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廣西:特色旅遊火 縣域發展活
2022-01-28 10:04:57來源:廣西日報編輯:楊永娟責編:趙瀅溪

廣西:特色旅遊火 縣域發展活

上圖:三江侗鄉之夜。 小周健/攝 下圖:淩雲縣水墨浩坤湖。

廣西:特色旅遊火 縣域發展活

左圖:昭平縣桂江美景。 中圖:靖西縣舊州景區文昌閣。 右圖:鹿寨縣稻田藝術美景。李建平/攝

  編者按

  2014年至2019年,我區成功創建6批共32個廣西特色旅遊名縣。去年11月,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組織專家開展廣西特色旅遊名縣復核工作,對除2020年已復核的7個之外的廣西特色旅遊名縣進行復核評估,經綜合評議,25個廣西特色旅遊名縣均通過復核。

  復核是一次全面的檢閱。通過復核可以看出,我區堅持把旅遊産業作為縣域經濟戰略性支柱産業,不斷鞏固創特成果,持續深入發展特色旅遊,推動旅遊高品質發展,為縣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注入了強大的新動能。

  1 緊抓重大項目 推動産業升級

  全區特色旅遊名縣繼續實施重大項目帶動工程,推動一批文旅重大項目建設,旅遊産業在提檔升級過程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

  桂平市著力推動西山泉汽車(房車)露營基地、桂平西山泉國際養生旅遊文化綜合區、太平天國金田起義地址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大藤峽國家級旅遊度假區等一批重大旅遊休閒度假項目建設,推動傳統觀光旅遊向休閒度假、戶外運動、夜遊消費等新業態轉型。

  三江侗族自治縣完成月也侗寨景區、三江南站旅遊綜合體項目(侗鄉會客廳)、侗天宮文化景區等重大項目建設,推進程陽八寨創5A景區提升工程,開建大洲文化旅遊島、旅遊環線公路、縣城大侗寨“一江兩岸”水上旅遊等一批項目,縣域旅遊發展如火如荼。

  東興市新增國門景區4A級旅遊景區、四星級旅遊酒店華美達廣場酒店以及七彩貝丘灣、長生湖生態園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百果香山莊體育綜合體、天隆泰生態産業園休閒漁業示範基地等一批現代旅遊新業態,為東興旅遊産業高品質發展奠定了基礎。

  金秀瑤族自治縣加快推進“百里瑤寨風情畫廊”、廣西金秀國際瑤醫院康養中心、蘇園小築原始森林度假村、金秀飯店等項目建設,讓“世界瑤都”煥發出新的活力。

  龍勝各族自治縣新修升級串聯龍脊景區、彭祖坪、南山等地的“生態、旅遊、健康”大環線300多千米,形成了暢通快捷的旅遊交通網絡。

  靈川縣全力推進桂林山水裏、千年桂林、希宇歡樂城、東漓古村二期等大型文化旅遊項目,加快了全縣文化旅遊産業的轉型升級。

  2 深耕特色旅遊 打響文旅品牌

  各特色旅遊名縣立足自身的地緣優勢、區位優勢和旅遊品牌優勢,依託並深入挖掘豐富且獨特的自然生態資源、文化資源,打造了一批特色鮮明的旅遊景區、旅遊度假區和鄉村旅遊區等品牌。

  陽朔縣抓住“陽朔山水甲桂林”優勢,深耕山水特色旅遊,持續擦亮“畫裏山水 棲居陽朔”金字招牌。自成功創建廣西特色旅遊名縣以來,陽朔先後榮獲“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遇龍河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全國文化先進縣”“中國旅遊強縣”“全國旅遊標準化示範縣”“自治區特色文化産業示範縣”等稱號。

  河池市宜州區立足劉三姐文化資源,建設劉三姐文化博物館、劉三姐大道和劉三姐廣場,成立劉三姐歌謠文化傳承中心,每年舉辦“廣西宜州劉三姐文化旅遊節”“三月三”歌圩節等特色旅遊節慶活動,“劉三姐文化旅遊名城”聞名遐邇。

  大新縣以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契機,紮實推進中越德天—板約瀑布跨境旅遊合作區建設,打造亞洲首個沉浸式跨國夜遊互動體驗項目——《奇妙·夜德天》,點亮縣域夜遊文旅新經濟。新增5A景區1家、4A景區3家、四星級酒店1家、甲級民宿1家,旅遊品牌數量和品質均排在全區前列。

  上林縣通過舉辦渡河公節、龍母節、萬壽公節和生態旅遊養生節等活動,用好用足“世界長壽鄉”金字招牌,打響“壯族老家”品牌。

  3 推進産業融合 豐富産品供給

  各特色旅遊名縣通過實施“旅遊+”“+旅遊”促進産業融合,將具有當地特色的文化、農業、體育、林業、康養等産業資源與旅遊有機結合起來,培育新興文化旅遊新業態。

  南寧市邕寧區堅持將旅遊納入到城市建設當中來,建成了南寧園博園旅遊綜合體、萬達茂旅遊綜合體、濱江公園旅遊綜合體、蒲津公園旅遊綜合體、桂合絲綢桑蠶生産體驗園等一批旅遊綜合體,實現了“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城景交融、産城融合”城市旅遊發展新模式。

  蒙山縣通過交旅融合、生旅融合、農旅融合和工旅融合,打造武俠主題小鎮、絲藝小鎮,推進交通、景區一體化發展,實現蒙山生態資源的資本增值、綠色發展和旅遊扶貧的深度融合,走出一條“文旅融合發展+景城共建共享”型全域旅遊發展之路。

  昭平縣結合長壽康養文化,整合療養康復、美容保健、藥食産業資源,形成集醫學觀光、中醫藥養生、中醫藥體驗等為一體的特色醫藥康療保健養生群落,打造康養旅遊新業態。

  欽州市欽南區將旅遊與特色小鎮、鄉村振興、美麗鄉村建設等工作相結合,創建一批示範點、文化體育旅遊綜合體、研學基地、生態旅遊示範區、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等品牌,大力拓展假日經濟、夜間經濟和健康養老等新消費領域,成效突出。

  4 完善基礎設施 提升服務品質

  各特色旅遊名縣通過多元化招商引資,持續加大旅遊投入,不斷完善旅遊基礎設施和旅遊服務體系建設,旅遊産業要素日趨健全,旅遊服務品質不斷提升。

  興安縣投入620多萬元更新全縣旅遊導向標識牌和大型旅遊導覽圖,投入4500多萬元建成2個旅遊集散中心、8個遊客服務中心、5個旅遊商品購物中心、7個生態停車場、55座旅遊廁所,並對鄉村旅遊點廁所實行市場化管理,推動公共服務提質升級。

  東興市積極整合各類資金40多億元,夯實旅遊基礎設施和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增設自助查驗通道,優化中越北侖河一橋通關設施,建設中越北侖河二橋、互市便民臨時浮橋3個跨境通道。在全國首創開通邊境遊網上預約辦證服務,成功研發邊境旅遊通行證互聯網自助辦理系統、智慧化通關係統,創造6秒通關的“東興速度”。

  憑祥市2018—2020年累計投入8000多萬元,完成全市公共標識系統改造。新(改)建40多座旅遊廁所、2個遊客集散中心、2個旅遊諮詢服務點、3個複合型公路服務區,建成廣西首個縣級旅遊大數據中心。進一步完善全市旅遊慢行系統,建成白雲山旅遊綠道、派道屯騎行專線、上石至夏石的旅遊景觀廊道等。

  潿洲島旅遊區全面推廣新能源汽車,布設新能源汽車充電站點,加快垃圾、水、電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及海岸線修復和整治,落實好節水、限塑措施,全面整治生態環境,打造全國最美的綠色海島。

  5 堅持共建共享 助推鄉村振興

  各縣(市、區)以特色旅遊為抓手,引導農民發展鄉村旅遊,共享旅遊發展成果,助力鄉村振興,讓群眾富起來、樂起來。

  巴馬瑤族自治縣通過景區帶動輻射、大項目帶動、能人引領、自主開發、民宿效應、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等形式,爭取文旅類物資和資金,為貧困村屯完善基礎設施,每年輻射帶動3800多人脫貧,入選“世界旅遊聯盟旅遊減貧案例”,成為具有國際示範意義的扶貧模式。

  三江侗族自治縣通過成立布央茶葉生態旅遊合作社,組織農戶以茶葉入股的方式與縣文化旅遊投資公司合作,完善茶園基礎設施,建設茶園旅遊項目,傾力打造茶旅融合“金名片”。

  淩雲縣以泗水繽紛田園綜合體、浩坤湖旅遊度假區等重大項目的建設,完成周邊鄉村的風貌改造,鄉村公共服務設施的完善,帶動鄉村振興成效明顯。其中,浩坤湖旅遊度假區有效帶動周邊4個貧困村致富。

  潿洲島旅遊區以環島風景路為主線建設景觀示範帶,打造“一帶連八村”特色民宿産業集群,根據村莊特色發展八大主題民宿村,進一步促進鄉村旅遊發展。

  6 強化創新發展 經驗可圈可點

  昭平縣以黃姚古鎮創國家5A級旅遊景區為契機,創新廳、市、縣、鎮四級聯動機制,實現從單靠文旅部門抓旅遊向四級聯動抓旅遊的轉變,破解了小馬拉大車的難題。創新幹部任用機制,對一批參與文旅發展有功者給予晉陞,形成了廣大幹部踴躍發展文旅的喜人局面。

  龍勝出臺《龍勝各族自治縣促進文旅産業發展獎勵辦法》,在旅遊品牌創建、旅遊業態培育、旅遊客源吸引、旅遊宣傳推介等方面進行獎勵,激發社會各界發展旅遊積極性。2018—2020年持續統籌安排旅遊發展專項資金3.1868億元,拉動社會總投資87.52億元。

  容縣主動發起組建廣西第一個跨省級旅遊聯合體,牽頭成立嶺南風情粵桂僑鄉旅遊聯合體,利用組團力量,在資源共享、市場共拓、線路共建、秩序共管、互惠共贏等方面實現以“聯”促旅。

  大新縣以廣西旅遊民宿大會為契機,加快明仕田園民宿集群建設,打造了明仕山莊、明仕雅居、明仕·那裏、秘境等220多家精品特色民宿,舉辦廣西鄉村旅遊民宿體驗季活動,為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推動文化旅遊轉型升級找到了重要抓手。(廣西日報 記者 吳麗萍 通訊員 李志雄 雍艷香 圖片除署名外均由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提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