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南寧市競技體育事業亮點頻現
2021-12-09 18:24:30來源:南寧日報編輯:楊永娟責編:趙瀅溪

  原標題:著力優化競訓體系 構建起發展新格局 南寧市競技體育事業亮點頻現

  今年10月23日,代表中國隊出戰的南寧籍運動員韋筱圓摘得第50屆世界體操錦標賽女子高低杠冠軍,南寧選手再次在世界競技舞臺綻放魅力,這也是南寧市競技體育結出的又一碩果。

  近年來,南寧市深入貫徹黨中央和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體育強國建設的決策部署,以體教深度融合為抓手,完善體制機制,優化競訓體系,構建起首府競技體育發展新格局,競技體育事業亮點頻現。

  夯實政策支撐 健全制度保障

  “大體育”工作格局的構建完善了競技體育的頂層設計,重大賽事的高品質舉辦提升了我市競技體育的綜合實力。一直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體育事業發展,提出“12345”發展思路,構建“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協同、協會組織、市場推動、群眾參與”的“大體育”工作格局,為競技體育發展搭建了健全完善的領導組織架構,一批重大國際賽事得以在我市成功舉辦。

  這幾年,我市成功舉辦了2019年蘇迪曼盃世界羽毛球混合團體錦標賽、“中國杯”國際足球錦標賽、環廣西公路自行車世界巡迴賽(南寧站)、南寧馬拉松比賽等重大體育賽事。賽事服務標準化,組織策劃、執裁水準專業化,醫療、安全、應急救援保障制度化和配套活動多樣化的賽事組織體系得到了各界認可。其中,2019年“蘇迪曼盃”期間,世界羽聯主席保羅·埃瑞克·霍耶高度評價了南寧的辦賽能力;2018年“中國杯”期間,烏拉圭、威爾士、捷克的足協主席到訪南寧,高度讚揚“中國杯”的組織工作;南寧馬拉松比賽先後在2016年、2017年、2019年獲中國田徑協會“金牌賽事”稱號,2021年被世界田聯評為標牌賽事。

  構建多元體系 發展“大體校”格局

  南寧市構建以市縣兩級體校為龍頭,以體育傳統項目學校、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為支撐的“三位一體”競技體育人才培養體系,為競技體育培育了人才沃土。

  全力推進南寧市體育運動學校新校區項目建設,項目建成後將成為全區最高規格的地市級體校。同時,落實體校建設“雙百工程”,積極推動縣級標準體校建設,不斷優化體校運動訓練軟硬體環境。還充分發揮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特色學校和中小學校特色教育的作用,深挖競技體育潛力。據統計,目前全市共有自治區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18所、南寧市級29所;全國青少年校園籃球特色學校37所、排球特色學校5所,市級校園足球特色學校127所。

  我市積極引導各單項體育協會、俱樂部等社會力量投入青少年競技體育訓練,整合資源補齊競技體育訓練短板。目前全市共有4所體校引進35家社會力量合作共建,成效顯著。

  強化科技保障 助推競技水準提升

  2017—2020年,南寧運動員在世界盃、世錦賽和亞運會等國際體育比賽中獲金牌19枚,在全國比賽中獲金牌127枚,在全區比賽中獲金牌829.5枚。這是我市優化項目佈局、建設高水準隊伍、強化運動員科技保障所取得的成效。

  在項目佈局上,我市恢復射擊項目訓練,鞏固舉重、摔跤、游泳、跳水等優勢項目,補齊網球、男子籃球、足球等項目短板,提高田徑、羽毛球、女子籃球、武術散打等弱勢項目水準,推動攀岩、輪滑、空手道、賽艇、擊劍、跆拳道品勢等新興項目發展。

  我市實施運動員“尖子”工程和教練員“強將”工程,選派優秀運動員、教練員到自治區各項目中心、自治區級體校及國內高水準運動隊訓練、培訓和學習,同時聘請訓練專家到我市各項目隊伍駐隊指導運動員、教練員開展訓練。

  另外,還利用南寧市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指導中心建立市級層面的體能康復訓練中心,培養“科、醫、訓”複合型訓練管理團隊,為運動員提供科學的運動康復指導服務,改善運動員營養補給,強化反興奮劑工作,用科技力量助推競技體育發展。(南寧日報 記者韋峭 通訊員潘建輝 莫茗煒)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