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廣西天等:博物館裏探非遺
2022-10-26 09:29:51來源:人民網編輯:韋歡責編:趙銀平

廣西天等:博物館裏探非遺

二十四節氣文化展區。人民網記者 吳明江攝

  人民網天等10月25日電 (記者 吳明江)時值霜降,廣西崇左市天等縣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壯族霜降節。連日來,該縣壯族霜降節博物館正在持續舉辦天等非物質文化遺産展,遊客可在觀展過程中,了解和體驗五彩糍粑加工技藝、指天椒加工技藝、壯族酸白切、都康寬扇技藝、壯族刺繡等非遺技藝。

廣西天等:博物館裏探非遺

壯族打榔舞文化展區。人民網記者 吳明江攝

廣西天等:博物館裏探非遺

天等指天椒製作技藝展區。人民網記者 吳明江攝

廣西天等:博物館裏探非遺

天等非遺文創産品展區。人民網記者 吳明江攝

  據悉,壯族霜降節作為“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週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的組成部分之一,于201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天等縣成為10個代表性社區之一。壯族霜降節在每年農曆霜降後的9天內舉行,分為頭降、中降、尾降三個階段。唱山歌、打榔舞、拜囊海等特色民俗活動,是霜降節必不可少的重頭戲;戲劇演出、體育賽事、走親訪友、商貿活動等也是霜降節的重要內容。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