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代表談兩會】廣西人大代表田代琳:如何擦亮廣西文化“金字招牌”?人才和環境是關鍵
2024-01-22 16:01:33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蔡俊聰責編:劉洋

  1月22日,廣西壯族自治區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首場“代表通道”集中採訪活動在廣西人民會堂舉行。活動現場,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大代表,廣西民族大學文學影視創作中心主任、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田代琳針對廣西該如何進一步擦亮“文學桂軍”等文化品牌,如何用文藝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講好廣西民族故事等相關問題,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代表談兩會】廣西人大代表田代琳:如何擦亮廣西文化“金字招牌” 人才和環境是關鍵_fororder_圖片2

  田代琳發言 攝影 梁章暉

  講好廣西故事,首先要擦亮廣西文藝品牌。田代琳指出,作為我國少數民族文明的重要聚集地之一,廣西有很多文化品牌,比如“文學桂軍”“八桂書風”“漓江畫派”,戲劇有“廣西有戲”等,文學和攝影領域在近些年也取得了突破,這些品牌都是幾代文藝工作者塑造出來的,要如何擦亮和發揚這些“金字招牌”,首先要有熱愛文藝創作的人才。“我們現在跟中國文聯、中國作協都在培養廣西各個藝術門類的文藝人才,還實行簽約制,把年輕的創作者吸納進來。”田代琳説,在傳播廣西民族文化的道路上,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邁出了嶄新的步伐。

  文化的蓬勃發展也離不開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和政府共同營造的文藝繁榮的良好環境。近年來,廣西出臺了廣西文藝“出精品、出人才”激勵計劃實施辦法,堅持以實績論英雄、以獎勵添動力,倡導和鼓勵全區廣大文藝工作者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把提高品質作為文藝作品的生命線。除此之外,廣西優秀原創文學作品扶持辦法以及文化産品的簽約制度、名師帶徒的培育方式,也為成熟的文藝家以及熱愛廣西文化的年輕人打造了優良的創作環境。

  田代琳表示,廣西是一片文藝創作的沃土,這裡有12個世居民族,民間文化、民族文化豐富多彩,是文藝工作者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素材。在這樣一片祥和安定的土地上,只要貼近生活、紮根人民,文藝工作者就能創造出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文 劉洋 陸文心)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