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    輿情智庫
廣西糧改飼的成功之道
2021-11-24 10:31:56來源:廣西日報編輯:楊永娟責編:趙瀅溪

  廣西糧改飼試點工作5年來,能夠基本完成各年度任務計劃,有效促進草牧業發展和農民增産增收,與18個試點縣的努力密不可分。一些試點縣勇於探索推廣路徑,成績亮眼。不少牧業公司、專業合作社等擔當作為,成為糧改飼工作的得力推手,其成功經驗頗值借鑒。

  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是一些試點縣成功的首要。

  河池市委、市政府把“貸牛還牛”扶貧産業列入河池市“十大百萬”重點工程,不僅帶動了草飼的大量種植與加工,而且帶富了大批貧困戶,成為廣西産業扶貧一面旗幟,並在全區推廣。

  都安瑤族自治縣支持力度大,出臺政策投入1080萬元,對種植大戶按每畝100元給予補助,推進糧改飼。縣委縣政府制訂了糧改飼項目實施方案,並成立項目領導小組和項目辦公室及4個實施小組,由四大班子分管領導擔任組長和副組長,具體工作由項目辦公室負責。

  龍州縣出臺扶持政策,每年從縣財政投入500萬元用於發展牛羊産業。縣政府成立了糧改飼工作領導小組,由分管副縣長擔任組長,具體負責糧改飼工作的安排部署、協調指導。農業農村局分管副局長以及項目專幹負責具體項目實施,全力推進。

  龍州縣亮劍生態牧業專業合作社成立之初就把社會責任扛在肩上,不僅為龍州縣的肉牛産業大發展提供了充足優質的飼料保障,而且通過回收甘蔗尾梢、玉米等農作物秸稈飼料化利用,為農戶提供工作崗位,設立飼料加工點等,帶動了農戶增收致富,壯大了村級集體經濟。

  科技的加盟,成為推動糧改飼最強有力的引擎。

  廣西都安嘉豪實業公司與中國農科院北京畜牧研究所、中國農科院農産品加工研究所進行強強聯合,成功打造集飼料種植加工、肉牛養殖、種牛繁育、屠宰深加工、冷鏈物流、新零售電商線上線下一體化經營和休閒農業旅遊的全産業鏈綜合體,創建廣西首個以肉牛養殖為主的五星級自治區特色農業核心示範區,成為廣西農業産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廣西農産品加工百強企業、廣西現代農業示範企業和産業扶貧標杆企業。該公司創建的核心示範區有安格斯、西門塔爾等優良肉牛存欄6323頭,年出欄2890頭。

  廣西匯創牧業有限公司與廣西大學開展産學研合作,成為廣西大學農業發展研究院牧草團隊專家組成員。公司大手筆投入,建設了飼草料、甘蔗幹葉、尾梢和乾草等科技含量較高的加工生産線,添置了大型收割機、打捆包膜一體機等一批國內外領先的機械設備,成為崇左市糧改飼項目實施主體單位之一,躋身廣西牛羊産業創新團隊牧草種植與加工示範基地、廣西牧草工作站草種繁育聯合單位、國家牧草協會會員單位廣西試驗示範基地。2020年,該公司種植全株玉米1280畝、優質牧草4000畝,收貯優質飼草料6萬噸(含甘蔗尾梢)。

  龍州縣亮劍生態牧業專業合作社積極引進新技術,不斷研究改進加工設備和技術,獲得4項發明專利,大幅度提高了加工收貯水準。特別是引進的裹包收貯技術,解決了收貯設施用地難和收貯料損耗大的問題。2019—2021年,合作社連續三年承擔龍州縣糧改飼任務並超額完成,成為龍州縣糧改飼項目實施的主力軍。2020年,該合作社在龍州縣12個鄉鎮和大新縣3個鄉鎮共計收貯全株玉米12973噸,甘蔗尾梢48995噸,裹包青貯飼草16412噸。5年來,累計收貯優質飼草10多萬噸,給農戶帶來直接收入2000多萬元。

  因地施策,實現經濟增長與生態環保雙贏。

  以養帶種、以種促養是武宣縣推進糧改飼工作的一件法寶。2020年,該縣有牛存欄4.22萬頭,轄區內甘蔗種植面積達32萬畝,全株玉米、優質牧草等種植面積13.3萬畝,收貯優質飼草料39.9萬噸。僅祿新鎮裕豐玉米種植專業合作社,就有飼草收貯點3個,年收貯全株玉米和優質飼草1萬多噸。在其引領下,2020年全縣收貯點達25個,帶動農戶增加收益1000多萬元。養種互促、循環利用有力推動了該縣牛羊産業更好更快發展。

  甘蔗種植是龍州縣的主導産業,每年可産出約50萬噸的甘蔗尾梢。該縣因地施策,把甘蔗尾梢的收貯列入糧改飼項目的收貯品種,不僅減少了蔗葉焚燒現象,解除了“甜蜜煩惱”,還拉長了甘蔗産業鏈,帶動大批農戶增收致富。

  為減少運輸成本,提高收貯加工效率,龍州縣政府整合財政涉農資金,因地制宜分別在種植甘蔗密集的鄉鎮佈局建設收貯加工點,每個加工點服務半徑15公里左右,加工能力達3萬噸左右。(廣西日報 記者 蘇超光 通訊員 姚 順)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