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寧8月14日電 題:廣西作家東西斬獲茅盾文學獎 獲獎作品已被譯成多國語言
“希望《迴響》能在東盟及歐美國家及地區,獲得更多讀者青睞。”剛剛斬獲茅盾文學獎的廣西知名作家東西14日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
8月11日,第十一屆茅盾文學獎評選結果揭曉,共産生5部獲獎作品,廣西作家東西作品《迴響》名列其中,這是廣西作家首次斬獲這一中國文學最高獎項。
東西本名田代琳,現任廣西文聯主席、廣西作家協會主席、廣西民族大學教授。
《迴響》是東西繼《耳光響亮》《後悔錄》《篡改的命》之後,創作的第四部長篇小説。小説講述一起刑偵案件與一場家庭婚姻雙線交疊的懸疑故事,融入刑偵推理與心理推敲,展開廣闊的社會生活,在案件與情感的複雜纏繞中,揭開一個個人物的身份、人格、心理,直抵人性最真實幽深處。
創作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寫作《迴響》時,東西苦修推理及心理學知識。在東西看來,虛構能力是作家天然就擁有的,在虛構之前,作者要紮實了解生活及所寫的專業知識,“那些非虛構的部分,如果你不了解,你去憑空虛構,作品可能就會飛起來、飄起來”。
為了有足夠的專業知識講好故事,在寫作過程中,東西除了閱讀大量心理學的專業資料,更專門向刑偵專家請教案件細節。
在寫作過程中,東西也養成了一個習慣,每天寫超過1000字就會停下來重讀,找錯誤缺點,補細節,“有時寫著寫著突然不想寫了,停下來思考兩天”。
“這個故事是普通人都有可能看得見或者面臨的故事,也許是這種親切感讓評委們喜歡。”在東西看來,作為一個寫作者,要學會記錄和感受這個時代,甚至通過折射、虛構的方式,把時代的生活生動地展示出來。
“這個獎是對我堅持寫作的認可,不僅是對我個人的鼓勵,也是對廣西作家的鼓勵。”東西希望,借由這次獲獎,未來能有更多的廣西作家去“衝擊”茅盾文學獎。
《迴響》是東西的長篇力作。作品曾榮獲2021年度人民文學獎長篇小説獎、第五屆施耐庵文學獎、第四屆吳承恩長篇小説獎等,目前已被翻譯成俄文、越文版等。
東西介紹稱,目前,作品《迴響》正著手被翻譯成馬來西亞文出版,並與法國的出版公司簽訂了出版合同。
“英國一齣版公司負責人在看完這個小説之後,給我發信息稱,小説通過一個推理外殼行純文學之實,角度很棒。同時,小説對人性複雜性的解剖,也讓他特別欣賞。”東西希望,未來,《迴響》能夠在東盟及歐美市場引發更多讀者共鳴,“文學很容易在全世界找到共性,只要你這個作品好看好讀,受眾就能理解。”
茅盾文學獎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是中國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獎項之一,根據茅盾先生遺願,為鼓勵優秀長篇小説創作、推動中國社會主義文學的繁榮而設立。茅盾文學獎屬國家級獎項,專獎長篇小説,每四年只評5部。(記者 張廣權)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