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廣西消防改革轉制三週年交上亮眼成績單
2021-11-09 10:34:36來源:廣西日報編輯:楊永娟責編:趙瀅溪

  ■聚焦“全災種”“大應急”,推進綜合救援能力轉型升級 

  ■首創“三心一室”火災防控工作新格局,經驗獲全國推廣

  11月8日,自治區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佈會,向公眾介紹廣西消防救援隊伍改革轉制三週年以來取得的成果,廣泛動員社會各界關心消防救援隊伍、關注消防安全,進一步增強全社會火災防範能力。

  廣西消防救援總隊負責人介紹,改革轉制後,總隊積極對標應急救援主力軍和國家隊職能定位,聚焦“全災種”“大應急”,全方位推進綜合救援能力轉型升級。消防救援職責大幅拓展,一方面堅持預防為先,全力防範化解重大安全風險;另一方面,在繼續履行滅火救援職責的基礎上,承擔起各類災害事故的應對處置任務。

  3年來,全區消防救援隊伍共接處警10.2萬起,累計出動指戰員111.7萬人次,營救疏散遇險群眾3.4萬人,搶救保護財産價值近12.5億元。先後成功處置百色0776酒吧坍塌事故救援、欽州保稅港中勻7石腦油泄漏險情處置等急難險重任務,圓滿完成了一系列重大活動消防安保。

  過去3年,自治區政府將消防重點工程項目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出臺《廣西消防安全責任制實施細則》《廣西深化消防執法改革實施方案》,進一步壓實消防安全責任、壓縮審批範圍、簡化審批程式、優化審批服務。

  為有效增強消防監管效能,廣西消防救援總隊在全國首創成立消防監管調度中心、法務中心、全媒體中心和林松工作室,搭建以“三心一室”為架構的火災防控工作格局,工作經驗得到消防救援局領導肯定,並在全國推廣。

  為改善社會消防安全環境,總隊建立警情定期分析研判機制,緊盯高層地下、綜合體、石化、少數民族村寨、電動自行車等12類重點場所,組織開展消防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精準治理突出風險隱患。

  積極適應職能任務拓展需要,針對我區常見自然災害特點,深化開展“大練兵、大培訓、大演練、大比武”活動。總隊成立212人的綜合應急救援機動支隊,組建水域、高層等專業救援隊伍89支,培養水域、地震、石化等各類專業骨幹3000多人,不斷構建“水、陸、空”搶險救援體系。

  3年來,全區新建消防站42個,現有城市消防站共233個;新購消防車288輛、各類器材裝備24萬餘件套,一批超重型成套滅火系統、遠程供水系統、地震救援模組等專業化裝備已列裝隊伍並投入實戰,進一步實現了由城市消防救援型向全災種救援型轉變。

  與此同時,我區消防救援部門注重強化戰勤保障能力。縱向建立總隊滅火救援物資儲備庫、3個區域性戰勤保障基地(庫)、14個支隊級戰勤保障站和各隊站保障單元構成的“1+3+N”戰勤保障體系,橫向則不斷完善地方、企業、市場、自我保障“四位一體”的社會聯勤保障格局,夯實公共消防建設基礎,全力提升火災防控能力。全區連續21年未發生群死群傷惡性火災事故,今年未發生較大亡人火災事故,消防安全環境持續穩定。

  發佈會上,被評為“中國消防忠誠衛士”和“廣西最美消防人”的消防戰士何博,分享了作為基層消防指戰員投身新時代消防事業上的擔當作為。(廣西日報 記者/蔣予昕)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