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廣西高端新紡織行業5G+智慧工廠成功試投産
2022-06-02 15:54:24來源:廣西日報編輯:韋歡責編:劉洋

  原標題:廣西高端新紡織行業5G+智慧工廠成功試投産 智慧製造,岑溪産業數字化搶先一步

廣西高端新紡織行業5G+智慧工廠成功試投産

工人正通過5G智慧系統對布料産品進行檢測及自動化包裝。

廣西高端新紡織行業5G+智慧工廠成功試投産

工人只需對相關環節的5G可視化系統進行簡單操作,便可完成相關工序的執行。

廣西高端新紡織行業5G+智慧工廠成功試投産

相關部門正在對5G互聯網上採集到的相關數據進行分析決策。

廣西高端新紡織行業5G+智慧工廠成功試投産

5G+智慧化工廠讓傳統的紡織製造業煥發出絢麗新色彩。

廣西高端新紡織行業5G+智慧工廠成功試投産

岑溪泰森新紡織産業集聚區5G智慧工廠廠房俯瞰圖。

  ■核心提示:

  廣西輕工業高品質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年)、廣西紡織服裝産業加快發展實施方案都明確提出:推動紡織服裝産業向智慧化、高端化、品牌化、綠色化方向發展,形成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骨幹企業和較高知名度的品牌産品。

  隨著5G+工業互聯網應用場景加速拓展,政策支持力度持續加大,短板弱項逐步補強,5G和工業互聯網已在更廣範圍、更深程度、更高水準融合發展。

  5月29日,在梧州西部(岑溪)創業園,總投資50億元的自治區“雙百雙新”項目、廣西高端新紡織行業的“5G+智慧工廠”——泰森新紡織産業集聚區一期試投産。依託5G互聯網雲平臺,整個企業形成了標準化、自動化、數字智慧化的管理生産體系。紡織産業曾經的“千人紗,萬人布”場景已經成為過去。如今,數字化的智慧數據在龐大的生産系統裏傳輸,全自動化生産線、織機數據共享,千台機器一人巡查,“智慧大腦”一屏掌控。“梧州西部(岑溪)創業園成功引進最先進技術和生産組織理念項目,這不僅是廣西在紡織行業的一場‘智慧’變革,同時也是岑溪市産業向智慧製造轉型升級和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的歷史性突破。”岑溪市委書記羅偉雄表示,5G+智慧工廠的到來,為該市實施“生態立市、産業強市、東融興市”戰略,打造“産業之城、生態之城、品質之城”,在新的趕考路上匯聚起磅薄力量。

  A 5G+智慧工廠是啥樣? 一屏在手,實現雲上高效管理

  5月29日,一陣細雨洗刷後,梧州西部(岑溪)創業園區內,置身在八棟紅、白、灰三色拼接的600畝連片廠房中,感覺格外清爽。這就是泰森新紡織産業集聚區。

  記者走進該集聚區5號車間,只見裏面的操作人員很少,整齊排列的高大機器一眼望不到頭。繁忙運轉的機器隆隆作響,將車間內的溫度和氛圍烘得熱氣騰騰。

  “現在很多流程都是智慧機器化了,你現在看到的是我們整個生産線中重要的印染環節,控制它們的是整個工廠最核心的智慧‘大腦’。”在岑溪泰森新紡織産業集聚區項目總監越偉銘的引導下,記者來到了工廠的最強核心辦公區。

  “傳統的布料配色是依靠有經驗的配色師傅進行,現在我們只需要一台機器和一台電腦就能形成配色方案,可以説這裡的每幅布色都匯聚了智慧之光。”説起這項工作的“智慧”能力,越偉銘很是驕傲,“這是染整工藝行業真正實現數字智慧化的體現。”

  走進智慧分光室,一名工作人員正在操作電腦分光儀。“現在我們只用將想要的顏色和相應的布種小樣放到儀器中,不到10秒,機器就能通過光譜智慧分析出了相關色彩的染料數據。”該工作人員説,電腦分光儀不僅快速,還能精準生成出最優的配色方案。更“聰明”的是,它會將方案主動迅速地傳輸到下一個生産環節,將各生産環節連接在一個系統中。

  接收到信息的自動配送料系統便立刻形成執行方案,進行智慧提取染料,並傳輸到試色機裏生成樣布,最後通過數據分析確認無誤後便可正式投入量産。

  據介紹,從配色到量産整套流程,原來至少需要15個人才能完成,現在只需1名電腦操作員就能快速、精準和高效運行起來了。

  “5G+智慧工廠還不僅僅是這樣。隨著5G+工業互聯網數字化應用場景的加速拓展,已經實現産業數字化、數字産業化。”泰森新紡織産業集聚區信息化項目經理韋培穩説。在同一排辦公區的聲控中心室裏,一塊LED大屏格外醒目,屏上的信息板塊一分為二。

  左邊版塊呈現的是車間內70多臺染色器械的實時狀態,並且聲控中心的工作人員只要輕點幾下滑鼠便可發送指令,實現了小滑鼠操控大機械,既節約了人力成本又大大提高了生産效率。該項目一期正式運行後産能可達到每天生産布料120噸,可實現年産值4億元。

  右邊版塊則呈現該企業印染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數據採集信息,包含了各類型布料的品質、日産量、月産量;當日水、電、蒸汽能耗用量以及接單、銷售等。

  “5G+智慧工廠實現了標準化、自動化、數字智慧化的精益化管理,這些與布料印染生産各相關維度、環節分析數據的全面清晰可視化,成了我們科學決策的重要依據。”泰森新紡織産業集聚區計劃部主任曾令敏介紹,通過5G互聯網數字平臺,將整個工廠包括製造執行、設備管理、能源管理、品質管理、工藝管理、倉庫管理、品質調度、安環管理8大管理系統實現了智慧化協作,提高了紡織製造業的效率。

  B 為什麼引進5G+智慧工廠? 靶向招商,實現可持續發展

  有“中國花崗岩之都”之稱的岑溪市,石材産業是其重要支柱,但在原材料、勞動力成本不斷上漲的壓力下,必須多條腿走路,推進産業轉型,實現可持續發展。

  岑溪市按照自治區的部署,主動求變,全力發展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加快構建現代産業體系,推動資源型産業向多元化轉變。據了解,坐落于該市大業鎮的西部(岑溪)創業園,前身是于2012年開始建設的岑溪市農民工創業園,規劃面積約1.5483萬畝,在建園10年時間裏,該市市委、市政府為園區建設做了大量前期準備工作,如園區規劃、徵地拆遷、三通一平、拆遷戶安置等。目前已投入標準廠房、水電路氣網等基礎設施建設資金約6.5億元,配套設施日臻完善,這為智慧製造産業集聚提供了承載平臺。

  靶向招商,成功引進5G智慧製造産業項目。作為資源型城市,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這是一直困擾岑溪市的問題。近年來,該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道路。

  5G智慧製造産業項目的引進,是該市堅持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確保經濟産業綠色發展的重大決策。

  “前幾年,我們園區缺少龍頭高精端企業項目進駐,為此,我市開展精準靶向招商,經過精心選擇,並多次洽談和溝通,最終達成泰森項目的落戶。”岑溪市投資促進局局長謝斌説,“2018和2019年,市領導多次組織團隊前往大灣區招商,一直在尋求一個優質項目作為産業轉型升級的龍頭。”

  對泰森公司,岑溪市招商團隊可謂“一見鍾情”。該公司不僅在環保、技術、智慧化方面處於行業領先,本身還是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會員單位,與該協會各會員單位有著很好的合作關係,對培育岑溪市高科技生産、銷售等産業鏈、更好地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市場十分有利。

  對於泰森公司5G智慧製造産業項目,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首席數據官文丹楓博士表示,“從泰森公司自身在行業裏的影響力以及它的上下游産業鏈來看,它的投産也寓意著上下游的産業鏈會在這方面聚集,對岑溪市的産業轉型升級、形成産業聚集有很大的幫助。”

  C 5G+智慧工廠給廣西帶來什麼? 産業轉型,實現升級突破

  “岑溪是首個利用自治區‘先租後讓’招商引資政策,並讓項目成功落戶試投産的地方。”岑溪市市長吳偉華説,泰森這樣的智慧製造業項目在岑溪“落地開花”,開啟了該市5G工業互聯網的大門,併為該市提高智慧製造業比重,加快構建現代産業體系,逐步形成龍頭帶動、産業聯動、聚集發展的局面開了好頭。

  填補智慧製造業的空白。隨著岑溪泰森新紡織産業集聚區一期的成功試産,在該龍頭項目的帶動下,目前已有註冊資本1億元的中積高(廣西)科技有限公司入駐園區,主要負責五號車間污水處理。

  倒逼工業園區的服務升級。“園區堅持綠色發展,既要高品質發展經濟,也要保護好岑溪的綠水青山。”岑溪市園區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山説,“園區還為該項目規劃配備光伏發電設備,通過光伏發電併入電網,每年可為企業節省20%的電費,降低了能耗成本。”

  不斷地提升環保等高新技術。據介紹,該園區將進一步提升生産工藝,淘汰落後裝備,提高工藝水準,不僅實現了産生危害污水的最小化,同時,還採用先進的污水處理技術。泰森新紡織産業集聚區項目在園區專門建設了污水處理中心,運用國內最先進的納米級陶瓷膜污水處理技術,日處理污水達10萬m3,污水回用率達50%。

  形成數字賦能園區的發展樣板。産業聯動“集聚不是簡單的搬遷,而是為進一步高品質,拓展新空間帶來新機遇。”岑溪市工業園區管理中心主任李旭亮説,“泰森新紡織集聚區項目以數字化賦能,加快推動印染産業轉型升級,推動産業綠色轉型發展,這無疑為西部(岑溪)創業園未來的發展提供了樣板。”

  推動全産業鏈發展。為延伸産業鏈條,走轉型升級道路,該市還在創業孵化基地設立了創新中心,依託泰森紡織龍頭企業以商招商,帶動紡織産業鏈上下游企業進駐園區,強鏈補鏈,真正實現産業聚集化發展。

  廣西工業振興特派員駐梧州工作隊負責人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泰森新紡織産業集聚區是目前廣西最大的集針織、染、印、服裝一體的智慧化園區。他認為,這樣的項目落戶梧州,為探索建設信息化工廠、數字化車間、智慧化生産線等5G+互聯網紡織産業進行試點示範,培育新模式、新業態、新産業,更好地形成數字經濟、工業製造業的場景。該項目不僅對廣西乃至整個中國的紡織製造業都是一個示範,同時為其他傳統産業升級,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廣西日報 記者 夏曉雲 潘 登 通訊員 何華文 浦婉琦 梁 冰 文/圖)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