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陽朔遇龍河上游的矮山門、水厄底、驥馬等村經過改造,鄉村旅遊日益興旺。何平江/攝
“桂林千古情”景區是科技含量高、原生態文化容量大的旅遊演藝品牌,成為桂林文化旅遊的新亮點。圖為演出現場。唐艷蘭/攝
桂林積極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和“國家森林城市”,推進城市“花化”“彩化”。 李騰釗 滕煥阮/攝
雁山區實施易地扶貧搬遷貧困戶127戶508人,確保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圖為雁山區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小區老鄉家園。 (雁山區委宣傳部供圖)
桂林實施“尋找桂林文化的力量,挖掘桂林文化的價值”戰略以來,對靖江王城進行“拆圍透墻”系列保護行動,再現靖江王城的歷史風韻。何平江/攝
千年桂林城,繁華東西巷。圖為遊客們摩肩接踵,感受東西巷歷史文化街區的魅力。唐艷蘭/攝
漓江生態保護工程效果明顯。圖為漓江美景。唐艷蘭/攝
2017—2020年桂林市主要經濟指標
2021年桂林市1—8月旅遊業主要指標
5年,是時間的尺規,也是發展的刻度。自治區第十一次黨代會以來,桂林市在自治區黨委的正確領導下,踐行新發展理念,落實高品質發展要求,堅持桂林國際旅遊勝地建設“一本藍圖繪到底”,一體謀劃、聯動推進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和國家健康旅遊示範基地建設,旅遊基礎設施日漸完善、旅遊服務逐步提升、旅遊文化深度融合、旅遊産品業態不斷豐富,桂林成為廣西文旅融合發展的排頭兵。
桂林國際旅遊勝地基本建成。國際旅遊勝地規劃綱要主要指標基本完成,旅遊實現“七個升級”,年接待遊客突破1.38億人次、旅遊總消費超1800億元。旅遊發展達到新高度,桂林入選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城市,陽朔遇龍河成為廣西首個國家級旅遊度假區,12個縣區成為全國、全區特色旅遊名縣、全域旅遊示範區,數量全區第一。桂林旅遊世界品牌、國內標杆、區內龍頭地位不斷提升。
旅遊重大項目紛紛崛起。桂林融創國際旅遊度假區內的百米摩天輪高聳漓江之畔,一批大型文旅項目正加緊建設;在建設國際旅遊勝地過程中,引進會仙濕地國際旅遊度假小鎮、愚自樂園地中海度假村(二期)、益田(雁山)民國風情小鎮等一批投資50億元以上的重大旅遊項目,推動了桂林旅遊由單一觀光型向多元綜合型發展。
文旅融合成為新典範。民族風情濃郁的“桂林千古情”開業運營並持續火爆;重建的逍遙樓及修繕後的東西巷成為旅遊新地標;一大批古鎮古村成為文旅融合新亮點,其中中央財政支持的傳統村落73個,居全區第一;紅色文化資源挖掘保護利用取得跨越式發展。(廣西日報 記者 巫美橋紅)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