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記者從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獲悉,2022年,自治區本級財政將繼續統籌生態環境保護、自然資源事業發展等專項資金3.8億元,支持桂林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建設,並繼續通過區內流域橫向生態獎補資金,安排漓江流域橫向生態補償試點自治區獎補資金3000萬元。
廣西2019年建立漓江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2020—2021年,自治區財政每年安排3000萬元、共計6000萬元用於漓江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保護補償獎勵,支持流域生態保護治理、生態環境能力建設、生態環境修復等工作。自治區本級財政按照“誰受益,誰補償”“誰污染,誰賠償”的原則,結合年度考核結果(考核指標主要包括斷面流量、水質等方面),每年安排漓江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保護補償試點獎勵資金,對桂林市及漓江流域達標縣(區)給予資金獎勵;桂林市及時將自治區獎勵資金下達漓江流域9個縣(區),同時每年市級配套補償資金300萬元,作為漓江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試點工作的生態補償啟動資金;興安縣、靈川縣、疊彩區、秀峰區、象山區、七星區、雁山區、陽朔縣、平樂縣等9個縣(區)每年各投入300萬元,作為各縣區之間開展區內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試點工作的生態補償啟動資金。
為進一步系統提升漓江全流域、全要素的生態環境品質,廣西還實施桂林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圍繞漓江“一幹九支、兩山多點”的生態空間格局,將漓江流域劃分3大分區、14個生態保護修復單元,設置8大類83個子項目,總投資54.91億元。計劃從現在開始,利用3年的時間,對受損、退化、服務功能下降的生態系統進行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目前,該項目涉及82個子項目和1個監測工程均已完成可行性研究報告的編制。
保護漓江流域生態環境是流域沿線縣區的共同責任,符合各縣區社會發展的共同利益。近年來,桂林市漓江流域9個縣(區)在建立“成本共擔、效益共享、合作共治、雙向補償”機制的基礎上,加強合作交流,實行聯防聯控和流域共治,建立統一的決策協調、信息通報、聯合執法和預警應急機制,共同維護漓江流域生態環境安全。(廣西日報 記者/余 鋒 通訊員/昌苗苗 楊群)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