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    輿情智庫
廣西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強區建設 地表水環境品質連續4年領跑全國
2023-03-22 10:16:53來源:廣西日報編輯:韋歡責編:劉洋

  原標題:我區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強區建設,地表水環境品質連續4年領跑全國 八桂好水見證美麗廣西綠色發展路

  “根據觀測,長洲水利樞紐魚道每天可過魚15萬尾,種類可達30多種。”在第三十一屆“世界水日”、第三十六屆“中國水周”前夕,記者來到兩廣水域交界處的梧州西江段,梧州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從這裡,一江碧水東流粵港澳大灣區。西江魚類保護的現狀,反映出近年來我區保護與治理水生態環境,見證了美麗廣西、美麗中國建設的綠色發展路徑。

  細節之處窺全貌。廣西水資源豐富,是珠江上游的重要生態屏障。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廣西生態文明建設,稱讚“廣西生態優勢金不換”,多次對廣西生態環境保護和綠色發展作出重要指示。

  黨的十八大以來,廣西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強區建設,碧水保衛戰成效顯著,築牢我國南方生態安全屏障。

  今年1月底,生態環境部公佈數據顯示,2022年,廣西112個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98.2%以上,劣五類水體比例為零。在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水環境品質排名中,有5個設區市進入全國前十,9個設區市進入全國前三十,連續4年地表水環境品質領跑全國,其中柳州市自2020年起連續三年蟬聯地表水水質全國冠軍。

  “八桂好水持續領跑全國,成為美麗廣西建設的一張亮麗名片。”自治區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陳亮表示,廣西在水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過程中,堅持系統治理、源頭治理、綜合治理,從頂層設計加強立法到實踐層面的制度創新,從源頭截污到全流域修復,從科技賦能到全民共治,織緊、織密、織牢水生態環境“保護網”。

  在全國率先編制印發“入河入海排污口監督管理工作方案”,從源頭上避免偷排亂排。“排污口是污染物進入水環境的最後一道關口。我們整個園區這麼多企業,只有一個排污口。”驚蟄過後,記者在來賓市三江口新區雅居樂節能環保生態産業園採訪時,園區運營方來賓雅居樂節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騰介紹,園區在建設中就配套好污水處理設施,對所有入園企業實行供水、排水、治污統一管理。據了解,2022年,全區共排查出1萬多個入河入海排污口,實現規模以上入河排污口監督性監測全覆蓋。

  建立健全“河湖長制”,形成了由各級黨政主要領導任總河長、橫到邊縱到底覆蓋所有江河湖庫的五級河湖長制管理體系。同時創新“河湖長+檢察長”“河湖長+警長”等機制,形成共治合力。2022年,全區有總河長2710名、各級河湖長2.6萬多名,建成美麗幸福河湖104條(段、個)。3月3日,記者來到都安瑤族自治縣澄江河畔看到,高嶺鎮三聯村的河長盧華進正和幾名村民在清理河上的漂浮物。“我家就在河邊,每天發現河面有雜物就立刻清理,村裏人也很自覺,河流很乾淨。”盧華進説。

  不斷加強工業、農業及生活污染治理。開展企業清潔生産行動、實施化肥農藥減量化行動、推進禽畜養殖污染資源化利用,加強污水處理設施和管網建設,提高城市污水集中收集率和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從源頭上防治河湖污染。

  開展山水林田湖草海濕地系統治理和修復,努力保持山水生態的原真性和完整性。近年來完成了國家級試點左右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去年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項目納入國家“十四五”生態保護修復項目。植樹造林、石漠化治理等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持續深入推進。

  建立地表水環境品質預警預報系統,提升對水質異常的響應速度,科技護水、智慧管水。柳州市建成廣西首個河道“天眼”柳江幹流河道“天眼”監管系統;桂林建設“數字漓江5G融合生態保護利用綜合平臺”,成為整個漓江治理的“大腦”。“借助綜合平臺,可精準實施‘天地空人’一體化監測,快速精確有效響應漓江的‘喜怒哀樂'。”桂林漓江風景名勝區綜合執法支隊六大隊四級調研員劉仁亮告訴記者。

  水生態環境治理是一項系統工程,廣西以此切入,統籌推進産業結構調整升級及生産生活方式轉型,帶動整體生態環境的好轉。水清岸綠,河暢景美,魚翔淺底,綠水青山變成源源不斷釋放紅利的金山銀山,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不斷提升。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悠悠碧水,見證著八桂大地在推動綠色發展上實現更大進展的不懈努力,將廣西生態優勢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3月10日,自治區黨委書記、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寧在中國日報發表署名文章指出,堅決保護好廣西的山山水水,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加快建設美麗廣西和生態文明強區,努力走出具有廣西特色的綠色發展之路。(廣西日報 記者羅俠 梁菡)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