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白鷺緣未了
2022-07-24 12:59:32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韋歡責編:劉洋

  “老爺子走了……”7月20日8時,積林打來電話告知我黃樞余老人離世的消息。電話這頭的我,一時有些回不過神來。

  黃樞余生於1918年6月,曾是紅沙村的老支書,20世紀50年代加入中國共産黨,在整個村子裏被奉為做人典範。老人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早睡早起,一年四季都堅持用冰涼的井水洗澡,習慣每天飲二三兩米酒,喝幾碗白粥,清淡飲食和豁達的心態等就是他的長壽秘訣。

白鷺緣未了_fororder_圖片1

2003年4月,老人與白鷺。1982年春夏之交,一群白鷺開始聚集在黃家人的房前屋後,黃樞余老人自此便開啟了他的義務護鷺之旅

  6月底,老人才剛過完生日,這還不到一個月,便這樣匆匆而去,臨終前一句話沒留。這似乎也是現實在暗示著我,生老病死乃自然規律,不可違背。老爺子已是這世間極其少見的長壽之人,104歲,那可不是誰都能企及的年歲。即便如此,老人的離去,仍讓我心中有萬般不捨。

白鷺緣未了_fororder_圖片2

2006年6月,樞余老人一定沒料到自己抬腳的動作被站在水牛背上的小白鷺偷偷地模倣了去

  北部灣畔的廣西防城港市港口區紅沙村,紅樹蔥鬱,白鷺紛飛,碧海藍天。尤其每年的春夏之交,一身美麗蓑羽的白鷺便會在這個美麗的海邊漁村聚集繁殖,數千隻鳥兒如同雪片般包裹著當地的竹木叢林。自1982年始,黃樞余老人一直把聚集在自家房前屋後的白鷺當作“吉祥鳥”,用數十年時光悉心陪伴。他自發執著保護白鷺的行為,影響了一家四代人加入護鷺行列,使全家成了名副其實的護鷺人家,不僅得到了眾多媒體及一些環保機構滿滿的讚譽,還為防城港市獲評第一個“中國白鷺之鄉”做出了貢獻。

白鷺緣未了_fororder_圖片3

由於大量鷺科鳥類在城市附近的一處海灣紅樹林裏聚集繁殖,2012年防城港市被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授予“中國白鷺之鄉”稱號

白鷺緣未了_fororder_圖片4

“霜衣雪花青玉嘴”是唐代詩人杜牧對大白鷺的描寫。2008年4月的一天,防城港市的一隻白鷺的羽毛在陽光下散發著美麗的光澤

白鷺緣未了_fororder_圖片5

2011年4月,世界瀕危鳥類、中國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黃嘴白鷺正在求偶

  2003年5月,我扛著照相機第一次走進紅沙村,發現這裡的白鷺近在咫尺,連鳥兒的眼睛都肉眼可辨。當時的感覺是,在這裡拍到一張能獲獎的照片似乎是條捷徑。那一年,我還不懂攝影,只是一個滿腦子想著照片獲獎、加入攝協的討人厭的莽撞青年。而那一年,我也很幸運地與樞余老人相識。

白鷺緣未了_fororder_圖片6

2013年6月,在一場太陽雨中,一隻成年白鷺正在哺育著自己的孩子

  2005年,樞余老人收我做義子,並按照當地習俗舉行了儀式。在老人的主持下,我與他的三個兒子結拜成了兄弟,成了黃家“老四”,之後也便成了黃家一大家子人口中的“四叔”“四公”。那時我發現老人一家生活並不富足,尤其他和三兒子黃積明一家住的還是土坯瓦房,颳風下雨時,房子裏便會漏雨積水。然而,即便生活如此艱辛,老人仍會背著家人花錢買肉來餵養白鷺傷鳥。

白鷺緣未了_fororder_圖片7

2014年7月,超強颱風“威馬遜”正面襲擊了這個海邊漁村,紅沙村白鷺山遭遇前所未有的重創

白鷺緣未了_fororder_圖片8

2014年7月,颱風過後,老人正在趕建鳥舍來收容更多的傷鳥

白鷺緣未了_fororder_圖片9

沒有合適的潮位,村裏不能出海捕魚,老人只能買豬肉來餵養傷鳥們

  紅沙村距離我居住的市區約40公里,在沒買小車之前,我總是騎著摩托車往返。為了便於拍攝,好幾年的鳥季我都吃住在老人二兒子黃積林家裏。

  多年相處下來,老人的淳樸善良深深地感染了我,也讓我的攝影觀念逐漸發生變化。我開始明白攝影不能單單為了追求“美”,更不應該是功利的。摒棄浮躁,我開始著手研究、觀察鷺科鳥類的棲息行為習慣和相關物種知識,也開始了關於攝影的獨立思考,同時也很希望能幫助到護鷺老人一家。我認為,在保護野生動物之前,人是排在第一位的,若是人都過不好,哪兒還有心思去保護動物?

白鷺緣未了_fororder_圖片10

在黃樞余老人的感召下,全家人都加入了他的護鳥隊伍。2014年7月,黃樞余老人的重孫媳蘇海梅正在餵養救助的白鷺

白鷺緣未了_fororder_圖片11

2021年7月,黃樞余老人展示“光榮在黨50年”勳章

白鷺緣未了_fororder_圖片12

本村漁民圍網時,黃樞余老人總會親自去撈一些小魚來餵養白鷺

  2006年,我拍攝的一張老人和白鷺的照片意外地獲得“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中國賽區)一等獎,紅沙村一時間聲名遠播,受到外界的廣泛關注和各級媒體的報道。之後,當地政府投入資金營造鷺鳥棲息環境,同時改善護鷺人家的居住條件,紅沙村成了遠近聞名的白鷺保護自然生態遊覽區,紛至遝來的遊客也給黃家人帶來了收入。2014年,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製作了專題片《白鷺緣》,介紹了攝影師和護鷺人家的故事以及他們義務護鷺的歷程。在這期間,各級領導也不時造訪紅沙村,看望慰問黃樞余老人。

白鷺緣未了_fororder_圖片13

紅沙村白鷺山被媒體報道後,每年鳥季都吸引了眾多攝影愛好者。2012年防城港市被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授予“中國白鷺之鄉”稱號

白鷺緣未了_fororder_圖片14

2014年3月,白鷺在紅沙村棲息。在黃家人的守護下,白鷺至今在紅沙村棲息繁衍了近40年,這裡曾被鳥類專家認為是“世界上白鷺離人最近的地方”

  在紅沙村12年的拍攝經歷,與護鷺人家20年的相處,讓我最直觀地感受到攝影所發揮的社會價值,為我之後成長為一名專業野生動物攝影師奠定了基礎。

白鷺緣未了_fororder_圖片15

近年來,防城港當地海邊的一片紅樹林也形成了一處新的鷺鳥繁殖地

  天無涯兮翅有痕,海有角兮歸有巢。

  7月21日,家人依當地習俗為老人舉行了隆重而簡潔的葬禮。這天數百隻白鷺巧合地出現在黃家人的水田邊,這曾是老人牧牛的地方,時飛時停,久久徘徊……(作者 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 黃嵩和)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