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動實踐——跨海建大橋 不砍一棵樹
2021-12-23 10:44:02來源:廣西日報編輯:楊永娟責編:趙瀅溪

  這是一座工程浩大的在建大橋,被稱為“廣西第一跨海大橋”,混凝土澆築一再打破世界紀錄。

  這將是一座景色別致的跨海大橋,橋下橋邊的紅樹林生長環境依舊,或飛或歇的野鷺群春夏秋冬常伴……

  這就是打通欽州和防城港兩大港區交通“卡點”的廣西龍門大橋,動土動海的工程已基本完成,作業區紅樹林安然無恙,沒有一棵被砍伐。

  簡直不可思議的奇跡,究竟是怎麼樣創造的?

  避 多花五億元 保樹改設計

  早在2013年1月,龍門大橋可研報告就獲得批復。當時設計的東引橋穿越1200米紅樹林生長區,施工將影響到所途經的“海中森林”。

  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2020年大橋開工建設前,如何避開紅樹林保護區,成為必須解決的課題。專家、領導群策群力,重新修改設計,提出多種方案,反復比較論證,最終,新設計方案比原方案多花5億多元。

  經濟賬一算便知:寬度32米的引橋,原設計可能危及的紅樹林,如果按寬度100米、密度100棵/畝計算,修改設計讓引橋繞行,保護紅樹林的代價接近3萬元/棵。

  生態優勢金不換!共同投資建設龍門大橋的自治區政府、欽州市政府和廣西交通投資集團都不含糊:改,堅決改!

  於是,跨海大橋的兩座橋塔分別立在兩個小島上,橋塔後面的兩岸錨碇各自建在沙質淺灘上,四大主體建築原址全都沒有一棵紅樹。

  鋼結構棧橋雖然建在保護區之外,途經或鄰近的海灘上,同樣分佈有紅樹林。安裝橋柱通常要清理地表,傷及紅樹在所難免。為此,施工單位絞盡腦汁,採用一種全新的“插針法”作業:把鋼質橋柱從高空吊來,選擇紅樹之間空地縫隙,“大鋼針”般垂直紮下灘底。支撐棧橋的兩排鋼柱跨海而立,與周邊灘塗上12212棵紅樹比肩作伴,相安無事。

  移 再難也要試 挪樹開先例

  作為廣西首座單跨超千米的特大橋,建在欽州市茅尾海紅樹林分佈區,絕對不動一棵紅樹,是難以想像的。

  對於修改設計後仍然無法避開的少量紅樹林,按照“3倍恢復、管護5年”的規定,建設單位投資350多萬元異地補種,提前實施生態恢復工程。

  動工在即的大橋這邊廂,將要清理地表時,望著海灘上經歷了數十年風浪的紅樹,沒人忍心去砍伐。林業專家請來了,共同商議可否就近移植。

  紅樹林生長在潮漲潮落的泥灘,根系特別發達,扎得深而且伸得遠,世界上還沒有大齡紅樹移栽成功的先例。

  搞科研就是要敢為人先,難度越大越值得嘗試。廣西林科院的專家團隊十分願意“第一個吃螃蟹”。

  泥灘無法使用機械,連根帶泥挖紅樹全靠人力。好不容易挖出來,再把根和泥一起包裹好,一棵樹也要用上七八個人,費上九牛二虎之力,一步一步移上岸。

  現在,300來棵大齡紅樹,已經“喬遷”到千米之外的“新家”。

  護 多道防線堵 攔死砂石土

  眼下,龍門大橋每天都在繁忙作業,車進車出。

  有心人注意到,別處大都是泥土路的施工臨時便道,在這裡全都是高標準硬化路。

  大橋竣工後,臨時便道需要平整復綠,何必“浪費”水泥瀝青搞硬化呢?

  施工單位負責人指著海裏的紅樹林解釋説:硬化路遇大雨甚至颱風,都可以大大減少砂石土入海。

  這位負責人又指向路邊一座座“小山包”,每一座都用塑膠布蓋得嚴嚴實實:那下面全是修路挖出來的表土,給它遮風擋雨也是為了不讓泥土入海,同時更是保持營養成分不流失,將來復綠使用時依然是肥土。

  路邊又寬又深的排水溝,是清一色“三面光”硬化渠,雨水順渠流入沉澱池,入海前在池裏過濾凈化。

  路邊渠邊池邊翻動過的新土上,新種的草木藤本植物綠油油,裸土不見天……

  這些攔截砂石土的“封鎖線”,一一細數共有八道之多。怪不得,如此宏大的工程,如此繁忙的施工,作業區域海水依然碧藍如初。

  施工難免揚塵,塵土難免飄落紅樹林。有關方面專門購置噴淋車,每天給紅樹林“洗澡”,讓它們始終“身體”潔凈、“容貌”美麗。

  橋讓樹之“避”,樹讓橋之“移”,人對樹之“護”,多麼美妙的人與自然和諧景象!(廣西日報 通訊員 張 雷 吳德星 本報記者 袁 琳)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