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南寧市初步形成大健康和文旅産業融合發展新格局
2021-12-31 11:48:44來源:南寧日報編輯:楊永娟責編:趙瀅溪

  原標題:七大産業集群發展 項目建設風景獨好——南寧市初步形成大健康和文旅産業融合發展新格局

南寧市初步形成大健康和文旅産業融合發展新格局

南寧市大健康醫療産業項目簽約現場。 (大健康辦供圖)

南寧市初步形成大健康和文旅産業融合發展新格局

“三街兩巷”成為市民遊客打卡地。    本報記者潘浩 攝

南寧市初步形成大健康和文旅産業融合發展新格局

遊客正在馬山攀岩小鎮攀岩。 (黃羽 攝)

南寧市初步形成大健康和文旅産業融合發展新格局

繁忙的南寧東鵬食品飲料有限公司生産線。本報記者黃維業 攝

南寧市初步形成大健康和文旅産業融合發展新格局

“百里秀美邕江”入畫來。 本報記者黃維業 攝

  週末,在美麗南方尚灣桑葚園的草莓基地裏,遊客提著籃子精心挑選採摘草莓。除了採摘草莓,遊客還可以在美麗南方燒烤、釣魚或騎行……淳樸的鄉村風貌,悠閒的假日時光,這裡成了人們週末出行的優先選擇。

  美麗南方利用農村舊宅、農田風貌、農耕形式,融合其他元素,發展“農業+文化”“農業+旅遊”“農業+研學”“農業+康養”等多種模式,形成了生態、紅色、旅遊、康養、研學5條參觀考察線路,成為我市大健康和文旅産業高品質融合發展的縮影。

  2020年以來,南寧市圍繞將大健康和文旅産業培育成為戰略性支柱産業的發展目標,改革創新,擔當實幹,統籌推進大健康和文旅産業工程建設,打造大品牌,建設大項目,形成大産業,産業吸引力、供給力、影響力不斷增強,初步形成休閒度假、醫療養生、幸福養老和健康運動有機結合,大健康産業和文旅産業深度融合發展的新格局。

  強化組織保障 形成産業發展強大合力

  從邕江之畔的養老新産業到五象新區的醫養綜合體,從市中心的夜經濟文化圈到世界長壽之鄉上林,南寧正舉全市之力統籌推進大健康和文旅産業快速發展,為健康産業和文旅産業深度融合培育了肥沃的土壤。

  南寧市先後被列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國家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區創建城市、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城市、全國第一批國家級醫養結合試點城市……

  成績的取得得益於頂層設計的謀篇佈局,為保障南寧大健康和文旅産業發展提供了強大合力。2020年,南寧市成立大健康和文旅産業工程指揮部,實行雙指揮長制,指揮部下設辦公室、大健康産業部、文化旅遊産業部,設立項目建設組等12個工作組,統籌推進健康醫療、養生養老、健康食品、健康旅遊、健康運動、健康文旅製造、文化(文新廣電)等産業工作。

  一年多來,市大健康和文旅産業工程指揮部先後推進編制《南寧市大健康産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南寧市文化廣電和旅遊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南寧市全域旅遊專項規劃》《南寧市生物醫藥産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等,研究出臺《南寧市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示範市建設實施方案》《南寧市推進工業振興若干政策》,加快《南寧市全域旅遊促進條例》立法進程,制定落實政府性融資擔保風險分擔、代償補償、業務獎補等機制,從組織保障、政策、資金、技術上對大健康和文旅産業發展予以支持。

  此外,南寧大健康和文旅産業重大項目建設成效顯著,形成了儲備、簽約、開工、投産四個“一批”重大項目建設梯次推進格局。今年截至11月30日,全市大健康和文旅項目共148個,計劃總投資3396.35億元,其中,總投資百億元以上重大項目9個。

  聚焦七大産業 打造融合發展核心增長極

  南寧市圍繞“醫管、養、食、遊、動、造、文”全産業鏈要素,堅持把“大健康+養老”、醫療和管理、文旅、製造、食品、運動、文化(文新廣電)等七大重點産業發展作為主攻方向,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推進穩增長、促升級、增效益。

  突出發展健康養老産業。健全養老服務體系,以南寧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驗區為核心,大力發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積極推行“時間銀行”社區養老模式,扶持規模化、連鎖化、品牌化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機構。深化醫養結合,以全國首批醫養結合工作試點城市為契機,將醫養結合工作納入養老事業和健康産業發展統籌規劃。培育康養産業集群,規劃打造一批具有養老養生、醫療保健、休閒旅遊等功能的健康養老産業集聚區,創新健康養老産業發展模式。

  大力發展健康旅遊産業。南寧市以建設區域性國際旅遊中心城市為目標,積極推進健康旅遊目的地建設。同時,以南寧市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國家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區為抓手,不斷完善大健康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優化服務環境,形成一批健康旅遊示範區和示範基地,推動健康旅遊品質化發展。大健康旅遊便捷化、智慧化水準進一步提升,健康旅遊産品供給豐富,培育以邕江遊、研學旅遊、康養休閒度假為代表的旅遊産品,大力推進文化旅遊、健康旅遊、體育旅遊、節慶旅遊、休閒旅遊,開發大健康旅遊新業態新産品。進一步完善大健康旅遊交通系統,鞏固面向東盟的門戶樞紐機場和國際航空大通道建設。培育壯大健康醫療醫藥和管理産業。提供高品質健康醫療服務,優化區域醫療資源佈局,構建“15分鍾醫療服務圈”,打造專科醫療平臺,開展前沿醫療技術研究,提高醫療服務水準。大力推進醫療製造業發展,著力打造醫藥産業集聚區。加強探索創新,積極打造醫養結合“南寧名片”,不斷完善社會健康管理體系。大力發展以健康信息檔案、健康檢測、健康護理、健康諮詢和健康保險等為主的健康管理産業,全面提升衛生健康數字化水準。穩妥推進高水準社會辦醫,打造康復、婦幼和腫瘤等特色高水準醫療服務産業。

  積極發展健康食品産業。深入實施品質興農綠色發展行動,大力推廣農業清潔生産技術,有效減輕農業面源污染。堅持以工業化理念抓農業園區創建,提升園區示範帶動作用,加速大健康食品産業孵化。推進無公害農産品、綠色食品、富硒食品、有機農産品培育和地理標誌保護産品建設,精心培育壯大南寧香蕉、橫縣茉莉花(茶)、武鳴沃柑、南寧火龍果、上林大米等一批享譽區內外的“邕”係農業品牌。按照“四個最嚴”要求,加強食用農産品安全監管,確保“舌尖上的安全”。

  著力發展健康運動産業。完善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廣泛開展體育活動,推動全民健身發展。堅持“引培”並重,申辦引進國際重大體育賽事,培育壯大本地賽事品牌,有效拉動體育消費。圍繞廣西體育旅遊示範試點市建設,打造戶外運動和休閒旅遊目的地,建設一批運動休閒特色小鎮、體育旅遊示範基地、精品賽事和線路等,培育環青秀山、環大明山、崑崙大道、廣西體育中心等運動休閒集聚區及“百里秀美邕江”健身休閒經濟帶。積極融合商圈資源,打造商業體育綜合體。促進體育運動與相關産業融合發展,為市民提供更便捷的公共體育服務。

  做大做強大健康和文旅製造業。形成以健康醫療、健康生活和文體裝備製造業為主的産業格局,聚焦生物醫藥、特色食品、智慧終端核心零部件等大健康和文旅製造産業鏈,精準開展産業鏈研究、産業招商和項目建設工作。對産業值總量大的重點企業服務全覆蓋,通過走訪服務調研,促進一批企業穩增長。建立我市大健康和文旅製造業項目庫,全力推動産業項目加快建設,聚焦産業招商,為産業發展集聚動能。

  高品質推進文化(文新廣電)産業。做好大健康和文旅産業宣傳氛圍營造,全力推進大健康文化項目建設,培育一批示範産業基地(園區),引進一批優質文化項目,打造一批特色文化街區。聚焦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加大“邕州神韻”等文旅品牌創建力度,加快“文化+旅遊”深度融合,以更多新業態加快推進文化産業鏈向高端邁進。

  高位謀劃推進 紮實籌備廣西文化旅遊發展大會

  2022年,南寧市將以承辦2023年廣西文化旅遊發展大會為契機,紮實做好籌備工作,儲備優質項目,真真正正達到“辦好一個會,提升一座城”的辦會目標,並將大會辦成一場高規格、高水準、高成效的精彩盛會,加快推進大健康和文旅産業發展。

  繼續高位推進大健康和文旅産業高品質發展。進一步健全完善市,縣(市、區)、開發區兩級指揮部統籌協調機制。加快編制出臺《南寧市大健康産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南寧市文化廣電和旅遊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及相關專項規劃,科學指導推進大健康和文旅産業發展。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推進項目投資建設。2022年,南寧市將繼續開展“三企入桂”“行企助力轉型升級行動”大健康和文旅産業招商活動,積極推進華僑城項目、亞格光電項目、南寧銀基健康養生谷項目、廣西醫藥健康職業大學等項目落地建設,力爭在醫療器械産業引進上取得突破,提升項目儲備率,增強重點産業集群發展後勁。持續推進萬有(南寧)國際旅遊度假區等一批大健康和文旅産業融合項目建設,實現投資量的突破。

  加強市場主體服務,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健全信用體系建設,統籌解決用能、用工、用地、人才、融資等困難和問題,通過落實財稅支持、金融扶持、用地保障、降低成本等配套政策和服務,積極引導金融機構和社會資本加大對大健康和文旅産業的支持力度,優化企業營商環境。

  打造示範品牌,推進南寧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城市建設,加快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國家中醫藥健康旅遊示範區創建驗收,統籌推進大健康和文旅産業融合特色小鎮、重大項目、示範基地、龍頭企業工程建設,培育醫療康養、體育旅遊、紅色研學等産業融合精品線路及産品,打造産業綜合體、聚集區,實現産業大融合推動經濟大發展。

  加強對外開放,積極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通過“南寧渠道”加強與東盟國家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粵港澳大灣區的聯動合作,推動大健康和文旅産業發展要素全面對接。此外,廣泛推動人才、資金、技術等要素向南寧集聚,加快補齊發展短板。

  加快大健康和文旅産業融合發展,打造特色品牌,謀劃、培育推出更多“大健康+”“文旅+”新項目、新業態、新産品。(南寧日報 記者莫嵐遠)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