡續優秀中華文化”——興寧區2021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宣傳活動在解放路小學舉行。 本報記者葉子榕 攝
我市搶救性復排邕劇大型傳統劇目《三進士》。
我市通過中國—東盟(南寧)戲劇周與東盟國家加強文化交流。
新創邕劇大型精品劇目《玄奘西行》劇照。
大型新編歷史粵劇《海棠亭》參加第十二屆中國戲劇節榮獲優秀劇目獎。
戲曲具有悠久的歷史、獨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眾基礎,是表現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地方戲曲劇種多樣,南寧市共有粵劇、邕劇、師公戲、採茶戲、絲弦戲、彩調劇6個劇種,160多個劇團。
南寧市戲劇院作為南寧市地方戲曲劇種唯一專業院團,始終堅持“二為”(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方向、“雙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堅持揚棄繼承、轉化創新,保護、傳承與發展並重,在建設中華民族精神家園、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中綻放異彩。
延續歷史文脈 提升南寧文化影響力
延續歷史文脈,落實強首府戰略夯實文化基礎。南寧戲曲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好、傳承好、弘揚好地方戲曲文化,對全面落實強首府戰略、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提升城市文化影響力、堅定文化自信、推動文明交流互鑒、建設文化強市具有重要意義。邕劇是南寧獨有的稀有劇種,曾被中國戲劇家協會授予全國“稀有劇種”保護獎,2008年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廣西粵劇繼承優秀戲曲傳統,吸收明清南派武功元素,形成鮮明傳統南派風格,被公認是粵劇中最為獨特的部分,2014年入選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邕劇、粵劇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成為南寧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加分項,我市在保護傳承工作中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中心工作,全面開展搶救性復排大型傳統劇目、新創改編精品劇目、開展戲曲常態化演出、實施文化惠民工程、進行傳承人研培計劃、推動戲曲文化交流相關工作,積極服務於南寧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構建面向東盟文化藝術通道,共建“一帶一路”重要門戶。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的意見》提出,要“加強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産交流,提升我國在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産領域的話語權,維護國家主權和文化安全”。戲曲講述的是中國道德故事,褒揚的是家國情懷,傳承的是中國精神。邕劇、粵劇作為南寧市文化交流品牌,多次出訪海內外,傳播南寧聲音,講述中國故事。曾經參加韓國果川市第12屆果川露天藝術節、加拿大蒙洛裏耶國際戲劇節、加拿大新加坡國際兒童文學藝術節、孟加拉國際戲劇節、土耳其奧爾杜國際青年與兒童戲劇節、印尼口述傳統文化戲劇節、越南紅河州文化旅遊節、第23屆全球華人粵劇文化節等活動,多次赴澳大利亞、法國、荷蘭、新加坡、奧地利、泰國等地演出,深受各國觀眾歡迎。
2014年起,南寧市戲劇院組織開展“文化走親東盟行”對外文化交流活動,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邕劇、粵劇等為載體,搭建起南寧與東盟各國文明成果互學互鑒、共同發展的文化藝術通道。2013年,南寧戲劇周創辦了“中國—東盟(南寧)戲劇周”文化交流品牌,推動南寧地方戲曲與國內外戲劇藝術的深度交流與合作,9年來,匯聚來自中國與東盟10國的235個文化機構、藝術院團開展文化交流活動,40多萬觀眾惠享樂見。另外,還建立了中國—東盟戲劇合作交流機制、中國—東盟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合作交流機制,促進中國與東盟之間的互來互往、合作交流,共建“一帶一路”重要門戶。
核心價值引領 普及傳播傳統文化
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近年來,南寧市戲劇院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紮實推進文化惠民工程,新創和改編契合新時代核心價值觀、審美觀的劇目,以“紅色文藝輕騎兵”形式深入鄉村、社區、高校開展文化惠民活動,宣揚忠、孝、節、義等優秀中華傳統文化觀念,不斷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作用。據統計,每年演出近300場,惠及民眾10萬多人次,滿足了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大力推動戲曲進校園,助力未成年人全面發展。近年來,南寧市戲劇院開展“戲曲進校園”活動,開創戲曲進校園的典範模式——“五個一”活動模式,即通過“一場演出”引起學生對戲曲文化的興趣與認知、“一堂課”深入了解戲曲知識並培育戲曲種子、“一項培訓”打造一支戲曲興趣隊伍、“一次展覽”引領體會戲曲文化底蘊、“一套教材”使戲曲教學更加專業化。
南寧市解放路小學將邕劇作為學校特色文化課程,排演了戲曲節目《雙孖井水謠》《邕城戲韻》《邕州忠魂》,連續三年榮獲南寧市中小學藝術節金獎;《邕城戲韻》榮獲第二十四屆“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獎”集體節目獎、《貴妃醉酒》獲第二十五屆“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獎”個人節目獎。該校還創建了小梅花藝術團,參加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大型公益節目“2019尋找最美教師”頒獎典禮、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等活動。
南寧師範學校附屬小學師生們弘揚和傳承戲曲精髓,排演戲曲節目《老鼠嫁女》《邕城戲韻》等,積極參加文化展演活動;開設美術公開課《臉譜》等戲曲通識課堂,傳承戲曲傳統文化。
南寧市鳳翔路小學的石唯頌在中國戲劇家協會主辦的第二十二屆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薈萃活動中表演的小邕劇《老背少》獲金花獎。
“戲曲進校園”活動以最具民族文化特色的藝術載體向孩子們普及傳播傳統文化、道德觀念,為青少年通識教育增色,助力未成年人全面發展。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