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廣西田林:“晚熟芒”帶動群眾“早致富”
2021-08-26 10:52:45來源:廣西日報編輯:楊永娟責編:趙瀅溪

廣西田林:“晚熟芒”帶動群眾“早致富”

8月23日,在田林縣高山晚熟芒果産業核心示範區,果農正在將晚熟芒果裝筐銷售。 本報記者 淩 聰 通訊員 楊進宏/攝

  8月23日,田林縣定安鎮那雄村芒果産業示範區內,脫貧戶毛忠華將剛採摘下來的芒果遞給妻子,樂呵呵地説:“我們種植芒果4年,每天起早貪黑,終於迎來了小豐收。”今年,他們夫婦倆利用坡地種植的30畝芒果長勢喜人,收入8萬元。

  田林芒果種植面積14.47萬畝,因該縣氣溫比右江河谷低2℃—3℃,所以芒果采收期相比百色市右江區、田陽區、田東縣等芒果産區晚20多天,有利於錯峰上市,延長供應期。今年8月下旬,百色大部分芒果産區的銷售已接近尾聲,但在田林的高山晚熟芒果基地裏,果農還在忙著採摘、分揀、包裝、搬運芒果,前往採購的果商絡繹不絕。

  田林芒果産業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該縣樂裏鎮早在1991年就開始種植,但因種植出的芒果品種不佳、口感酸澀,不受市場歡迎。“以前我們種的酸芒果,每公斤0.6元都沒人要。”談及過往,樂裏鎮新寧村黨員致富帶頭人黃立剛百感交集,“初次種芒果失敗後,村莊的後山一度雜草叢生、荒蕪不堪。”

  關鍵時刻,黨員站了出來,為群眾發展産業探路。時任新寧村黨支部書記黃立剛多次外出學習考察,並購買相關書籍學習技術,逐漸摸索出芒果管護的一些門道。1996年,他的60畝芒果園碩果纍纍,成功挖到了“第一桶金”。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新寧村採用“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打造村集體芒果園,帶動群眾參與晚熟芒果産業發展。

  新寧村一批群眾依靠種植芒果早早走上了致富路。在2010年,村民李靜通過發展芒果産業發家致富,不僅建起3層樓房,還買了小汽車。但是,由於品种老化、技術落後等原因,新寧村3800畝芒果園曾面臨經營困境。一次偶然的機會,黃立剛接觸到高位嫁接技術,於是他立刻自掏腰包學習,採取更先進的品種改良和管護技術推動晚熟芒果“二次創業”。

  金煌芒、貴妃、桂七……越來越多的新品種芒果苗在新寧村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在黨員致富帶頭人的帶動下,樂裏鎮超90%的脫貧戶參與到芒果種植中,2000多名脫貧戶依靠該項産業實現脫貧增收。目前,該縣以樂裏鎮新寧村、風洞村為核心,打造1.2萬畝高山晚熟芒果産業核心示範區,輻射帶動全縣7565戶農戶增收致富。

  近年來,圍繞高山晚熟芒果特色優勢産業,田林以百色實施“百萬畝芒果”工程為契機,制定芒果産業中期和長期發展規劃。該縣加大“優果工程”建設力度,採取免費發放苗木、補貼苗木款、貼息貸款以及扶持基礎設施建設等措施;加大技術研發、産區技術培訓、新品種推廣、技術服務等工作力度,推動芒果産業提質增效。

  田林晚熟芒果成為百色芒果産區的“後起之秀”,該縣加強對芒果專業種植大戶、農村實用人才的培育,通過土專家帶、走出去學、引進來教等方式,先後打造12個萬畝芒果産業示範區。通過規範育種、種植、管理、采收等生産環節和推廣先進管護技術,讓晚熟芒果的品質達到“百色芒果”地理標誌品牌的標準。

  隨著電子商務行業快速發展,該縣還創新行銷方式,精心策劃、主動對接、靠前服務,開展“縣長來了”直播帶貨和“百名主播芒果行銷大賽”等活動,進一步打通線上農産品流通渠道。“今年全縣芒果預計産量6.95萬噸,産值3.82億元,分別同比增長65.53%,56.11%。”該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全縣將繼續圍繞芒果産業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推進産業鏈與創新鏈深度融合,努力打造全區優質晚熟芒果新産區。(廣西日報 記者/淩聰 實習生/沈方麗 通訊員/楊進宏)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