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南寧:繁花相伴青環路 自然人文相輝映
2023-11-06 10:16:25來源:南寧晚報編輯:林姍婷責編:劉洋

  原標題:繁花相伴青環路 自然人文相輝映

南寧:繁花相伴青環路 自然人文相輝映

  青山大橋下夜經濟紅紅火火 南寧晚報記者 彭媛媛 攝

南寧:繁花相伴青環路 自然人文相輝映

  每年春夏之交,青環路因三角梅盛放成為網紅花路    南寧晚報記者 彭媛媛 攝

南寧:繁花相伴青環路 自然人文相輝映

  青秀山下的青環路一路繁花 南寧晚報記者 潘浩 攝

南寧:繁花相伴青環路 自然人文相輝映

  南寧孔廟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實踐基地    南寧晚報記者 彭媛媛 攝

南寧:繁花相伴青環路 自然人文相輝映

  廣西民族博物館舉辦端午節活動 南寧晚報記者 彭媛媛 攝

南寧:繁花相伴青環路 自然人文相輝映

  青環路邕江邊興起露營休閒風 南寧晚報記者 彭媛媛 攝

  花非春而綻放,草經冬而不枯,11月的南寧依舊繽紛多彩。青秀山腳下有一條路,一路繁花一路綠蔭,飽覽邕江濱水公園水天一色的美景。當夕陽余暉染上裹著壯族頭巾的青山大橋,天邊那抹火燒雲蔓延至南寧孔廟的琉璃瓦頂,更是美不勝收。夜晚,漫步這裡,還能感受到別具一格的城市煙火氣……這條路名為青環路,自然與人文交融賦予其獨特之美。

  網紅花路見證許多浪漫故事

  青環路位於青秀區,起于南寧大橋段荔濱大道,終於民族大道楓林路。騎行愛好者橙子説,五年前,她在青環路附近擇一小居室安家,純屬被青秀山和邕江水吸引而來。青環路沿江蜿蜒,遠離密集商業街鋪的喧囂,與青山為伴,與邕江為鄰。

  青環路上的景,讓它成為一條網紅路。每年三四月間,青環路從青秀山南門至孔廟段的三角梅進入盛花期,將道路一側“燒”得通紅。微風吹過,落英繽紛,人行道上鋪了一層花色地毯,吸引眾多市民遊客前來打卡拍照。

  橙子説,這幾年來,她看到過漢服愛好者集中前來拍攝,精緻的服飾和頭飾,讓他們這些騎行者有時會忍不住停下拍上幾張照片;也看到“結婚主題”情侶,邀請專業攝像團隊來此取景;還有以校友團聚為主題的拍攝,等等。她説,青環路上的三角梅見證了許多浪漫溫馨的故事。

  古今文化交融為文旅價值加分

  如果説自然的美景為青環路增色,那麼,濃厚的歷史文化則為青環路的人文旅遊價值加分。

  在青環路9號,南寧孔廟于2011年遷建落成。南寧孔廟始建於北宋皇祐年間(1049—1054年),為南寧古代儒學之府,初址位於倉西門外沙市(今當陽街向陽百貨商場附近),南宋寶慶三年(1227年)遷至今南寧飯店處,之後又歷經數次遷建或損毀,唯大成殿得以倖存。1982年南寧飯店擴建時將大成殿拆卸,檁、梁、椽、柱等木材料、木構架等被存放在廣西展覽館內,石碑及石赑屃、石柱等被移至南寧市人民公園鎮寧炮臺碑廊處。

  為保護南寧歷史文化遺産、延續邕城文脈,2002年,南寧市委、市政府將遷建南寧孔廟列為南寧市文化建設工程重點項目。2007年5月28日,遷建青環路的孔廟主體工程正式開工,2011年1月30日舉行了遷建落成對外開放儀式和祭孔大典。

  如今,南寧孔廟常年舉辦春節文化廟會、中國—東盟孔子文化周、成人禮、開筆禮孝親感恩、敬老禮等傳統文化宣傳教育和體驗活動,現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實踐基地”、“廣西中小學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國家3A級旅遊景區、南寧市文物保護單位。

  與南寧孔廟相鄰的廣西民族博物館位於青環路11號。橙子説,每當有外地的騎友來南寧時,她總會帶著騎友去參觀廣西民族博物館。館內有銅鼓、民族紡織品、金銀器、紙質品、石器、竹木器、陶瓷器、老物件等各類藏品,向遊客們展示廣西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

  夜幕下喧囂夜經濟打造品質空間

  與青環路相接的幾座跨江大橋裏,青山大橋被網友稱為南寧最美跨江大橋之一。它是雙塔雙索面疊合梁斜拉橋,主塔高度和主跨長度均為目前南寧跨江橋梁之最,“壯鄉風情塔”創意吸引了不少攝影師前來拍攝。每當夜幕降臨,穿過青環路,走到江邊,吹著晚風,喝著熱茶,三五好友相聚,好不愜意。而近年來休閒露營的風行,也讓沿江的青環路熱鬧不少。

  夜晚的青環路還藏著另一種熱鬧。來到青環路82號東方之夢商業街,這裡有“鳳嶺南路星光夜市”,大大小小的攤位帶來花藝植物、遊戲休閒等種類繁多的商品和服務。

  民以食為天,夜市最熱鬧的當屬美食區域。這裡的美食攤位整齊有序,美食小吃天南地北,包羅萬象。一些商家還為攤位精心布設各種不同風格主題場景,讓夜市氛圍感提升。人們坐在燈前月下聊天喝咖啡吃美食,安逸而美好,夜市豐富了居民的夜生活,也讓城市煙火氣有了更多品質空間。(南寧晚報 記者彭媛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