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城市遠洋    |    老外在廣西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一帶一路    |    魅力東盟     |    輿情智庫
火出圈,中國“果盤子”裏的廣西故事
2024-02-23 10:46:03來源:廣西日報編輯:蔡俊聰責編:劉洋

火出圈,中國“果盤子”裏的廣西故事

  在南寧北農産品交易中心智慧數字化水果分選中心,工人們在分揀武鳴沃柑準備銷往外地市場。廣西日報記者 徐天保/攝

火出圈,中國“果盤子”裏的廣西故事

  在蒙山縣西河鎮大塘村一片砂糖橘果園裏,果農在採摘砂糖橘上市。黃勝林/攝

火出圈,中國“果盤子”裏的廣西故事

  武鳴沃柑出口到印尼市場。 廣西日報記者 徐天保/攝

火出圈,中國“果盤子”裏的廣西故事

  在鹿寨縣平山鎮一家水果專業合作社,工人正忙著分揀即將出口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國家的砂糖橘。黎寒池/攝

  編者按 

  2023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時指出,要發揮廣西林果蔬畜糖等特色資源豐富的優勢,大力發展現代特色農業産業,讓更多“桂字號”農業品牌叫響大江南北。

  廣西因水果品種多、産量大、品質優,被譽為中國“果盤子”。我區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西重大方略要求,在這片生機勃勃的紅土地上,立足區位優勢和資源稟賦,以産業高品質發展為主題,優佈局、精品種、控面積、攻單産,樹品牌、提品質、延鏈條、增效益,推動大宗水果體量擴大、特色水果異軍突起、産業地位不斷上升。有關數據顯示,2023年廣西水果種植超2000萬畝;産量完成3389萬噸的年度目標,連續6年排名全國第一,是我區農業農村的支柱産業。

  水果自由,已成為廣西最亮眼的特色名片之一。春節前夕,廣西“小砂糖橘”東北行引爆全網,廣西水果火爆“出圈”。新春時節,本報記者走進各地水果主産地,採擷一組親歷式系列報道——“水果自由廣西行”,為讀者講述精彩的廣西“水果故事”。今天推出第一組柑橘篇。

  目前,廣西柑橘規模居全國首位,品種繁多,共有9大類、235個品種,是全國為數不多的可以週年應市的柑橘産區省。柑橘佔了廣西水果半壁江山,目前廣西農業品牌目錄中共有63個柑橘品牌,佔比53.4%;54個脫貧縣柑橘産業人均收入達600元,21個主導縣柑橘産業人均收入達800元。據行業部門預測,2023年全區柑橘類種植面積950萬畝;産量約2000萬噸,約佔全國柑橘總産量的30%,預計可連續9年穩居全國第一。

  永福砂糖橘

  一“果”之力托起致富夢,帶富一座城

  近日,永福縣堡裏鎮羅田村連片的砂糖橘進入大面積成熟採摘期,紅彤彤的果實壓彎了枝頭,甚是喜人。

  “11位廣西‘小砂糖橘’勇闖哈爾濱遊學的畫面爆紅網絡,帶動了砂糖橘價格持續上漲,來自全國各地的訂單暴增,他們真是帶來福氣的‘金娃娃’。”羅田村種植大戶梁九林欣喜地告訴記者。

  梁九林家種的50畝砂糖橘果實飽滿,在春節前後熱銷的“黃金期”,就賣了近八成,大約15萬公斤,地頭每公斤4—5元的收購價。

  永福地處寬皮柑適宜栽培區域,又是中國長壽之鄉、富硒之鄉,生産砂糖橘的條件得天獨厚。目前,全縣種植砂糖橘面積32.5萬畝,年産70萬噸,是全國最大的富硒砂糖橘生産基地。

  羅田村種植砂糖橘已有近20年曆史,如今,全村565戶村民幾乎家家戶戶都種砂糖橘。作為第一批“吃螃蟹”的種植戶,梁九林的發展經歷頗具代表。2016年,砂糖橘最高售價賣到每公斤12元,他一年總收入達到80萬元,成了村裏的致富帶頭人。近年來,村裏成立永福縣盛祥種植專業合作社,吸納了90%以上的村民入社,梁九林當選理事長。

  技術不斷更新成為當地砂糖橘産業的新動力。以合作社為引領,農業農村部門提供技術支撐,羅田村砂糖橘種植實現整村推進、統防統治。破壞砂糖橘生長的剋星——黃龍病和柑橘木虱病蟲害得到有效防治,在塑膠薄膜的覆蓋下,砂糖橘安全過冬。2023年,該村砂糖橘種植規模7300畝,年産1.642萬噸,産值6800萬元。僅砂糖橘一項,人均純收入超2萬元。

  好産業帶來好收入,好收入打造好生活。農曆正月初八,在橘園從年頭忙到年尾的果農圍坐在一起談笑風生,細算著一年的收成,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昔日的羅田村,因為沒有好産業支撐,曾是全縣有名的窮山村。如今華麗轉身,家家戶戶住上新樓,眾多村民還購置了小汽車。“換作以前,想都不敢想!通過發展砂糖橘産業,曾經夢裏的幸福生活,如今已成為現實。”羅田村黨支部書記秦珍花感慨。

  “一人富”到“鄉村興”,小小砂糖橘,以一“果”之力托起致富夢,帶富一座城。

  如今,完整的砂糖橘産業鏈覆蓋永福縣9個鄉鎮,建起選果廠163家、生産線336條,産業富民之路越走越旺。

  武鳴沃柑

  在高品質發展道路上不斷實現自我突破

  “早上賣了三車,收入3000元。”農曆正月初九,沐浴著春日暖陽,李志賢的農用車停在果園旁,再賣一批就剩尾果了。“今天每公斤賣5塊,價格還算美麗。”李志賢笑著説。

  李志賢是南寧市武鳴區雙橋鎮楊李村伏馬屯農民,夫妻倆“侍候”20畝沃柑已經十年,盡享苦盡“柑”來之樂,不但起了新房,買了小車,還在南寧市區購置了商品房。 

  現在,全國每5個沃柑就有1個來自武鳴,這十年,武鳴沃柑已成就百億身價,起點在楊李村。

  “村裏最早種植沃柑的是馬行善,果苗從四川拉回來的。”李志賢説,這是武鳴沃柑的開始。很快,李志賢把原先種植的柑橘品種全部換成沃柑,種植經驗加持下收穫滿滿。“2016年沃柑地頭價16元一公斤,原來的品種只有6元。”李志賢一家從只能解決溫飽變成年收入30萬元。

  村民李永傑現在還為自己的後知後覺而後悔。“當時不相信種沃柑得錢,還是堅持原來品種,等沒老闆上門收購時才全部替換。”

  “先行先試”成功的伏馬屯開始目光向外。“全屯家家戶戶到附近村屯租地種沃柑。”楊李村黨支部書記龍玉明説,村裏的年輕人不外出打工了,要麼在家種果,要麼買無人機提供飛防服務。“大疆無人機在武鳴設有辦事處,因為這裡佔廣西市場份額的70%。”南寧市水果站站長粟繼軍介紹。

  這也是李志賢夫妻輕鬆管護20畝沃柑的主要原因。“水肥一體化,一鍵完成;噴藥就請無人機,高效省錢,維護‘武鳴沃柑’品牌已成為大家的共識。”李志賢非常自豪。

  “收購點均設農殘檢測,保證出售的果都符合國家標準。”武鳴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歐彥華説。

  在武鳴區雙橋鎮八橋村樂山屯,記者切身感受了“好酒不怕巷子深”之道。越南客商通過代辦在果園提貨2.5萬公斤,這是當季最後一批果,雖然價格是每公斤4元,但也讓果農相當滿意。“我們的A果率高,果型飽滿、顏色均勻。”鑫福果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黃明修説,合作社創下過株收150公斤的紀錄。

  作為武鳴沃柑的首批規模種植者,黃明修看好沃柑市場前景。“江西臍橙下市,市場空窗期就由武鳴沃柑頂上,採摘期長易儲存更顯沃柑優勢,好果永遠不怕産能過剩。”黃明修認為。

  早在2004年,沃柑就由中國農科院柑橘研究所從韓國引進在重慶種植,但經過數年試驗和推廣,卻表現平平,直到武鳴引種之後,才在市場上一炮成名。

  “中國沃柑看武鳴,優化産業佈局,促進産業提級,武鳴沃柑在高品質發展的道路上不斷實現自我突破。”武鳴區區長尹玉林表示。

  融安金桔

  人才和科技支撐,金品質鑄就“小金果”

  立春前夕,朔風割面。融安縣板欖鎮官昔村的柳州綠健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門前的水缸上,浮著一層薄冰。不遠處的金桔園裏,一個個小燈籠般的金桔果躲在塑膠膜下,飽滿鮮亮,果香四溢。

  “種金桔非常講究技術和管護。金桔不耐寒冷,要是被凍壞了就無法上市,變成廢果。這種天氣尤其要注意。”柳州市水果技術指導站幹部龍鴻鵠説。

  “昨天融安下雪了。我不敢大意,除了常規蓋膜,白天不斷噴淋防止它結冰,晚上燒木糠給它‘取暖’,就像照顧親生孩子一樣。”綠健農業負責人韋元地興致勃勃地向記者介紹金桔抗凍秘訣。

  韋元地早年在外經商,6年前回鄉創業,流轉160畝土地,種上脆蜜金桔。2023年,他的果園産量7.5萬公斤,産值300萬元。韋元地致富不忘鄉親,以統一技術、管理、農資的模式聯農帶農,帶動20戶脫貧戶種植脆蜜金桔共100畝,“重品質勤管護”成了附近果農的共識。

  官昔村果農趙德周就是其中之一。曾是貧困戶的他,在韋元地的帶動下種植6畝金桔,2023年畝産值達6萬元,“已經買了新車,準備蓋新房。”

  融安愛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自動分揀車間裏,一個個經過精挑細選的脆蜜金桔被小心翼翼地裹上金箔紙,裝進精美的禮盒,看上去高貴大氣上檔次。“目前一號果的地頭收購均價已超過50元每公斤。品質越好,售價越高。”板欖鎮鎮長曾壽香説。

  “我們只做精品。這款20個裝的限量版融安金桔售價200元,供不應求。”愛田農業負責人陳名鋼指著生産線上一個禮盒説,限量版的果品揀選標準非常嚴苛,果皮有瑕疵、外形有缺陷的統統算作次果。

  融安縣是全國最大的滑皮金桔和脆蜜金桔生産基地。其中脆蜜金桔皮薄肉厚、清甜化渣,甜度高達28度,是金桔中的翹楚。

  “融安金桔實行生態規範化種植,普及避寒、避雨、避風大棚、水肥一體化及綠色防控技術。”融安縣水果技術指導站站長韋良斌説,為確保金桔品質,當地重視引進科研人才,成立融安金桔研究所和融安金桔試驗站,建成新品種母本園和金桔無病毒苗圃,為金桔産業提供強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撐。

  金品質鑄就“小金果”。2023年,融安縣金橘種植面積22.1萬畝,總産量25萬噸、産值33.9億元,果農人均單項收入超1.3萬元。(廣西日報 記者 陳 靜  王艷群  莫 迪)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