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如何讓紅糟酸越做越紅——來賓服務“小産業”發展背後的故事
2021-10-14 14:19:22來源:廣西日報編輯:楊永娟責編:趙瀅溪

如何讓紅糟酸越做越紅——來賓服務“小産業”發展背後的故事

剛剛出壇的紅糟酸薑。

如何讓紅糟酸越做越紅——來賓服務“小産業”發展背後的故事

武宣縣城一家特産店的工作人員在打包紅糟酸品,準備發貨給網購顧客。本文圖片由陳冬梅/攝

  近日,在來賓市城區各交通路口,高桿廣告牌上巨幅“武宣紅糟酸”廣告很是奪目。這一産自武宣縣的“小特産”成了來賓市一張亮眼的新名片。

  該市積極學習柳州螺螄粉産業發展經驗,在來賓市、武宣縣黨委政府的扶持下,在市縣兩級市場監管部門的精準服務下,武宣紅糟酸日漸獲得市場認可,並開始走出來賓,遠銷全國。

  來賓市市場監管局堅持黨建引領,積極打造品質服務“一站式”平臺,著力服務好以武宣紅糟酸為代表的區域特色産品的開發利用,為企業提供原材料種植、製作加工、標準研究、品牌建設、産業文化旅遊等多項品質技術服務,推動地方特色食品産業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持續帶動區域經濟增長和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據統計,武宣縣每年銷售紅糟酸約15萬壇,年産值約6000萬元。

  A 為“小特産”促規範建標準

  去年9月,廣西壯族自治區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紅糟酸》(DBS45/061-2019)實施。該標準凝聚著起草單位武宣縣衛生健康局、市場監督管理局等部門的心血和汗水,也為地方特産的規範化生産提供了可執行標準。

  武宣紅糟酸是武宣縣特色美食之佳品,也是百姓餐桌之必備。百姓口中的“紅糟酸”,是用紅糟腌制的嫩薑、辣椒、豆角、蕎頭、刀豆、菜梗等酸品。紅糟還可以當烹飪佐料,做成紅糟魚、紅糟豬大腸、紅糟豬肚、紅糟豬腳等菜肴,在武宣當地較有盛名。

  “科學制定標準,才是解決武宣紅糟酸品質不一問題的‘良方’。”來賓市市場監管局標準化科科長韋傑介紹,製作紅糟酸在武宣歷史悠久,但製作業態呈現規模小、數量多、門檻低等特性,多以家庭小作坊形式存在。此前,因沒有統一標準對紅糟酸的製作進行規範指導,紅糟酸産品品質參差不齊。

  “市縣兩級市場監管部門不斷創新模式,主動上門服務,破解武宣紅糟酸産品品質不一、加工轉化能力弱等問題。”來賓市市場監管局局長周廷新説,該局在提供標準化技術指導的同時,市場監管局以監管促發展,依託食品安全標準,加大紅糟酸食品品質安全監管力度,努力實現紅糟酸食品生産行為合規,生産過程可控。

  B 為“小産業”上規模謀出路

  今年5月,來賓市第一家紅糟酸生産企業——廣西武宣雙姐食品有限公司在武宣縣誕生,掀開了武宣紅糟酸生産步入産業化、規模化、標準化的新篇章。

  “市場監管局的精準服務,讓我們武宣紅糟酸企業實現規範健康發展,效益也越來越好了。”該公司負責人馮芬説。

  在市縣兩級市場監管部門鼓勵市場主體做強做大的道路上,馮芬就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她憑藉近10年的土特産經營經驗和積累的市場影響力,將土特産店由個體戶申請變更為公司,成立了首家武宣紅糟酸生産企業。在該企業提交食品生産許可申請材料後,武宣縣市場監管局靠前指導、快速審核,僅用2天時間就為該公司辦理了食品生産許可證。目前,該公司的武宣紅糟酸産品日銷售量達到1000公斤。

  服務經營者,培育市場主體。市場監管部門還指導該企業,建設標準化生産基地:從生産車間佈局到包裝車間,從食品生産人員健康狀況到生産操作規範,都耐心細緻地給予指導。經過一個多月的建設,一個集研發、種植、生産、銷售為一體的紅糟酸生産基地初具規模。

  目前,武宣縣的紅糟酸食品生産、銷售單位已發展至近百家,其中獲證生産企業2家,全縣每年銷售紅糟酸約15萬壇,紅糟酸生産逐漸形成産業規模,品牌進一步做大做強。

  C 為“小美食”創品牌開綠燈

  “武宣要立足資源優勢、産業基礎,著力抓好以武宣紅糟酸為代表的區域特色産品的開發利用,加快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7月,來賓市政府有關領導走進武宣縣的烘乾廠、食品公司、豆角酸椒生産基地、紅糟酸産業園調研,指導武宣推動特色産業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

  要做大做強地方特色産業,宣傳廣西少數民族地區傳統特色美食,如何解決企業品質認證重視不夠、品牌意識和能力不足等問題,成了擺在市縣兩級市場監管部門的一道難題。

  依託品質服務“一站式”平臺,來賓市市場監管局將“走進企業、精準幫扶”作為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堅持培優扶強,開展“一對一”指導工作。市場監管部門以“部門跑”代替“企業跑”,組織技術服務團隊深入企業開展指導服務,為企業提供認證相關法律法規諮詢服務,助力企業申報品質體系管理認證。目前,市場監管部門已成立工作專班,制定工作方案,向國家知識産權局申報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和“武宣紅糟酸”地理標誌保護産品。

  近年來,兩級市場監管部門累計為企業解決技術難題10個,免費培訓342人次,為企業節約費用16萬多元。

  武宣縣農業農村局有關人員介紹,武宣紅糟酸的加工製作産業,帶動了水稻、蔬菜等原料生産,擴展了大米、豆角、仔姜等原材料的市場空間和增值空間。來賓市市場監管局緊緊圍繞産業發展,聯合相關部門積極探索“龍頭企業+基地”“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等發展模式,加快推動武宣紅糟酸産業園建設,將産業發展和文化旅遊有機結合,促進紅糟酸産業發展壯大,進一步激發鄉村經濟發展活力。據統計,當地紅糟酸原料生産基地規模也逐步擴大,由2007年的2萬畝發展至現在的4.2萬畝。

  近年來,來賓市不斷加大標準、品牌建設力度,促進“忻城糯玉米”“武宣胭脂李”“大瑤山甜茶”“象州紅米”等特色産品高品質發展。截至目前,來賓市市場監管局共編制國家標準4項、廣西地方標準36項和團體標準17項;申請獲批地理標誌商標7件,全市農産品有效註冊商標1836件。(廣西日報 記者 蒙進煌 通訊員 張華楨)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