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廣西香料謀篇佈局創“雙千”
2022-02-16 11:38:15來源:廣西日報編輯:楊永娟責編:趙瀅溪

  原標題:努力實現“千萬畝面積千億元産值” 廣西香料謀篇佈局創“雙千”

  “國儲林的支持政策、林下經濟的支持政策能不能利用?”“國家對鄉村振興的投入力度不亞於脫貧攻堅,各地可以爭取整合些過來發展香料香精産業嘛。”

  這是一場十分務實、解決問題的座談會。企業家、專家、業務部門競相發言,領導不時插話,詢問政策規定,商討處理辦法。

  1月24日,自治區林業局召開廣西香料香精産業發展工作座談會,貫徹落實自治區領導指示精神,深入研究探討加快廣西香料香精産業發展的意見和對策。

  此前,玉林市以“香産業”為體、以“香文化”為魂,重點發展八角、肉桂、沉香香料産業的經驗和做法,引起自治區領導重視,指示林業部門就加快廣西香料産業發展提出政策意見。

  “無藥不過玉林,尋香必至玉州”,玉林自古就有如此美譽。近年來,玉林市立足傳統優勢,將包括香料産業在內的大健康産業作為千億元産業打造,全力將香料産業發展成在全國有影響的特色産業、當地鄉村振興的支柱産業。目前,全市香料種植面積350多萬畝,香産業總産值約100億元,香料年交易額約300億元,香料生産、經營主體800多家,産業鏈從業人員2萬多人。

  橫州市種植茉莉花歷史悠久,近年茉莉花種植面積在10萬畝以上,花農約33萬人,年産茉莉鮮花8.5萬噸,産值超過17億元。全市130多家花茶企業,年産茉莉花茶6.5萬噸,産值超過53億元。橫州茉莉花和茉莉花茶産量均佔中國總産量的80%以上,佔世界總産量的60%以上,被國家林業局、中國花卉協會命名為“中國茉莉之鄉”。2020年7月,橫州市茉莉花茶入選中歐地理標誌首批保護清單。

  地處中越邊境的東興市盛産“東興桂”,種質資源招牌響亮,肉桂基地綿延連片,被稱為“頭香香料”的深加工産品苯甲醛世界稱雄,建成廣西肉桂(東興桂)標準化示範區。廣西“兩山”發展研究院將東興桂示範區列為首批主題實踐基地,提供了肉桂全樹完全利用的方案:剝皮後習慣用作薪柴的芯木,可製成具有保健功能的高級木炭;或者粉碎後混合枝葉殘渣等作為食用菌培養基質,生産品味更勝一籌的養生菌;經歷較長歲月的大樹老樹,滄桑厚重的桂皮可製作特種工藝品……像這樣整棵肉桂樹“吃光用盡”,生長10年的肉桂收穫時,桂皮加上枝葉、芯木的收入,算起來有7萬—10萬元。

  廣西素有“香料王國”美稱,肉桂、八角、茉莉花、金花茶等都佔據全球大半份額,擁有絕對的傳統優勢和資源優勢。近年,沉香、玉蘭、香樟、白千層等在各地競相産業化發展。以上海為龍頭的長三角地區香料加工業出現向廣西轉移的勢頭。廣西香料産業進一步做大做強正當其時,座談會就此展開熱烈討論。

  廣西“兩山”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安家成教授近年致力於香料香精研究,他表示,廣西香料香精以天然為特色,不是化工合成産品,舉世聞名。一些企業、一些地方發展香料産業做得很不錯,不過還沒有在全區範圍內形成合力。按照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科技支撐、群眾參與的模式,像支持油茶産業發展那樣,出臺政策,整合力量,發揮優勢,激活資源,廣西香料産業實現“千萬畝面積、千億元産值”完全沒有問題。

  自治區林業局二級巡視員冷光明説,廣西香料産業擁有資源優勢,需要頂層設計,做好規劃,定好位,布好局,實現一二三産融合發展,創造條件打造出世界級的香料香精品牌。

  一級巡視員鄧建華強調,加快廣西香料香精産業發展,下一步要組建一個工作專班,組織一次全面調研,出臺一個指導意見,從種苗、種植、加工、推廣到科研,參照實施油茶“雙千”計劃的做法,給予有力的政策支持,把香料香精産業作為“十四五”期間廣西林業新的增長點抓好抓實。    (廣西日報記者袁琳  通訊員陳天穎)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