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出的青銅甬鐘。
挖出的玉玦。
“村民果園勞作,挖出一件青銅器樣的物件,立即把東西送到鄉政府;文物部門相繼挖出銅鉞、銅矛和玉玦等文物,專家初步判定是春秋戰國時期文物。”近日,灌陽縣文廣體旅局和洞井瑤族鄉政府表彰了主動上交春秋戰國時期文物的周建斌等4名村民,並頒發榮譽證書和獎金等,表彰他們為保護國家文物所作出的貢獻。
“文物是國家的,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上交。”洞井瑤族鄉太和村村民周為接過證書和錦旗後説。
今年6月10日,周為和周建斌等人在自家種植的臍橙地追肥,在低窪處的水溝處往深挖時,意外發現一件類似青銅器的物件。“想到之前村裏有人賣文物被抓,如果走這條路,也許會一輩子睡不著覺。如果據為己有,也會心裏不安……”周為告訴記者,思前想後,他決定馬上報告村幹部並將該物件送到鄉政府。
洞井瑤族鄉政府第一時間向灌陽縣文物管理所彙報了此事,並把物件移交派出所保管。灌陽縣文物管理所副研究館員文虹告訴記者,當時接到發現文物的電話又驚又喜,立即請鄉政府和村委保護好現場,同時邀請廣西文物保護與研究所李珍教授到現場勘察指導。經初探現場,確定為戰國時期墓葬或窖藏,出土物為春秋戰國時期青銅甬鐘。
為保護地下遺址和文物,洞井瑤族鄉黨委、政府組織相關人員召開緊急會議,安排村民協助該縣文物管理所保護現場,當地派出所出動警力日夜巡邏。灌陽縣文物管理所邀請了自治區、桂林市文物考古專家一行6人,對青銅甬鐘出土現場進行勘探。經過4天的挖掘,先後在青銅甬鐘出土的西面發現銅鉞、銅矛各1件,玉玦近20件,專家初步判定為春秋戰國時期窖藏器物。
12月18日,記者來到灌陽縣文物管理所看到,青銅甬鐘、銅鉞、銅矛和玉玦用箱和盒子保護起來。
灌陽縣文物管理所所長鄧艷告訴記者,此次挖掘出土的春秋戰國時期窖藏器物,成為灌陽縣寶貴的研究資料,具有重要的歷史研究價值。目前,20余件春秋戰國時期窖藏器物只是初步判斷,還將邀請權威專家作進一步確認。
鄧艷介紹,早在新石器時期,就有人類在灌陽這片土地勞動、生息、繁衍。灌陽縣歷史悠久,各時期文物的形成年代明確、發展序列完整、類別齊全。因此,2005年,灌陽縣榮獲“全國文物工作先進縣”。(廣西日報 記者/傅清龍 通訊員/王遊明 時榮林 文/圖)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