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南寧書寫經濟發展量質雙升優秀答卷 人民幣存貸款餘額佔全區近四成,電子信息連續三年成為全市工業第一大支柱産業
廣西自貿試驗區南寧片區建設步伐加快 本報記者賴有光攝
大力實施産業轉型升級工程,奮力推進首府經濟跑出高品質發展“加速度”;自貿紅利加快釋放,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南寧片區成為引領首府改革開放新引擎;金融綜合實力邁上新臺階,今年前三季度南寧市金融業持續保持平穩增長態勢……五年來,南寧市著力向轉型升級要活力、向改革創新要動力、向對外開放要潛力,全面落實強首府戰略,交出了一份經濟發展量質雙升的“南寧答卷”,為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南寧片區建設步伐加快
累計新設企業超2.5萬家
2019年8月底,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南寧片區揭牌運行,成為新時代首府南寧改革開放進程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承擔著改革創新、擴大開放的探路重任。
揭牌以來,南寧片區充分發揮面向東盟的優勢和特色,對標國際一流標準和規則,探索更多改革任務“試在五象、用在南寧、服務全區、貢獻全國”,著力推動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為大力提升全方位對外開放合作水準打下了堅實基礎。
一大批特色改革創新舉措落地見效,片區跨越式發展蹄疾步穩。目前片區累計新設立企業超2.5萬家,形成具有全國首創性制度創新成果12項,2020—2021年度制度創新指數在同批19個片區中綜合排名第四。
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南寧核心區初見成效。截至10月底,中國-東盟金融城入駐各類企業超10000家,其中金融機構(企業)269家,跨境人民幣結算、跨境融資、跨境金融區塊鏈等一批探索性成果逐步形成。
中國-東盟信息港南寧核心基地向信息“絲綢之路”務實推進,智慧製造、北斗導航及衛星技術應用等資源要素加速集聚,華為、浪潮、騰訊、科大訊飛、數字金服及阿裏雲計算、360安全、奇安信等行業領軍企業紛紛入駐。
中國(南寧)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取得實效,全國首創集國際郵件、快件和跨境電商監管于一體的“三合一”通關模式,通關能力位於全國同類監管場所前列;綜試區入駐企業106家,累計完成進出口業務量1.3億單。
産業升級蹄疾步穩
經濟綜合實力顯著增強
産業興則南寧興,産業強則南寧強。五年來,南寧市大力實施産業轉型升級工程,持續按照“二産補短板、三産強優勢、一産顯特色”的思路,三次産業比重不斷優化,産業結構持續優化,奮力推進首府經濟跑出了高品質發展“加速度”。
工業經濟規模擴大。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穩居全區首位。2020年,全市億元企業392家,産值超百億元工業園區6個,電子信息、先進裝備製造、生物醫藥三大重點産業規模以上産值佔全市比重達38.8%,其中電子信息連續三年成為全市工業第一大支柱産業、産值佔全區同行業比重一半以上,戰略性新興産業引領首府工業高品質發展的新格局加速形成。
如今的南寧,綜合實力大幅躍升、發展品質大幅提升、內生動力大幅增強,正向著新征程行穩致遠。服務業提質升級。現代金融、現代物流、數字經濟、電子商務等成為服務業新的增長點。2020年服務業增加值3107.7億元,是2015年的1.8倍。
金融綜合實力邁上新臺階
人民幣存貸款餘額2.97萬億元
今年前三季度,南寧市金融業持續保持平穩增長態勢,金融業增加值增長4.9%,兩年平均增長6.6%,高於GDP兩年平均增長(5.9%)0.7個百分點,分別高於全國、全區0.9、0.1個百分點。截至今年9月末,南寧市人民幣存貸款餘額2.97萬億元,佔全區39.25%;1—9月保險業實現保費收入220.42億元,同比增長12.40%,連續21個月高位增長,增速在全國31個省會城市位居第二,僅次於北京。
金融集聚取得新突破。截至9月末,中國-東盟金融城入駐金融機構(企業)264家,是2018年的12.57倍,今年新增入駐金融機構(企業)102家。浙商銀行南寧分行獲批籌建;北部灣銀行南寧分行、光大永明人壽保險廣西分公司、財達證券廣西分公司開業運營,中國-東盟跨境金融服務中心,上海期貨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中國-東盟大宗商品期現結合服務基地等一批重大項目落地南寧,黃金産業園區、中國-東盟金融合作學院五象校區等重大項目有序推進。
服務實體經濟釋放新優勢。創新工作機制,深化民營小微企業首貸續貸中心等“八大平臺”建設,構建融資服務專員、新型政銀擔、應急轉貸、政府投資基金等機制,創新桂惠貸等系列産品,提升金融服務集成度和精準性。
截至9月末,南寧市圍繞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開展了政金企對接活動115場,向金融機構推送重大項目、重點企業3252個;全市“桂惠貸”投放金額419.54億元,佔全區22.04%,累計投放12677筆,共惠及10646戶市場主體,投放金額及筆數均位居全區第一,為企業減少融資成本8.5億元;全市政府性融資擔保業務發生額42億元,年化擔保費率明顯低於1%。(南寧晚報 記者廖欣)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