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壯鄉葉猴 同繁共盛
2022-05-20 11:27:10來源:廣西日報編輯:楊永娟責編:李勝蘭

壯鄉葉猴 同繁共盛

板利片區白頭葉猴生態廊道。吳世軍/攝

壯鄉葉猴 同繁共盛

白頭葉猴幼仔。吳世軍/攝

  最新數據顯示,廣西崇左白頭葉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白頭葉猴已從20世紀80年代的362隻增加到現今的135群1230隻,數量穩步提高。

  白頭葉猴由中國著名動物學家譚邦傑于20世紀50年代發現並命名,是第一種由中國人命名的靈長類、國家I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極度瀕危物種。

  白頭葉猴僅分佈在廣西崇左市。白頭葉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江州區、扶綏縣、寧明縣和大新縣境內,由間斷分佈的板利、岜盆、馱逐、大陵四個片區組成。經過多年保護,白頭葉猴保護區森林生態系統得到進一步改善。

  A 建設生態廊道

  近年來,白頭葉猴保護區實施包括建設兩條生態廊道在內的棲息地修復工程,其中一條廊道修建於白頭葉猴保護區板利片區(江州區板利鄉那弄屯)附近。該項目是崇左市山水林田湖草白頭葉猴生境恢復與保護區管護能力建設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一座跨越322國道,長20米、寬8米的橋梁,橋梁兩側採用臺階式U型橋臺,並在臺階上填土綠化,同時在橋梁兩頭種植白頭葉猴喜食的植物,使兩座山相互連通,方便猴群通行。

  板利片區白頭葉猴保護管理站站長吳世軍介紹説:“之前在這附近發生過白頭葉猴被車撞事故,建造廊道可將國道旁的兩座山相互連通起來,為白頭葉猴營造一條專屬通道,方便猴群通行和遷移擴散,還可以有效擴大棲息環境和種群交流,促進猴群繁育。”

  去年10月下旬,吳世軍正在監測一群白頭葉猴的情況時,突然接到保護站的電話,説有猴子被車撞了。原來,當地一村民在回村路途中,發現一隻身上帶血的猴子暈倒在322國道上。吳世軍與其他管護人員趕到事發地點,查看受傷處於昏迷狀態的白頭葉猴。這是一隻成年葉猴,六歲左右,腹位大量出血。他們立刻聯繫崇左市野生動物保護站和自治區陸生野生動物救護研究與疫源疫病檢測中心,同時對這只受傷的白頭葉猴進行傷口消毒、止血等現場處置。很快,救護車到達,將受傷葉猴接走。

  此事引起高度重視,崇左白頭葉猴保護區管理中心副主任農登攀説:“隨著白頭葉猴數量增加,猴群棲息地狹小、猴群之間無法正常交流等因素都極大限制了白頭葉猴種群的發展。在白頭葉猴保護區板利片區,322國道穿境而過將板利片區一分為二,阻礙了猴群往來。白頭葉猴想要尋找新的棲息地或是尋找進入新猴群的機會等,都會促使它們跨過這條公路,以便去到對面另一座山。但是這條國道的限速是每小時80公里,來往車輛車速過快,容易誤傷白頭葉猴。”修建生態廊道可為白頭葉猴穿行公路提供安全通道,避免遭遇車禍。

  工作人員監測發現,近期已經有白頭葉猴在生態廊道附近一帶活動,並有試圖通過廊道的動作。“實際上這已經超出了預想。我們已經在廊道上和周邊種植九里香、蘋婆、構樹等白頭葉猴愛吃的樹種,按照項目計劃,要等廊道的樹種長大成熟,兩三年後白頭葉猴才會試圖通過。”

  生態廊道附近建有白頭葉猴飲水點3處、巡護監測步道1條、觀測亭1座以及監控點5個等設施,用以加強對白頭葉猴的保護和監測生態廊道的有效利用情況。保護區工作人員表示,通過人工巡護和遠程視頻監測相結合,可全天候監測廊道附近白頭葉猴活動及穿越情況。下一步,將根據白頭葉猴穿越過程中新發現的問題,採取相應措施,比如通過移動飲水點等方式,引導白頭葉猴使用生態廊道。

  除了板利片區外,岜盆片區也建有一條生態廊道。岜盆片區猴群分佈極不均勻,九重山的白頭葉猴數量是70群567隻,而另一側的大霧山目前無白頭葉猴生活,呈現出一邊密集、一邊空白的現象。在岜盆片區九重山和大霧山之間建設的生態廊道,寬約50米,長約1400米。生態廊道種有喬灌木,形成一條跨越農田的森林廊道,將兩片山區連接起來。生態廊道建設提升了白頭葉猴棲息地連通性,擴大了白頭葉猴的活動範圍。

  B人猴和諧共處

  保護生態環境、人與動物和諧共生。在保護區,白頭葉猴與當地人和諧共處的景象隨處可見,保護白頭葉猴也給當地百姓帶來了許多好處。

  建設生態廊道正是人猴生態和諧的體現之一。農登攀告訴記者,當地村民主動將土地使用權出讓,用於白頭葉猴生態廊道建設。同時,村民也獲得國家給予的生態補償,享受退耕還林等優惠政策紅利;有些村民被保護區聘請擔任護林員;當地發展生態旅遊也增加了就業和增收門路。

  村民王永東説起白頭葉猴來一臉喜色:“兩天前,我們正忙著砍甘蔗,幾隻白頭葉猴悄悄從石山下來覓食飲水。我回頭一看,五米開外的田埂上,一隻白頭葉猴正在悠閒地喝小水溝裏的水呢!不遠處,還有好幾隻白頭葉猴在樹上吃蘋婆嫩葉。有這些可愛的精靈陪著幹農活,一點不覺得累,還特別有趣。方便時舉起手機拍上一小段視頻,發到朋友圈,親朋好友看了紛紛點讚,羨慕得很!有的熱心村民經常拍些白頭葉猴視頻發到網上,一不留神就當上了視頻博主。”

  白頭葉猴給當地鄉村帶來了很多變化,而且都是實實在在的好處。板利鄉那弄下屯在板利片區白頭葉猴生態廊道附近,因此村裏建設有一系列的生態科普設施。“保護區在我們村裏建的白頭葉猴保護點,不僅是白頭葉猴生態科普活動室,也是我們村的休閒學習場所。遇到下雨天,我們不出去幹活時,就三五成群在這裡下下象棋。”村裏保護白頭葉猴氛圍十足,保護區工作人員常到村裏來搞科普活動,旅遊、研學的團隊也時常光臨。

  “白頭葉猴給我們帶來了福氣,我們更要好好愛護它。人家是靠山吃山,我們是沾了白頭葉猴的光啊!”那弄下屯屯長梁繼龍説道。

  保護區依託白頭葉猴這一珍稀、獨特生態資源,近年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科普宣傳活動,推出“探尋白頭葉猴、參觀白頭葉猴館、聆聽白頭葉猴大講堂、遊覽白頭葉猴科普長廊、參與白頭葉猴演出、為白頭葉猴種下幸福樹”六大旅遊研學活動,並在週邊建成國家4A級白頭葉猴生態旅遊區。

  那弄下屯在保護區的引導下把生態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通過發展白頭葉猴生態旅遊,帶動當地餐飲住宿消費。(廣西日報 記者 袁 琳 通訊員 蔣欣妍)

  ■連結

  白頭葉猴幼仔為何身披金黃色毛髮

  白頭葉猴體長50—75釐米,尾長70—95釐米,體重6—8公斤,因頭頂有一撮白色毛冠,喜食樹葉而得名。它們頸部、上肩及尾巴後部均為白色,手、足背面亦雜有白色,其餘體毛黑色;白頭葉猴毛髮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生變化,幼仔披著金黃色毛髮,1歲左右身體和四肢毛髮開始逐漸變黑,2歲以後全身以黑色為主,3歲左右成年。

  為什麼白頭葉猴幼仔的毛色是金黃的,而成年白頭葉猴卻是黑白兩色的呢?大部分專家認為這是進化的結果。白頭葉猴祖先的毛色都是金黃色的,幼年白頭葉猴的金黃色毛髮反映了白頭葉猴本來的面目。現如今白頭葉猴僅分佈在廣西崇左市境內左江和明江之間一個十分狹小的三角形地帶內,棲息地都是喀斯特石山地區。幼猴的金黃色毛髮與灰白色的喀斯特石山極不協調,很容易被天敵發現。隨著慢慢進化,白頭葉猴的毛色逐漸演變成了黑白兩色,以便更好地隱蔽在喀斯特石山環境中。還有一種説法是,白頭葉猴幼仔的金色毛髮是為了吸引母親的注意力,激發母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